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李叔同的弟子丰子恺在《陋巷》一文中曾写过李叔同与马一浮的交往:“我的艺术科教师李先生,似乎嫌艺术的道力薄弱,过不来他的精神生活的瘾,把图画音乐的书籍用具送给我们,自己到山区去断了17天食,回来又研究佛法预备出家了。在出家前的某天,他带我到这陋巷里去访问马先生。我跟着李先生走进这陋巷的一间老屋,就看见一位身材矮胖而满面须髯的中年男子从里面走出来应接我们。我被介绍,向这位先生一鞠躬,就坐在一把椅子上听他们谈话。我其实全然听不懂他的话,只是片断地听到什么‘楞严’‘圆觉’等名词……”

马一浮得知李叔同将在七月落发后,准备九月受比丘戒的消息时,马一浮亲自介绍并陪送弘一到灵隐寺去受戒,并向弘一赠送明代藕益大师《灵峰毗尼事义集要》、清代见月律师《宝华传戒正范》两本书。弘一后来在《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自序中说:“马一浮居士贻以《灵峰毗尼事义集要》、《宝华传戒正范》被玩周环,悲欣交集,因发学戒之愿焉。”可见马一浮对后来深研戒律的弘一法师的深刻影响。

1928年,弘一将撰写的《五戒相经笺要》30部寄给马一浮。马一浮以为“垂诱之切,敬谢无量,曩时奉对”。弘一曾向马一浮表示,希望得到一部《清凉疏钞》,马一浮多方打听,寻求后,立即予以奉赠。他在通信中常有“俗中忧忧不可言,伏维道体安隐,少病少恼”之语,相互间的关切心神交会。

1930年夏,弘一法师自感“手颤、眼花、神昏、臂痛不易举”,以为“皆老之相”,决定正式闭关,不再与世人往来。但他仍不忘马一浮,托夏丏尊转交石图章一包,“向马一浮致诀别之意,说今后不再通信及晤面矣。”马一浮理解弘一法师专心念佛,愿早生西方心情,连称难得。

抗战期间,马一浮在逃难途中,忽接弘一法师来信,知道弘一殉教的意志,感慨万千。他将来信抄示友人,称赞“此老为法忘身,真有古德风范,不愧为吾老友!”值弘一法师六十初度时,马一浮写诗致贺:世寿迅如朝霞,腊高不涉春秋。宝掌千年犹驻,赵州百岁能留。遍界何曾相隔,时寒珍重调柔。深入慈心三昧,红莲化尽戈矛。

李叔同与丰子恺师徒曾做《护生画集》,出版时,师徒二人都想到请马一浮写序言,马一浮在序言中提出“护生即护心”的观点。1938年2月,丰子十岂作护生画二二集时,马一浮指点说:“务望尽力发挥非战文学,为世界人道留一线生机。目睹战祸之烈,身经离乱之苦,发为文字,必益加亲切,易感动人。”

1942年,弘一法师圆寂,在中国文化界弓起极大震动,马一浮挽诗:高行头陀重,遗风艺苑思。自知心是佛,常以戒为师。三界犹星翳,全身总律仪。祗今无缝塔,可有不萌枝。

1954年1月10日,弘一法师舍利塔在虎跑寺落成,马一浮为塔身题写了“弘一大师之塔”六个篆字。并作《虎跑礼塔诗》曰:“昔年亲见披衣地,今日空余绕塔行。”

性情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再次邀请马一浮出山,任北大文科学长,被马一浮以“古闻来学,未闻往教”而婉言谢辞。

军阀孙传芳在自任东南五省联军统帅时,曾慕名去拜访马一浮,马拒绝接见。家人惧怕孙传芳的权势,对他说:“可不可以告诉孙传芳你外出了?”马一浮断然说:“告诉他:人在家,就是不见!”弄得孙传芳下不了台。

新加坡广洽法师对马一浮极为敬仰,见马一浮自奉甚俭,每次回国时总想送点钱财以补其不足,但马一浮却笑着说:“和尚是吃十方的,我怎么能连和尚的东西也收下吃起十一方来呢?”

