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事功(一)

蒋梦麟自陈,自己平生做事全凭“三子”:“以孔子做人,以老子处世,以鬼子办事。所谓鬼子者,洋鬼子也,指以科学务实的精神办事。”

初到美国留学,蒋梦麟学习的是农科,他觉得,中国既以农立国,因为只有改进农业,才能使最大多数的中国人得到幸福和温饱。而且,他幼时在农村长大,对花草树木和鸟兽虫鱼本来就有浓厚的兴趣。此外,他孩提时代身体一向羸弱,如果能在田野里多接触新鲜空气,对他的身体一定大有裨益。之后,蒋改学教育,40年后,又重新走上了农业复兴之路。

1947年,蒋梦麟到伦敦参加一个国际学会,英国历史家汤因比(Toynbee)在大会上发言道:“现在世界上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社会公道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人民福利的问题;另一个是国防问题,也就是一个国家维持军备的费用问题。这两个问题常常互相冲突。如着重社会公道或社会福利,就得牺牲国防的经费。反之,如着重国防,就不能不牺牲多数人民的利益。”从此之后,国防、社会公道便常在他的耳边无声地呼喊着,不断提醒他。日后,蒋梦麟将“国防”改为“科学技术”生产,立志于解决“社会公道”与“科学技术”之间的矛盾。

1948年8月5日,六十三岁的蒋梦麟接受蒋介石任命,在南京接掌由中美两国合组的“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简称农复会)”,成员包括蒋梦麟、晏阳初、沈宗瀚以及美方专家穆懿尔(R.T.Moyer)、贝克(J.E.Baker)五人,蒋梦麟任主任委员。

蒋梦麟同意执掌农复会后,蒋介石问他有什么意见,蒋梦麟答:“农村建设如果不从改革土地着手,只是维持现状,是不会成功的。”他向蒋介石提出:“我希望划出一个地区做试验,实行土地改革。我想划出无锡来,因为无锡是一个已经半工业化的县份,那个地方有资本家、有地主,而无锡的地主不一定靠土地生活,所以把他们的土地拿来做土地改革,他们也不至于激烈反对。”蒋介石表示同意后,蒋梦麟补充道:“我指定无锡,还有一个理由,因为土地改革是要拿出土地,虽然无锡已相当工业化,但要地主们拿出土地来,总好像是与虎谋皮,不是容易办到的事。那是可能要用兵力来打老虎。无锡与南京邻近,容易派兵,将来我们试验的时候,如果需用兵,不知委员长是不是可以派兵?”蒋介石果断地说:“可以,要用兵的时候,当然派兵。要什么人你去派,不必跟我说,这件事情,就请你全权去办吧。”

获得蒋介石的同意与经费支持后,农复会展开系列试点计划,第一步就是在各地实施“二五减租”,即将现有租金直接减掉百分之二十五,并在湖南、广西、广东、云南、四川等地设置办事处。蒋梦麟等人到全国农村进行考察,宣传国民党的农业与土地政策。但由于国民党大溃败,无锡等地的试点一直没有实施。

蒋梦麟等人积极主张土地改革,有国民丨党丨委员批评他们道:“唉,那些人发神经病了,一天到晚,只知道讲土地改革。”蒋曾在广东中央政治会议中说:“你们广东地主们,现在不肯推行土地改革,将来不但你们的土地被夺去,连你们的头也会被杀下来。”立即有人批评蒋说:“糟了,这老头儿也变了。”蒋梦麟等人在地方考察时,还看见“伪土地改革者,杀”的标语。

四川省主席王陵基支持“二五”减租,说:“好,我们就这样做罢,我先把我所有的一千多亩田,实行‘二五’减租,不过问题在某巨公,他有好几千亩田呢。”他想了 一会儿,继续说道:“有法子了,我自己实行后,就对他说,咱们们先干了,老兄请你照办。不然,我就帮助你们的佃户,向你要求减租。他现在没有枪杆儿,不敢不赞成。”蒋梦麟等人听了这番话,心里觉得好痛快。

