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二)
八宝饭亦为苏曼殊至爱。他去拜访刘季平,刘夫人陆灵素为他准备了钟爱的糖果栗子等物,吃罢曼殊仍不尽兴,让陆为他烹制了八宝饭。民国初年,曼殊再次路过刘家,陆灵素准备的菜肴并不丰盛,但内中有八宝饭,曼殊便极为高兴,一连吃了两大碗。
生病住院时,苏曼殊还不忘八宝饭,他屡屡问医生:“吾病何日可愈,何时可至上海食年糕、八宝饭?”医生笑而不答。病中,曼殊在给何震生的信中问道:“除夕梦至上海吃年糕及八宝饭,惠生之弟来书,谓今日午后可抵江户,或有年糕带来耳?”
苏曼殊常给朋友写信讨吃食,他致函邵元冲说:“摩尔登糖四瓶,外国火腿一双,为我送至小花园。”又一次,徐忍茹于中秋节给他寄来月饼,他嫌太不过瘾,复信让徐再给他送,称:“月饼甚好!但分啖之,譬如老虎食蚊子。先生岂欲吊人胃口耶?”
苏曼殊喜欢吃猪油年糕,其友人邓孟硕到国外留学,曼殊居然为其吃不到猪油年糕而难过:“念君远适异国,猪油年糕必不可得,……为之凄然久之。”
柳亚子家乡江苏吴江有一种麦芽塔饼,为苏曼殊所钟爱。这种麦芽塔饼用糯米、豆沙、糖桂花、猪油丁等制成,不易消化,一般人一次只吃三四个,可曼殊却一次吃二十个。柳亚子回乡后,寄信给曼殊让他去吴江游玩,曼殊复信先问:“有没有麦芽塔饼吃?”
章太炎回忆,苏曼殊在日本“一日饮冰(注:一种当时流行的日本饮料)五六斤,比晚不能动,人以为死,视之犹有气,明日复饮冰如故”。
友人与苏曼殊打赌,以一次能吃肉包子六十枚者为胜。当曼殊吃到五十枚时,友人急忙阻止,说不要再吃了,这东西吃太多没法消化。曼殊执意要吃,为此与友人争执,几与友人决裂。六十枚包子竟食后,他又喝了一杯咖啡,之后颓然榻下,卧病数日。
周越然回忆,苏曼殊在安庆任教时,与众同事去酒馆吃饭,半路上,周问沈燕谋道:“我们去吃馆子,和尚怎样?要不要另备素菜?”沈答道:“你不要管。等一等自会知道。”到了馆子之后,大家点的都是荤菜,曼殊一声不响。郑桐荪另要了一个甜菜,说:“这是专为和尚的。”菜上来,非鱼即肉,还有虾绒海参。周只见,大家动筷,曼殊也动筷,大家用匙,曼殊也有匙,众人吃的,他都不忌。餐毕归来时,沈燕谋顺便买了一包蜜枣。周不解,问道:“吃得这样饱,你还怕夜间腹饥么?”他道:“不是的,我夜间哪里会饥?这包蜜枣是买去送给和尚吃的。他最喜吃的,非酒非菜,而是蜜枣。有一次,他穷极了,腰无半文,他无法可想,只得把金牙齿拔下来,抵押了钱,买蜜枣吃。不要笑,不要笑!这是事实,我不说谎。”
之后的某晚,周越然回校时,也顺便买了一包大蜜枣送给苏曼殊。曼殊高兴极了,许诺道:“周君,你要我绘画,我真的不行。不过无论如何,这几天我总要试一试。”但这种蜜枣情谊终究靠不住,周越然还是没有收到曼殊的画。
在日本时,苏曼殊一次给柳亚子写信,落款称:“写于红烧牛肉鸡片黄鱼之畔”,柳亚子见信,捧腹大笑。
1914年,苏曼殊在日本写信给邵元冲说:“午后试新衣,并赴源顺,食生姜炒鸡三大碟,虾仁面一小碗,苹果五个。明日肚子洞泄否,一任天命也。”
有人说,苏曼殊对性欲的控制力堪称天下第一,对食欲的控制力则堪称天下倒数第一。他写信给柳亚子,信中谈及自己病中贪食,颇为诙谐:“病骨支离,异域飘零,旧游如梦,能不悲哉!瑛前日略清爽,因背医生大吃年糕,故连日病势,又属不佳。每日服药三剂,牛乳少许。足下试思之,药岂得如八宝饭之容易入口耶?”
苏曼殊记载其与友人赵声(字伯先)交往之事时,颇自豪地说:“伯先豪于饮,余亦雄于食。”
陈独秀评价说:“当曼殊是傻子的人,他们还在上曼殊的大当呢,曼殊的贪吃,人家也都引为笑柄,其实是他的自杀政策。他眼见举世污浊,厌恶的心肠很热烈,但又找不到其他出路,于是便乱吃乱喝起来,以求速死。”陈进一步肯说:“在许多旧朋友中间,像曼殊这样清白的人,真是不可多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