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名士(三)

叶公超对自己所倾心的西方文明并不迷信。在长沙临时大学文学院一次公开的演讲会上,叶公超攻击英国绅士们保守的劣根性,称其夜郎自大,爱贪小便宜,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犹茫然而不自知。他说起来,态度严肃,声色俱厉,把英人燕卜荪也逗笑了。

在联大外文系学生赵瑞蕻的印象中:“叶先生在外表有副西方绅士的派头,仿佛很神气,如果跟他接触多了,便会发现他是一个真诚、极有人情味儿的人,一个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他并没有什么架子,相反的跟年轻同事相处得挺好,乐于助人,而且十分重视人才,爱护人才。”

许渊冲回忆第一次看见叶公超的情形:老师来了,穿一件灰色大衣,里面是一套灰色西服,在里面是一件灰色夹克,脖子上还围了一条灰色围巾,仿佛是把灰蒙蒙的北国风光带到四季如春的昆明来了。

当“驻美大使”,叶公超对朋友说:“见了艾森豪(美国总统),心理上把他看成是大兵,与肯尼迪(美国总统)晤谈时,心想他不过是一个花花公子、一个有钱的小开而已。”

从前的学生祝贺叶公超荣膺“驻美大使”,他一笑,俯耳低声说:“别提了,是赔本儿生意!”

巴黎一位女音乐家到台湾,叶公超出面为其组织音乐会。而后将此女请到家中放歌,他躺在沙发上悠然若仙。

叶公超年轻时就喜欢打猎,到老仍盼望到非洲丛林中施展身手。他在南京、杭州、美国、西班牙、苏格兰等地都进行过狩猎,曾有不少斩获。到台湾后,他也猎到过野猪、野鸭。1968年,旧部陆闰成到台湾看望叶公超,回想起1954年,他和美国“大使”蓝钦等结伴到花莲、宜兰围猎山猪,在关渡淡水河打水鸭,在第几兵工厂射击场作长枪手、中美友谊赛的豪情逸兴,感慨不已。叶公超与白崇禧、孙立人等都是猎友。

叶公超喜欢狩猎,却志不在“得”,见到乖巧的野鸭涉水而过,他往往狠不下心扣扳机。

叶公超闲而狩猎,却讲猎品。60年代时他说:“对打猎的人说,猎品是顶重要的,比如行猎时,不可以射杀雌的、幼的。就像孟子所说的‘数罟不入池’,意思是说,在充满杀机中,也须存一份忠厚的好生念头。”

逸事(一)

叶公超早年丧父,在叔父叶恭绰的监护下长大。叶公超5岁时,家人为他延聘教习,习画写字,修读经史,间学英文。叶公超9岁时,被送到英国读书两年,后又被送到美国读书一年。13岁时,叶公超以同等学力资格考入天津南开中学。“五四运动”时,天津南开中学率先响应。16岁的叶公超参加著名的“南开救国十人团”,参与游行,进行演讲,十分活跃。叶恭绰怕叶公超受到“五四”影响,荒废学业,未等其毕业即安排他赴美留学。1925年,叶公超获爱默思特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26年,他获得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叶公超在南开中学读书时,翻出父亲遗札,重温父亲教诲,写下《自振》一文,勉励自己发奋读书。

叶公超与***是天津南开中学同级的同学,他们二人还住在同一个宿舍。

叶公超生母早逝,继母赵寿玉(画家赵之谦之女)视其如己出。为很好地照顾叶公超,新婚的她就带着五岁的叶公超睡在新房。叶公超对继母非常感激,他常对同父异母的两个妹妹说:“你们对外人,千万不要说我们不是一母所生。母亲待我如亲生,我必终生待母如亲娘。”

叶公超离开大陆时,本想带母亲同行,但赵寿玉恐成叶公超负担,拒绝同往。从此,母子二人天各一方。1979年10月,母亲病逝,叶公超含泪写下了《临江仙•悼慈母》:“别绪无痕心有讯,栖迟缱绻难赊。一回秋梦一思家,田园庐墓尽,何处话桑麻?聊把临江仙调寄,歌残秋月春花。清芬多少数年华,两行慈母泪,赢得百年夸。”

叶公超父亲早逝,他由叔叔叶恭绰抚养长大。他的《病中琐记》第一篇《大吃洋糖》中说:“我是跟着叔叔恭绰先生长大的。”1968年,叶恭绰在文丨革丨中被迫害致死,叶公超得知噩耗后,悲痛欲绝。他花了三年时间收集叔父的书画作品,编撰成《遐庵书画选集》,并在跋中深情回忆亡叔。

叶公超在某校任教时,邻居为一美国人家。邻居家的顽童时常翻墙过来骚扰,叶公超不胜其烦,出面制止。顽童不听,反以恶言相向,于是双方大声垢谇,秽语尽出。顽童的家长闻声出视,叶公超正在厉声大骂:“I`ll crown you with a pot of shit!“(我要把一桶粪浇在你的头上!)那位家长慢步走过来说:”你这一句话是从哪里学来的?我有好久没听见过这样的话了。你使得我想起我的家乡。”一句粪便浇头的脏话使得叶公超和邻居从此成了朋友。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818民国那些大文人》小说在线阅读_第40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民国文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818民国那些大文人第40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