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童趣

赵元任出生前,父母找人算命,算出是要生个女孩。等赵元任一下地,发现是个男孩,便说:“哎呀,敢情还是个小子呐!”于是给他扎了耳洞。

赵元任小时候和母亲一起睡,一天晚上,小赵元任看见母亲先睡着了,便大哭起来,母亲被他吵醒,慌忙问:“什么事?怎么啦?”赵回答说:“妈先睡着了嚜!”赵回想起来觉着自己很可笑,但当时他觉着母亲先睡着了就好像全家都走了,把他一人留下了似的,很是孤凄。

赵元任儿时,每到过年,赵家总是张灯结彩,赵元任很是欢喜,因为总是有好吃的,还可以放花、放风筝、掷骰子玩,并且不用上学。所以在赵元任的心里,总觉着过年是一件大事情。于是他常盼望着过年,过完年才两三个月,他便吵闹着问母亲:“怎么老不过年?怎么老不过年?”母亲很是奇怪:“刚过了年嚜,怎么又要过年?”等过一段时间,他又开始吵闹:“老不过年!老不过年!”

赵元任儿时喜欢玩铜钱,一次他把三个钱含得嘴里,结果吞到嗓子里,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说不出话来了。母亲见他脸都憋的通红,说不出话,便问他怎么了,他指指自己的嗓子。母亲便将手伸进他嗓子里,他一恶心,才把钱吐出来了。

赵元任儿时喜欢看朝霞,他常天不亮就爬起来,站在院子里,不眨眼地盯着看,看着太阳一点儿一点儿的现出来,看到眼睛都花了。

有人送给赵元任一个三寸多的放大镜。没有人教他怎么用,他就自己研究怎么玩,将放大镜贴近眼睛远一些看东西,东西就变成了倒的了;他将一张报纸搁得放大镜底下,那些东西的倒影子就都出现在报纸上;他又跟吕爷学来用放大镜取火的方法,学到后便到处烧东西玩,幸好没闯出什么祸来。

赵元任小时候喜欢看雷雨,喜欢看闪电,更喜欢下大雨。每次下雨,院子里有一点湿,他就盼望着那水快点儿积起来,到满院子都是水看不见地就好了。他喜欢睡在被窝里听外头打雷下雨,总觉着外头越是又湿又凉,他在被窝儿里就睡的又干又暖和。

赵元任小时候常搬家,看家大人整理收拾东西,他也便整理自己的小东西。后来便养成了习惯,喜欢给东西归类。在国外留学时,赵元任曾想拿科学分类作他的论文题目,但老师若伊思(JosiahRoyce)说这题目太枯燥,才作罢。

赵元任说:“我五岁的时候儿说一种不顶纯正的京话,说一种地道的江苏常熟话,可是念书就只会用江苏常州音念。”

赵元任儿时读书,将描红上的句子是“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居,未肯……”读成三字经似的句式:“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居未肯,……。”

一次,菊花开的正好,赵元任和家人一起拿菊花做题吟诗,他开头儿第一句就写:“满堂菊花香。”赵的大姐说:“你头一句就把话都说完了嚜!你得慢慢儿的说呀!”于是赵元任就改成:“有人来看花,花开阵阵香……”他记得诗中有一句“风动一开张”,觉得应该是大人给他改的,不像是他会写的句子。

赵元任八岁是第一次坐船,从天津到上海,不晕船的时候,他喜欢在海上看日出看晚霞看雷雨看闪电,觉得在海上看的比在地上的好看。有时候他站得船边看的入了迷,身上让浪花溅湿了,或是被潲进来的雨给濯湿了也不管,等大人叫了好几遍才回到房舱里。

赵元任儿时最喜欢三房叔公的么女侬姑,他说他几乎爱上了她,大人们打麻将的时候,他会挤在她身旁看着她打牌。他眼睛有毛病的时候,她总是在睡前给赵元任点最后一次药水。

逸事(一)

