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连载99

古德里安在他的回忆录中,曾一再提到了最高统帅部的两位头脑人物——凯特尔和约德尔将军。他惋惜的说,这两位将军,实乃两位道德高尚的人。可惜的是,却受到了希特勒魔力的“催眠”。盲目的屈服于那位大独裁者的淫威之下,时间愈长,就愈不能自拔。

可惜的是,古德里安自己,实乃也受到了希特勒不同程度的“催眠”,只不过,是他自己并未察觉罢了。

古德里安,这个几乎敢于违抗一切命令的军人,在这一次,被彻底的招安了,屈服了——屈服于那个所谓的“元首命令”之下。19装甲军奉命停在了敦刻尔克城外15公里远的“阿河”河畔边上,对岸没有炮火打来,他们还看清了敦刻尔克的塔楼——宁静的塔楼。战线的两端,是令人不安的平静。

各师的师长,更是摸不着头脑。他们很清楚,盟军许多部队仍在撤退之中,并未完全抵达敦刻尔克港。也就是说,他们费不了多少手脚,便可乘着盟军立足未稳,将敦刻尔克拿下。为何竟不让他们将盟军逃往英国的最后一个港口攻下?并且,连尝试一下的机会都没有。

5月25日,小道消息传来了希特勒停止进攻的理由——要让装甲部队休整一番,以便进攻更加协调。这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的理由,A集团军群又不是来敦刻尔克搞阅兵的,协调个屁啊。

这一次,希特勒也学聪明了,他生怕不听话的陆军,又想出一个譬如“侦查搜索”的新名词。于是,希特勒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凯尔特将军,乘飞机赶往勃劳希契元帅的指挥部,美其名曰,“代理元首来视察”,实际上,凯尔特将军抵达伊始,就像门神般的立在陆军总司令的指挥室里,密切监视勃劳希契元帅的一举一动。

被逼无奈之下,勃劳希契元帅只得偷偷的下令,以陆军总司令的名义偷偷的下令,“继续进攻,拿下敦刻尔克港。”这个性格有些软弱的总司令,似乎是铁了心,要与希特勒那发神经的命令抗争到底。

可是,A集团军群总司令隆德施泰特上将,私自把这条命令扣押了下来。请大家注意这条关键的线索,因为,隆德施泰特上将这个小小的举动,将对德军今后的行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他为什么要扣押总司令的命令,后面我再详细分析,反正无论如何,这个命令没有被执行下去,德国装甲部队仍旧像瘫痪似的,停在那条被后来称之为“坟墓线”的地方。

不过,盟军并未抓住这个良好的时机。实际上,丘吉尔的“发电机”行动仍在准备之中。这很符合英国人的性格——他们连撤退都是不慌不忙的,简直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典型教材。 幸亏德国人发了神经,不然,一个都跑不掉。

奉命撤退到敦刻尔克的盟军将士也是一脸迷茫。按理说,到了这步田地,只能立即动用海军,从这个港口撤往英国本土。可是呢,海面上空空如也,连一片木板都没有。

丘吉尔后来的解释是,我们还没有准备好。

实际上,5月20日“发电机”行动就已经被提上日程,英国东部各港口的船只已经开始集结,虽然数量不多(83艘),但是,这个数字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在增加。英国人似乎非得等到预想中的全部船只到齐之后,才肯展开救援行动。

于是,战场上就出现了令人惊奇的一幕——德国人放弃了进攻,英国人也不知所措的呆在海边,不知如何是好。在5月24——26日,整整两天的时间里,双方就这样茫然的傻呆着。

这个僵局,将由我们熟悉的喜剧演员,戈林元帅打破。

在那天早上,陆军停止进攻的命令就飘到了戈林元帅的耳朵里,戈林将大手往桌上一击,“这是空军的特殊任务!”他高喊道。“我必须立刻给元首说说。给我挂电话!”片刻后,他便向元首无条件地保证,光凭空军的力量,便能将受困的敌残余部队消灭。他还添油加醋的说到,他那遮天蔽日的空军,会把敌人的任何救援行动击的粉碎,前提条件是,陆军的坦克和步兵必须后撤,以免被自己的丨炸丨弹炸中。

看来,戈林元帅挺有“爱心”,他的空军扔的将是原子丨弹丨。(能把相距15公里远的友军炸中,不是原子丨弹丨是什么)

连载100

戈林的建议,却让希特勒相当热心。对于这个独裁者说来,陆军的迅速行动,几乎变成了不祥的事情,因为他缺乏军事训练,毫不了解这一行动究竟有多少危险性。他常常有一种忧虑的情绪,他害怕盟军会出其不意的从南方发动一个“大反击”,就像阿拉斯战役一样。

