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婚恋(三)

1929年下半年,陈独秀搬到了熙华德路一座石库门房子的前楼。在这里,陈独秀遇到了他的第三任妻子潘兰珍。

潘兰珍,1908年出于江苏省南通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陈独秀29岁。七八岁时,为了减轻家中负担,潘兰珍去一家纺织厂做了包身工。几年后,父亲又把她介绍到自已卖苦力的英美烟草公司当童工。

十七八岁时,潘兰珍己出落得亭亭玉立,工厂里的一些流氓工头对其美貌一直觊觎。其中一个工头表面上大骂那些欺侮潘兰珍的流氓是狼群,对她表示极度关心,却一心想霸占她。几次夜闯潘兰珍住处威胁强迫遭拒后,他便在上班时寻故找茬,责罚打骂潘兰珍。潘兰珍屈服了,在工头胁迫下与其同丨居丨并生下一子,不久夭折。

孩子的夭亡后,工头常常无端暴打潘兰珍,打得鼻青脸肿,遍体鳞伤。忍受不了的潘兰珍逃离了虎口,租住在熙华德路一座石库门房子后楼的亭子间里,成了陈独秀的邻居。二人慢慢熟悉起来,潘兰珍便经常帮陈独秀烧饭、冼衣服。陈有空闲时便教潘兰珍识字读书,有时还讲一些历史、地理知识给她听。在陈独秀的启蒙指导下,潘兰珍也能看懂一些报刊文章了。而有了潘的照顾,陈的身体也逐渐好转起来。二人便开始同丨居丨。

濮清泉回忆潘兰珍:“这个女工,年仅二十余岁,七分人材,三分打扮,看来十分摩登。他俩走在一道,人们必以为是父女。我们非常诧异,为何此女愿嫁老倌,更惊叹陈猎艳技术之高明。”

陈独秀谎称自己姓李,南京人,与妻子离异。潘兰珍忠厚朴实,她十分敬重陈独秀,常称其为“李老先生”。她也从不询问陈独秀的往来去向,除了上班,使将全部的劳作放在了料理老先生的饮食起居上。陈几乎没有收入,潘兰珍也不计较,以自已菲薄的薪金维持生计。

陈独秀一直未将真实身份及家世告诉潘兰珍。有一天,潘兰珍与楼下的邻居在闲谈中得知,楼上住着一个“老西”(C.P)。潘回去告诉了陈,但因楼上不只一家住户,潘并未怀疑陈。陈第二天便借故房子漏雨住着不便,先是由郑超麟帮助搬到周家咀路一条弄堂底裁缝铺的前楼居住。

没有几天,陈独秀在周家咀路又觉得不安全,便又搬到岳州路永兴里11号楼上避居。而陈独秀每次寻居,都要租住楼上,以防不测,如有危险,尚有回旋余地。潘兰珍对频繁的搬迁不大满意,没有熟悉的邻居,在陈独秀忙于书中之时她便无人可以聊天,寻求邻人帮助也多有不便。于是二人也不免为此发生些小小的言语磨擦。

一天,二人发生了一场口角,满腹委屈的潘兰珍赌气回了浦东娘家。就在这期间,陈独秀被捕,一时成为社会上的重大新闻,潘兰珍与娘家人也整日谈论不休。她甚至说:“陈独秀太自傲了,这回免不了杀头!”这日,潘兰珍的父亲从街上买回一张报纸,上有陈独秀已押到南京受审的消息,下面是陈独秀的照片。潘兰珍见到照片,一下子惊呆了:“原来陈独秀就是我老公!”

陈独秀被捕后,委托老友高语罕解决潘兰珍之事,他决定就此和潘兰珍分手,以让潘过上安定的生活。之后,陈独秀又写信叮嘱高语罕,要他“婉言劝她不必来看我”。但潘兰珍且毅然放弃了工作,将女儿寄养在娘家,到南京寻夫。她还到寄押陈独秀的军法司求见陈独秀,最初自称是陈的女儿,监狱中人说陈的女儿我见过,转而又谎称是学生,对方又说怎么以前没见过你,最后只好据以告。

1934秋,潘兰珍正式迁居南京。刚开始,她住在在段锡朋家中。但因距离监狱较远,为了能更好地照顾陈独秀,她便在老虎桥附近租了间破房子,每天上午九时到下午五时,在狱中照料陈独秀的生活。

勤劳的潘兰珍除了照顾陈独秀,还去给别人打打短工,缝补浆洗,挣些零用钱,并拿出自己多年打工的微薄积蓄,买些营养饭菜给陈独秀送到狱中,并为他做饭洗衣,尽心尽责,风雨无阻。

陈独秀与潘兰珍是在武汉正式宣布结婚的。陈独秀的三子陈松年对潘也很敬重,他称呼这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继母“母亲”,他的孩子们也都称呼她“奶奶”。

晚年的陈独秀在四川江津山村,其境遇着实凄凉,常常是无米下锅。但潘兰珍毫无怨言,体贴入微。实在揭不开锅了,潘兰珍只得把陈独秀的一件皮袍托人进城送去当铺,当了几个钱给陈独秀抓药治病,买点米以度日。潘兰珍还在住地的院子边上开垦了一块地,种上各类时鲜蔬菜,以解决没钱买菜的困难。陈见潘如此劳累,也去帮点小忙,但潘说什么也不要陈独秀动手。

许多年后,陈独秀的三子陈松年深情地回忆说:“她(指潘兰珍)待我父亲很好,父亲晚年全靠她。她平时少言语,做事勤快利落。我们对她很尊重,尊之为母,我的儿辈喊她奶奶。她和父亲相伴终身。”

陈独秀留给夫人潘兰珍的遗言是:“兰珍吾妻,望今后一切自主,生活务求自立……。” 陈逝世后,潘遵嘱除用北大同学会转来的钱给陈办葬仪外,凡各方赠赐概行谢绝。然后,她进入陈的友人朱蕴山、光明甫等在重庆附近办的农场工作,自食其力。不久,她与国民党一个下级军官结婚,但没多时丈夫又病故。抗战胜利后她回上海,在浦东一所小学校找到一份烧饭的工作。1949年11月,她因不幸身患子宫癌,病死于上海医院,走完了她的人生之路,享年41岁。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818民国那些大文人》小说在线阅读_第6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民国文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818民国那些大文人第62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