陈果夫对蒋梦麟说,他竭力主张把南京城里的地,尤其是现在还没有造房子的地,统统由政府收购,来办土地改革。但他在会上提出此项计划后,竟左右碰壁,大多数人都不赞成。他后来才知道,南京的地多半早被政府里的大官用很便宜的价钱买下了。蒋梦麟说:“果夫先生啊!南京的地是老虎皮,你要用强力,才能把老爱打倒,剥下它的皮啊!你跟老虎商量,要想通过剥虎皮的法案,那是办不到的。”陈叹道:“真的,起初我不懂,后来我才懂。”

解放前,蒋梦麟一度到台湾巡视,与当时的台湾省主席陈诚、财政厅长严家淦研究农复会迁台事宜。陈诚允诺在台湾全面推动土地改革。手握军政大权的陈诚对省议会说:“我一切事都听从民意,唯有这‘三七’减租案及连带的法案,务必请大家帮忙通过。”于是,此提案在台湾省议会顺利通过。

国民党退守台湾后,为争取基层农民支持,蒋梦麟取得蒋介石的授权,全面展开土地改革工作,主张“生产与分配并重”、“农工平衡发展”;基本理念是孙中山所倡议的“均富”目标。

由于三本书是分册出版,所以后记部分变动不大。

远在远方的风(后记)

此书为《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民国人物系列的第三卷:文学卷,前两卷分为国学卷、思想卷。三卷书中所叙文人逸事,皆从百千册民国及今人的回忆录、纪念文章、人物专著、私人日记、民国笔记、年谱、行状、行述、碑铭、杂志、报章中摭拾而来,笔者加以斟酌、选捩、增删、修改、归类、排序、承启、修饰、熔炼,终成此书。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每本书附主要参考书目,以方便读者查阅本书的思想谱系。

文学卷单列七位文学家(原为八位,郭沫若章因故删掉),涉百余位民国著名人物,笔者希冀用逸事的路径,轻盈的写法,笔记的形式,尊仰的灵魂,来对其人其事进行梳理,重现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那些唾珠咳玉,环佩叮当的大师们:他们的欢笑、挺拔,他们的雷鸣、呼啸,他们的自负、骄纵,他们的狂狷、怪癖,以及终归悲悯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命运。他们是生逢其时的一代,又是生不逢时的一代,只祈愿风流终不被雨打风吹去,大浪淘沙后,流风余韵,映照当世。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每一代人都已拥有独属于他们时代的荣光,我们更应追寻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气质的回答: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每看民国大师们的生平细微,总让我联想起红楼中的金陵十二钗,但无疑这些男子们才情更可羡,命运更吊诡,身世更引人黯然销魂。即使如此,他们仍只是华夏大陆自1840年后,大悲情包裹下的小悲情。愿我们的祖国,在饱尝苦难之后,最终能走过历史的三峡,走进真正属于人民的盛世,属于中国文化的盛世。

笔者编著此书,努力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用逸事的形式来表达严肃的内容,用轻松的笔调来展示厚重的主题;二是对历史人物,不溢美,不隐恶,以期展示人物复杂多元的历史面目;三是尽量用客观的事例说话,而将自己的观点隐藏在纸后,不让价值判断影响事实判断,更不希望用作者的思考来代替读者的思考。如果读者朋友读完后,感觉到了问题的开始,而不是思考的终结,笔者幸甚。

感谢天涯煮酒论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表平台,感谢江上苇、押沙龙等版主对本帖的维护,感谢天涯诸多网友在帖子里的精彩讨论,尤其是东方隐、穷人马二、万马堂中花飞扬、百草丰茂、驯悍、轩辕剑之怒、何况吾辈孤且直、胡狼拜月、huracaner、举长矢射天狼、梦不回的唐朝、默然斋主人、山谷之间、秦鱼儿、金牌皇冠店、山形水影、虫二呆呆、文化稽查总队政委、四海为家孰主宾、寒城姜七、wupengchuan22等等等等,篇幅有限,挂一漏千;现代出版社的臧永清总编、刘宝明老师及其同仁努力促成此书的出版,笔者深以为谢!

读者朋友如想和笔者切磋琢磨,可发电邮至minguowenlin@163.com,或者登陆天涯煮酒论坛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28663.shtml,与笔者及一群同道好友笑谈清风。

谨以此卷献给我所有的家人。

民国文林

2010-12-20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818民国那些大文人》小说在线阅读_第63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民国文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818民国那些大文人第63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