搞战期间,马一浮在四川乐山住了6年,办书院,收弟子,著书立说。国民党权贵财政部长孔祥熙的母亲去世,丧事办得极为排声豪华,孔祥熙派人找马一浮替他母亲写一篇歌功颂德的墓志铭,马一浮婉转地拒绝了。孔祥熙不死心,再派人央马一浮写墓志铭,并许以黄金若千两为酬劳。马一浮听说是金钱交易,顿时从椅子上站起来,冷冷地说:“我从不为五斗米折腰,请回吧!”来人只得悻悻而返。

马一浮入川办书院,到重庆后,受到了官方的隆重接待。蒋介石亲自宴请,宴会结束后,还特意把马一浮拉到一边,说素来仰慕大师的德望,要请教治国之道。马一浮推辞再三,最后说道:“唯先儒有两句话可以奉告:唯诚可以感人,唯虚可以接物,此是治国的根本法。”蒋介石不禁愕然。马一浮终不愿为“帝王师”,卷入政治漩涡中,所以很快又将话题转到书院事务上,蒋介石当即允诺,拨款三万元作为建院基金。

王伯尹是书院的高材生,人很聪颖,懂诗道,向马一浮请益达十载。而马一浮则有意培养他入作者之林,经常为他改诗,直至该生病重前的最后一首《秋阴》。王伯尹去世后,马一浮很为惋惜,曾作《哀王伯尹》诗一首以志怀念。他在诗前的小序中写道:“病前曾以《秋阴》五言属为点定,予和以短律。不谓未及旬日,遂成绝笔。因作此以志吾哀,使死而有知,亦冀抒其悒郁耳。”

马一浮写字卖字有很多规矩。给人写字,不喜欢加题上款,如必需上款,则润资加倍。他卖字,有5个“不书”:一不书祠墓碑志,二不书寿联、寿序、征启,三不书讣告、行述、像赞,四不书题签和时贤作品,五不书市招。此外,无介绍不书,立索不书,书画碑帖的题跋不书。别人作了诗请他书写,皆以一首为限。

1953年9月,政协全国会议上,梁漱溟因与毛泽东见解不同而发生“廷争免折”,而梁在会上顶撞毛主席后,坚持己见,毫不认输。一连三天,会议气氛异常紧张,无人敢为缓颊。周恩来见事急迫,即致电上海找沈尹默先生,托他赶赴杭州邀马一浮先生到北京婉劝梁先生检讨,以保护梁先生过关。但马一浮先生却断然拒绝,说:“我深知梁先生的为人,强毅不屈。如他认为理之所在,虽劝无效。”

1958年,马一浮曾经为自己写下一篇《自题墓辞》:“孰宴息此山陬兮?谓其人曰马浮。老而安其茕独兮,将无欲以忘忧。学未足以名家兮,或儒墨之同流。道不可谓苟悦兮,生不可以幸求。从吾好而远俗兮,思穷玄以极幽。虽笃志而寡闻兮,固没赤而怨尤。惟适性以尽命兮,如久客之归休。委形而去兮,乘化而游。蝉蜕于兹址兮,依先人之故丘。身与名其俱泯兮,又何有夫去留。”

1963年,马一浮将自己历年所作书法精品357件(册)献给国家;转年,他又将自藏的惟一一张宋画献给国家。

马一浮曾对家人说:“佛家视生死为一大事,儒家则以为生死同一昼夜,同一寒暑,同一呼吸,却是平常事”。

马一浮临终时作诗云:“乘化吾安适,虚空任所之。形神随聚散,视听总希夷。沤灭全归海,花开正满枝。临崖挥手罢,落日下崦嵫。”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818民国那些大文人》小说在线阅读_第40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民国文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818民国那些大文人第40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