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闲话军统(151)

老蒋的帐算得差不多了,该戴笠了。戴笠要好好的把账算一算。

追究责任,首先是陕西站,马志超。

马志超不但事先没有得到西安事变的任何消息,且由于违反特务工作的保密原则,导致在意外发生时,站部和电台被别人连锅端掉。这还不算,面临危险,不是设法潜伏,继续工作,而是第一时间悄悄溜走,置工作与“同志”的安危于不顾,可恶至极!

论错误的情节和性质,马志超象极了陈恭澍的那次“畏罪潜逃”,但区别在于,陈恭澍的“擅自离职”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而马志超这次可是老蒋被扣,中国历史上,没发生过几次类似的事。

因此,马志超的问题非常严重,如果对他执行特务处“最严重之处分“,并不为过。

但是,处理马志超,有一层重大滞窒,马志超是胡宗南的关系,又是一期学长,处分了他,胡宗南面子上“须不好看”。

所以马志超这件事,戴笠非常难办。考虑再三,只能学老蒋——算了。把他晒了一段时间,抗战开始以后,又将马志超派到兰州,去当甘肃站站长。

原来的甘肃站站长是史铭。提起史铭,此君差点丢了一条命。

在西安事变的副产品“兰州事变”中,史铭给抓了起来,一直软禁在省府。12月24日,即在张、杨释放蒋介石的前一天,甘肃省政府代主席周从政还安排在次日召开审判大会,拟当场处决史铭的。孰料12月25日,以张学良亲自送蒋飞离西安为标志,宣告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于是,兰州方面赶快把会议给取消了。同日,于学忠回到兰州,释放了史铭,史死里逃生,险过剃头,捡了一条命。

抗战开始以后,史铭任粤汉铁路丨警丨察署少将署长,兼军事委员会铁路运输司令部粤汉线区司令部警务处长。

马志超处理不了,接下来就是西北区暂代区长江雄风。江对陕西站的工作显然有失查、失管之过,要负领导责任。问题是此时的江雄风已经调到胡宗南部,等于是以“客卿”的身份,在给戴笠帮忙。况且事变发生后,江雄风在万般危险当中,还给特务处发报,报告了西安出事的消息,虽然是马后炮,总归是忠于职守的表现。不能处分。

陕西站书记岳烛远曾坚持原则,提醒马志超,不要把公秘单位混在一起。因此不但无过,反而有功,升任河南站站长,公开身份是河南省政府调统室主任。河南站副站长尚玉,曾参与策反张庆余的工作。

陕西省会丨警丨察局第2分局局长喻耀离,坚守岗位,有功。调任公开职务,任国营招商局护航总队长兼上海水陆交通总站站长。

这个有功,那个无过,难道这样大的事就算了不成?

那不行,别说戴笠不干,外界也不允许啊。西安事变,“校长”都给抓了,你特务处一个人都不处理,也太说不过去了。

看来看去,戴笠看见了远在上海的王新衡。前不久,本来是让他接替王天木去西北的,结果他说有事,要耽搁些日子,只好让江雄风暂代。

这下就好办了,戴笠当即以失职之名拘禁了王新衡,送到羊皮巷,与曾扩情就伴去了。

王新衡无端受过,当了戴笠的出气筒。直到抗战开始以后,王才被放出来,接替邢森洲当香港站站长。

西安事变结束了。不久之后,抗战的烽火就将燃遍神州。

闲话军统(152)

抗日军兴

1937年7月7日,22:00,北平、宛平县、卢沟桥。

驻丰台的日本“中国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日军所部一中队,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演习,集合归队的时候,以一名日军“失踪”为借口,要求入宛平县城搜索,并开枪示威。

丰台怎么会驻有日本军队,这话得追溯到30多年前的“庚子国变”。

1900年6月12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率光绪皇帝仓皇离京,行前,诏令“补锅匠”、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回京,应付残局。

经过长达11个月的艰苦谈判,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清廷与英、俄、日、德、美、法、意、奥、比、西、荷11国公使签订了《辛丑条约》。整整两个月过后,李鸿章就在北京贤良寺溘然长逝,享年78岁。

李鸿章从广东出发来京时,曾有人问他,有什么办法能把中国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李说:“吾尚有几年?一日和尚一日钟,钟不鸣,和尚亦死矣!”