赵元任少年时爱好科学,兴趣广泛,他儿时就动手制作简易的电话;上学时,他动手制作望远镜和显微镜;用食盐和冰棍混合达到零下20度的温度;并半夜去观察彗星。

赵元任曾在大姐夫家和人比赛吃饺子,一口气吃了四十个,但代价是连着病了五天。

赵元任赴美留学前,需要剪掉辫子,剪辫时,理发师问了他两次,以便确定赵是不是要那么做。在留学生赴美前,美国总领事举行园游会,宴请他们。他看到赵元任等人改换衣着后说:“你们全换西装;希望你们仍为中国人。”

赵元任在南京读书时,醉心革命。当时光绪和慈禧先后逝世,全国“举哀”之际,跪在祭坛前的赵元任和他的同学们高声大笑,但没有人能听出有何不同。当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美国,赵元任异常高兴,他称辛亥革命为“那时中国最振奋的事件”。

赵元任对男性朋友也会产生爱慕之心,如对在常州溪山学校的李宗堂及在哈佛的胡正修,曾颇为亲近。

赵元任在美国读书时,醉心于学问,常常心不在焉。他很久不理发,以至于头发很长,一次在牛津街,走在他身后的一个男孩高叫:“嘿,那个家伙需要理发!”在街头走路遇到熟人,他也不打招呼,因此到康奈尔大学的第二年,他便得了一个外号“教授”。

赵元任在康奈尔大学任教时,还会犯心不在焉的毛病。一天,他于十一点钟走出物理大楼,一些学生正走进去,他们问:“赵博士,你不来上课吗?”赵说:“当然要来上课!”课是12点开始,赵便计划到体育馆作一小时的运动,但运动结束回到物理大楼准备上课时,课室已空无一人。原来他早错过上课时间了。

赵元任在耶鲁大学任教时,开车出门总是挨罚,给他们送罚单的丨警丨察说:“老送罚单给你们,我都不好意思了。”后来他离开耶鲁大学时,杨步伟对丨警丨察开玩笑说:“因为你们给车开的罚单太多了,所以我们要离开此地。”

年轻时,赵元任在美国常进行徒步旅行。他将随身衣物包入小行囊,用一根木棍背在肩头,一直西行,远到皮斯费德(Pittsfield),途中住宿在便宜的小旅馆。

勃拉克在师大演讲时,提到未婚男人和未婚女人。赵元任一时口误,翻译成“男不嫁、女不娶”。听众哄堂大笑,勃拉克莫名其妙,赵元任只好小声对她说:“现在没时间解释,以后再告诉你。”

赵元任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并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教授”或“四大导师”,这个称呼来源于清华校内高层。据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回忆:“‘四大教授’这个称呼,不是我们自诌的,这实在是张仲述找元任时信上如此说,第一次见面也是如此说。而校长曹云祥开会时也是如此称呼的……其实正式名称是‘四位导师’。”

一次,赵元任坐公共汽车回家,车到站,他忘了下车,灯车开动时,他反而走下来,一下就摔倒在大街上了,摔断了右手和肩膀(他是出名的absentminded教授),只好打上石膏绷带,因为受伤还发烧两个多月。

赵元任号宣重。他到美国留学后嫌罗唆就一直没再用。他留学归国任教于清华时,有人请客,送来请柬,上面写的是“赵宣重先生”,赵便当着送信人的面前在自己的名字下面写上“已故”二字。自此之后,再没有人称呼他为“宣重”。

赵元任的祖父为其起号叫重远。这个号赵一直没有用,知者甚少。一次赵住在南京中央饭店,为避免有人骚扰,便登记为“赵重远”。结果一天吴稚晖找上门来。赵很是奇怪,吴稚晖解释说,他一看黑板上的人名知道赵重远就是赵元任,因为论语有言“任重而道远”。

罗素来华演讲时,一日,赵元任为其拍了许多照片,他指着其中的一张对罗素说:你极像“发怒的独居人”。罗素笑道,你别用这样异想天开的比喻吧!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818民国那些大文人》小说在线阅读_第37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民国文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818民国那些大文人第37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