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连载359

向旧国境撤退

与西方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大将一样,当时的西南方面军高层依然存在着一种颇为不现实的想法——用强有力的反突击迅速击垮德军机械化部队,从而扭转整个战争的局势。

总之,进攻就等于胜利,防御就是退却,是失败主义。因此,收复杜布诺的捷报在西南方面军高层引起了震动。政治委员瓦舒金同志得意非凡,一脸满足感——因为此次进攻是在他力促下进行的①。

在政委的感染下,基尔波诺斯上将也变得快乐起来。西南方面军的副总参谋长后来写道:“我们相信我军已经争取到转折点了!”

然而,他们没能高兴几个小时。因为按照基尔波诺斯最初的计划,里亚贝舍夫少将应该与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的第9机械军、弗克连科将军的第19机械化军在杜布诺会师后,合兵一处,以3个机械军的强大力量,横扫整个德军装甲集群的侧翼。

可是,第9机械军跑哪去了呢?现在我们都知道了,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在进攻失利后,立马转入了防御,压根没想过要跟里亚贝舍夫少将会师。而弗克连科将军的第19机械军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它被德军阻挡在杜布诺外围,攻势受挫。

基尔波诺斯上将是不了解这些的。由于通讯系统遭到破坏,一直到6月27日凌晨,司令部才与第9、19机械军建立联系。这样一来,胜利的喜讯变成了惊天的噩耗。

后来,朱可夫在回忆录中感慨说,“要是再多1—2个步兵军就好了……”但他就是不肯承认,反击失利并不是由于兵力不足,而是6个机械化军分批投入战斗所致。

现在,严峻的形势终于迫使基尔波诺斯上将意识到:他和莫斯科都曾寄予厚望的反突击失败了,边境交战已经输了……这对基尔波诺斯心理上的打击是致命的,而瓦舒金同志则脸色苍白,一声不吭地离开了司令部……

这就苦了里亚贝舍夫少将,他的机械军实质上已陷入重围而尚不自知——他还眼巴巴地盼着友军跟他“顺利会师呢!”

6月27日凌晨4时,司令部终于和里亚贝舍夫少将联系上了!基尔波诺斯要求他“赶快撤退”,因为第8机械军有被合围的危险。但奇怪的是,不到3个小时,里亚贝舍夫又接到了一个新命令:要求他继续进攻!

就在少将同志为两个相互矛盾的命令纠结、蛋疼之际,政治委员瓦舒金竟然乘飞机来到了他的指挥所——手上紧握着一把手枪。他威胁里亚贝舍夫,“如果不进攻,现在就枪决他。”

眼见瓦舒金凶神恶煞的模样,里亚贝舍夫只有服从(至少死在德国人手上还能当烈士)。刚刚杀出重围的第8机械军不得不再次掉转矛头,将撤退的后队改为前队,以25辆坦克为前导,其余的180辆坦克紧随其后,靠着最后一点燃油发动了新的攻势。

对面的德国第16装甲师其实才是最惨的,好不容易送瘟神似得将苏军赶走,结果他们又杀回来了。苏联人到底在玩什么花样?!拍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么,杀进敌阵三进三出???

还没等德国人回过味来,第8机械军再次突进12公里,于德军战线上撕开一条口子(果然不愧为最精锐的机械军)。谢天谢地,苏军的汽油终归是用完了。最后,第16装甲师在4个步兵师有力的增援下,进而反包围了孤军深入的第8机械军,里亚贝舍夫少将只好将那些没有燃油的坦克埋进土里,充作固定炮塔抵挡德军的冲击。6月29日,德军又调来了2个装甲师阻止第8机械军突围。在7个德国师的围殴下,身负重伤的里亚贝舍夫少将跳进一辆坦克,组织残部且战且走,终于在德军合上“口袋”前跳出了包围圈。但是,第8机械军的损失是惊人的:里亚贝舍夫后来承认,由于战斗和不断的调动,成功撤到第聂伯河左岸的只有不超过10%的坦克。要知道,仅仅在一周前,第8机械军一共拥有856辆坦克呀!

对此次进攻负有主要责任的瓦舒金同志绝望了——他选择了自杀。当副总参谋长巴格拉米扬拿着一份新计划去找他时,正好撞见乌克兰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赫鲁晓夫粗声粗气地告诉他,“没有必要啦,现在用不着向他报告了。尼古拉•瓦舒金的战争已经打完了。”

当然,赫鲁晓夫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因为他也是此次进攻的倡导者之一②。斯大林一旦追究起责任来,他肯定是跑不掉的(完全可以参考巴甫洛夫的下场)。

真是好笑之极,赫鲁晓夫和瓦舒金两个共产党员从未带过兵,甚至对军事一窍不通,却总爱充内行,对基尔波诺斯指手画脚。瓦舒金同志倒是很有政治觉悟,直接找马克思报道。但赫鲁晓夫同志,你为何不买块豆腐撞死呢?

①事实上,此次大反攻从一开始就遭到了西南方面军总参谋长普尔卡耶夫将军的反对。他的理由很简单:

所有第二梯队军队距边界远近不一:步兵第31、36军需要走5至6天(步行)。前文提到的机械化第9、19军也要走3至4个昼夜。

因此,他建议边境部队积极防御,等消耗了德军实力、并判断出德军主攻方向之后,再集中力量反击。但他的意见却遭到了瓦舒金的无端指责,说他是失败主义,“不加抵抗地把主动权拱手让给侵略者……”“胆大包天地放法西斯分子深入祖国腹地云云……”

②根据巴格拉米扬的记载,正当普尔卡耶夫将军和瓦舒金吵得不可开交,差点掐起架来的时候,朱可夫和赫鲁晓夫走了进来,他们纷纷支持瓦舒金“马上转入反攻,把德军赶过国境线”的计划。

少数服从多数,这才迫使基尔波诺斯下定决心,不待兵力完全集中就仓促地投入反击。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18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第18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