此时,最后的和尚死了,再没有人给大清国撞钟了。

根据《辛丑条约》第7、第9两款之规定,允许上述11个国家在北京以“保护使馆”为名驻军;驻守地为: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等12个地方。

当时日本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驻军400人,在天津、塘沽、秦皇岛、山海关等处驻军1250人。另外,在《辛丑条约》签字之前两个月,日本以“护路”、“护侨”为名向中国派遣了驻屯军,其名曰名“清国驻屯军”,司令部驻天津。因此,对日本在中国的这支部队,有叫“中国驻屯军”的、也有叫“天津驻屯军”的,我们一般称其为“华北驻屯军”。这是日本在中国驻军的缘起。

1935年,先是汉奸白坚武跟日本人搅和在一起,“夜袭”丰台火车站,到11月28日,日军强行占领了丰台。次年4月,日本向华北增兵6000人,在北平设立旅团司令部,其中驻丰台日军2000人。

到1936年9月18日,通过两次“丰台事件”,29军被迫撤出丰台。就此,日军突破了《辛丑条约》有关外国在中国驻军的限制,独占了丰台。这样,北宁、平汉两条铁路的交汇点——丰台,被日军死死掐住。

北平的南大门——宛平,已暴露在日军的枪口之下。

关于宛平,值得多说几句。

在前清,北京的地方行政机构叫顺天府,辖24州县,其中宛平、大兴两县的管辖范围,是以北京的中轴线为界,以东为大兴县、以西为宛平县。今大兴胡同的北京市公丨安丨局东城分局所在地,就是原大兴县署,宛平县署则在西城区的东官房。

因此,在前清,大兴、宛平两县是北京城的“首县”,外地高官进京,“首县”要负责接待、迎来送往。所以,“首县”的县官虽然品级不高,却是经常见大场面的人,几年“首县”干下来,都锻炼得特别会来事。前清有个“十字诀”形容这些人侍奉高官、左右逢源的本事,极为传神:

“红、围融、路路通、认识古董、不怕大亏空、围棋马吊精工、梨园子弟殷勤奉、衣服齐整语言从容、主恩宪德满口常称颂、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当然,像李鸿章这类“宰相”级的高官进京,就不劳“首县”伺候了,不单不用伺候,连面都见不到,也就是到辕门递一个“手本”,听里面说一声“挡驾”,就算当了差了。

这是前清,进入民国,北京被改为北平特别市,宛平县署迁到卢沟桥拱极城,即宛平县城。大兴县署则迁至黄村,归属于河北省。

1952年,宛平县所属地区复归北京,并入附近各区县,“宛平县”的建制被撤销。

其实,宛平县撤掉可惜了,应该留着纪念抗战。

宛平县县长是王冷斋,他以河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任宛平县县长,该公署辖宛平、大兴、通县、昌平四县。

王冷斋,1891年生,福建福州人。

王冷斋虽是文官,却是军校出身。从小入福州陆军小学,1909年18岁时,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与李宗仁、白崇禧、秦德纯等都是同期同学。

毕业以后,王冷斋从军,参加过讨伐张勋的战争,后入北洋政府工作。在此期间,王冷斋还曾经办过报纸,后因抨击贿选等丑闻,与邵飘萍等人被军阀通缉,被迫南下上海。

秦德纯主政北平之后,于1935年请自己的老同学王冷斋担任北平市政府参事。1937年1月1日,河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下辖宛平、大兴、通县、昌平等4县,王冷斋被任命为督察专员兼宛平县县长。由于该区域的特殊性,王冷斋同时担负着处理中日交涉事宜的艰巨任务。

明国时军统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2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国时军统的那些事第12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