戈林很了解他的元首。这个不学无术的空军元帅,就利用了希特勒的这种忧虑情绪,他建议单独用他的空军,来收拾这一个大包围战的残局。他提出这个建议,有一个理由,这个理由说明了野心勃勃、不择手段的戈林的特性。在陆军一帆风顺的作战以后,世界媒体的目光都对准了“战无不胜”的德国陆军。在德国陆军后面,疯狂的跟着上百家世界各大媒体。那个激动,丝毫不亚于前几年美军入侵伊拉克的战争中,屁股后面的那群狂热战地记者。而戈林的空军呢,一点荣誉都没获得,沦落成陆军的陪练。所以,他要抓住这个机会,为自己的空军,在整个世界面前,获得成功的荣誉。

戈林对希特勒强调说:“如果快要到手的伟大胜利,完全被陆军将领得去的话,那么,元首在国内的威望就会遭到无法弥补的损失。”只有一个方法可以防止这一情况,他提高嗓门,“那就是由空军,而不是由陆军来完成决战。” 挂下电话之后,戈林还不忘记对身边的参谋人员继续吹嘘到:“陆军历来想当君子。他们把英国人包围起来,又想尽量少伤害他们。”

请大家尤其注意这句关键的话,这句话,也被一位叫做凯塞林的空军将领,听的一清二楚。在1946 年1 月纽伦堡监狱中,这位将军曾复述过这句话。戈林口中的“陆军君子”,到底是谁,这个问题,我以后再来剥丝抽茧。

反正不管怎么说,希特勒完全同意了戈林的请求,批准由空军来消灭残敌。接到这个命令后,约德尔讽刺说,“戈林又在那里夸海口了!”然后,他便与戈林的参谋长通话,为此事作出必要的安排。

为了此次“伟大”空战的成功,戈林准备了接近3000架各式战机,开始持续不断的对敦刻尔克港发动空袭。不过,戈林吹嘘的所谓“遮天蔽日的空军”,取得的战果实在有限。因为,空军丢下的丨炸丨弹往往会进沙内很深的地方才会爆炸,而丨炸丨弹的杀伤力,是取决于爆炸时所产生的破片多少。可是,这些破片被沙层格挡,根本炸不开,完全发挥不了杀伤力,除了在沙滩上到处打洞之外,简直毫无战果可言。发展到后来,海滩上的盟军士兵也学会了一招——每当德国空军来袭之时,他们就平躺在沙滩上。这样,德军投下的丨炸丨弹除非在身边爆炸,不然,根本无法击伤哪怕一名士兵。与此同时,英国本土空军也全体出动,有力抗击了德军空袭。

而且,由于敦刻尔克靠近英国本土,英国战机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港口上空,并能够长时间的盘旋在空中,为陆军提供掩护。德国空军却做不到这一点,短腿的“斯图卡”更是做不到这一点,“斯图卡”的最大航程拼了老命也只能提升到1000公里,而德国边境到达敦刻尔克港的距离就有400多公里。德国空军基地也不是全部修在边境上,算上返航的汽油,德国本土机场起飞的“斯图卡”,能在敦刻尔克上空盘旋十分钟,就算很不错了。出现的情况往往是这样的——德国轰炸机刚投完丨炸丨弹,在返航的途中,英国空军就来了,而斯图卡呢,由于急着返航,早就飞不见了踪影,跑的慢的容克老姑妈就变成了蹂躏的对象。

我们再来看看丘吉尔老先生对于空战的描述,原文如下:

英国和德国的空军质量在这里直接受到了考验。英国的战斗机队尽最大的努力在战场上空不断巡逻,与敌人殊死战斗。它们一次又一次地冲入德国战斗机队和轰炸机队,予敌机以重创,把它们打得七零八散,逐出上空。天天都是这样战斗,一直到皇家空军获得光荣的胜利为止。无论在哪里遇着德国飞机(有时德机一来就是四五十架),便立刻向它们展开攻击,往往我们的一个中队或者不足一个中队的飞机,便打下几十架敌机,敌机的损失不久就达到几百架之多。我们最后的神圣后备军——首都空军部队也全体出动,投入战斗。战斗机的飞行员有时一天出击四次,战果很显著。

有趣的是,在海滩上的盟军部队很少见到空战场面。因为,战斗时常是在几里以外或云层上空进行的。他们一点也不知道空军使德国人遭受到了重创。他们所感觉到的,只是敌机不停地向海滩投下的丨炸丨弹。在陆军中,甚至对空军有一种强烈的愤怒情绪,有些军队在泰晤士河港口登岸时,由于不了解情况,还侮辱了穿着空军制服的人。

德国空军那不成正比的战果,丝毫并未曾影响到戈林元帅那热烈高涨的情绪——他扭动着高达189斤的肥胖身躯,乐颠颠的跑到希特勒的指挥部吹嘘说:“空军已摧毁了敦刻尔克港,只有鱼儿才能游抵彼岸”。接着,他还不忘调侃英国人一番,他继续说到:“我希望英国兵个个都是游泳能手。”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小说在线阅读_第4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万国咸宁天下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第4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