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才情

表兄林紫垣回忆苏曼殊:“曼殊也,酷肖父,生性沉静,不苟言笑。好读书,一目数行,甚为其师钟卓京器重,常谓:‘此子不凡,将来必建大业。’”

章士钊回忆:“曼殊真近代之异人也,自初识字以至卓然成家,不过经二三年。始在沪与钊共笔墨时,学译嚣俄(注:雨果)小说,殊不成句,且作字点画,八九乖错,程度尤远在八指头陀之下。一日,攫洋蚨(洋钱)三十,遗字于案,遁去。钊与陈独秀大诧,而亦无法追之。后一年,走东京,复与同人文会,则出语隽妙,已非流辈所及矣。”

初到上海时,苏曼殊的汉文水平实在不甚高明,音韵、平仄尤其不通,但他却立意要学作古诗。最初,曼殊习作由陈独秀改正,而后陈亦无能为力,继由章士钊教正,但章只是敷衍,大多还是靠曼殊自学。到日本后,曼殊让章太炎教他作诗,章也不好好教导,只是任由他自己找来爱读的诗,随性而读。曼殊颇为勤奋,曾躲在陋室多日不出,写就诗作多篇。曼殊的诗遂渐入佳境,尤以“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闻名一时,据说只要有井水处,均能歌“尺八箫”。

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苏曼殊靠着陈独秀提供的几本英文版梵文入门书,就学会了别人数十年才能弄懂的梵文,还编撰了一部迄今无人出其右的《梵文典》,在《天义报》上发表。据说其《梵文典》的手稿保存在其养母河合仙横滨的家中,毁灭于1923年9月的日本大地震。

1909年,精通梵文的印度人密尸逻到东京,章太炎聘他为讲师,组织十个人一起学习梵文,学费大家分摊。但是密尸逻不懂中文,授课有困难,章便请苏曼殊担任翻译。那时每次上课要翻译两个半小时,而曼殊正在病中,医生劝他每次只限翻译一个小时,但因找不到代替的人,曼殊只好抱病坚持,直至学习班因经费困难而结束。

1913年,苏曼殊与沈燕谋、郑桐荪在盛泽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策划编译《英汉字典》与《汉英字典》。据目击者说曼殊当时天天不出门,不接待宾各,只是埋头上作。“或窃视之,则见大书、小书、朱书、书,如蝇头,如葡萄,如桃华之灿然,如水云之飘渺,堆置五七十叶。”虽最终未完成,但刘成禺仍出2000元购去这两部字典的手稿,中间人金慰农取回扣约200元,剩余稿酬被三人均分。但这两部字典最终未能付梓。曼殊去世后,刘成禺将残存的手稿交给柳亚子保管。

1914年岁末,苏曼殊准备著百回长篇小说《绛纱记》,每回附插图一幅,已绘就三十幅,每幅图中皆有僧人,作袈裟飘零之状。时曼殊与萧纫秋同游,遂托萧请孙中山支助他印书。孙此时正穷困,于是孙夫人倾箧出资八十元相赠。但曼殊此书最终未能付梓。

绘画

幼时,苏曼殊便好涂鸦。四岁时,其母带他到公园游玩,曼殊被狮子所吸引,伏地绘狮子频伸状,栩栩欲活。

苏绍贤在《先叔苏曼殊之少年时代》中写道:“年甫五岁(应为六岁),先祖母黄氏及玉章祖舅携归广东。在舟中时,曾向人索铅笔及纸,绘一大舟,人取视之,则俨然已所乘之汽船也。众以为异。其于四、五岁间,所绘各物,无一不肖,于绘画天才,盖具有夙根云。”

1898年,康有为的弟子徐勤、汤觉顿等在日本横滨创办大同学校,苏曼殊即入此校就读,其绘画天才由此显露。冯自由回忆:“曼殊在大同学校,对于文学,资质颇钝,独于画学,则具有天才,在童年即以绘事为戏,绝无师承,而下笔似老画家,同学莫不奇之。”后冯又在《苏曼殊之真面目》中赞其“所作《陈元孝题壁》及《石翼王饮马》二图,老练精工,有同名宿,令人惊叹不已,此才谓非出自天授不可也”。

大同学校缺美术教员,便由苏曼殊兼教美术课;梁启超及其他教员编撰教科书,曼殊担任了教科书插图的绘画工作。当时初等小学课本“山水日月”的插图,大半出自曼殊之手。

克士在《四极漫谈》中记叙苏曼殊绘画之事:“友人某与曼殊素称莫逆。一日,曼殊至其家,其子方八九岁,嬉皮顽脸,求曼殊为画图画,取草纸一张,铺敷桌面,复以大笔濡染墨汁而至,其势似客非画不可。曼殊乃为之濡墨笔,画《葡萄》一幅,枝藤夭娇,垂实累累,墨气满纸,淋漓酣畅,以视吴昌硕作品,殆有过之。”

1905年,苏曼殊随好友刘三至南京陆军小学任美术教员,授课时,曼殊用铅笔依次替学生在国画纸上,绘出画的轮廓。下到寥寥数笔,惟妙传神。

陈独秀评价苏曼殊之画道:“曼殊作画,教人看了如咫尺千里,令人神往,不像庸俗画匠之浪费笔墨。”

苏曼殊曾绘《葬花图》赠邓以蛰,由陈独秀跋诗云:“罗袜玉阶前,东风杨柳烟。携锄何所事,双燕语便便。”邓将此画视若拱璧,建国后一直挂在其寓所的墙壁上,即使文丨革丨期间,画作亦不离身。

苏曼殊曾于日本收集并描画出古代妇女的发髻式样凡一百种,称《蓬瀛鬘史》(即《女子发髻百图》)。其中有些汉、唐的发型,是他从日本图书馆所藏的古版书的插图中描下来的。曼殊离开时,将《蓬瀛鬘史》赠与孙伯纯,孙回忆:“民国前四五年……曼殊游东京浅草公园,园有观音堂,村女子多来参拜。曼殊辄手一卷纸,在人丛中画之,此卷成功,大约费时数岁之久,洵可宝也。”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818民国那些大文人》小说在线阅读_第59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民国文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818民国那些大文人第59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