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二)
1949年,叶公超临危受命,出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可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蒋政权败退孤岛,惊魂未定,前路未卜,正是在叶公超手里,签署了台湾《对日和约》(1952年)和台美《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特别是后者,对蒋政权是一个生死攸关的保证。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在反复权衡利害后选择了继续“扶蒋反共”的政策。6月27日当晚,美国政府向台湾当局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其主要内容包括:美国第七舰队“已奉命阻止大陆攻台”,蒋军应停止出动海空力量攻击大陆。对此,台湾“外长”叶公超奉蒋介石之命发表声明,接受美国关于防卫台湾计划的原则,但对备忘录持有保留态度,并做出如下几点声明:1、在对日和约签订前,美国政府对于台湾之保卫,自可与“中国政府”共同负担责任;2、台湾系中国领土之一部分,乃为各自所公认。美国政府在其备忘录中的上项提议,并不影响“中国政府”对台湾之主权或开罗会议关于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3、台湾当局“接受此项建议”,并不影响“中国政府”领土完整之立常这表明台湾当局既依赖于美国,乞求美国的武力保护,但又不完全依附于美国的态度。
叶公超丛上任直到1958年离任,是蒋介石统治时期,乃至整个民国史上,任期最长的“外交部长”。
1958年8月,叶公超出任“驻美大使”。赴任之前,蒋介石特地约见叶于桃园角板山宾馆。据悉,蒋介石殷殷致意,耳提面命,握谈良久。叶辞出,蒋介石亲送到角板山宾馆门口台阶,叶鞠躬请蒋留步,蒋仍执意不回,目送叶公超上车,蒋犹挥手致意。
1958年7月至1960年5月大约两年期间,“外交部长”黄少谷常将“国家”大事、“外交决策”专电专函“就教”叶公超,蒋介石对叶公超之期望至为殷切,每将“国家”重要大事,涉及国际、涉及美国者,常就商叶公超“大使执事”及公超同志办理。
叶公超对他们的徵询意见,无不精密思考,令专人书缮或亲自起草亲书,而后谨复。他个人也特别向高层提供所见撰文呈参。叶在美任初期极为蒋介石所信赖,交办事项颇多,以至叶春风得意,斗志高昂,为“国家”办了不少重要交涉要案。
1958年9月,叶公超到达华盛顿任所后,首先健全内部组织,统一指挥“政府”派在美国任何之机构及其人员。叶于1959年1月8日,呈蒋介石一秘密长函,其中谈及重组事:“职来美就任时,曾奉院令对驻美京各机构统一指挥,遂于到任后,已将经济文化两‘参事处’全部迁入‘大使馆’合署办公,并将会馆工作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新闻、秘书、总务、会计及领务组,‘武官办公处’即在‘大使馆’办公处对面与合署相闻,指挥亦便,各‘武官’工作尚勤,驻在美京各使馆因有若干共产国家在内,故有关机密处所,例不许武官参观,职有机会参观时,即偕同‘武官’前往,俾可看到一些新东西。”
为“大使馆”统一指挥及加强“大使馆”文化参事处业务起见,叶公超于1959年2月5日特函“教育部”长梅贻琦(月函):“文参处业务颇繁,今后调派人员,如能遴选语言文字技能较优可不必在外同时进修学业者,该处工作当可更为积极,其以出国深造获取学位为目的者,似应另谋途径,庶使在美文教工作得以顺利推行。”
梅尊重老友叶的意见,随即改组驻美“大使馆文参处”人事,并迁入“使馆”办公。
叶公超到任第二件大事,办理“大使馆”馆员与“外交部”部内官员内外互调一事,以新陈代谢,特呈请“外交部”将馆内一些已任职10、20年以上资深馆员,调回“外交部”历练熟习“国情”。1958年12月,叶公超调“驻美大使馆”主管政治事务“参事”崔存璘,主管“大使”中文文件“参事”傅冠雄、一等秘书周尔燻回台办事。崔存璘浙江鄞县人,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多次在美活动期间,崔存璘协助最多。宋对崔之突然调任颇为关切,还迭次便询“叶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