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
1927年到1937年十年间,马寅初南下浙江、南京、上海,以财政经济专家身份,参与对国家财政经济问题的研究,寻找症结的所在,谋求解决的办法,全力保护中华民族的利益。1937年到1945年,马寅初继续以财政经济专家身份研究中国的财政经济,剖析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撰文抨击“四大家族”趁民族危亡之机大发横财的罪行。
抗战爆发后,马寅初拥护抗战,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1939年5月,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担任领导工作的周恩来与王若飞在重庆会见了当时担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兼教授的马寅初。周恩来对这位年长自己16岁的绍兴籍学者十分尊重,对马寅初提出的为抗战征收临时财产税的主张十分支持。同时,周恩来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了抗战的形势和中国革命该走的道路。这次会见成为马寅初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马寅初后来在不同场合以及文章中多次说:以前是不与共产党一起的,1939年以后逐渐靠拢中国共产党,走向革命了。
多年亲历国民党的腐败之后,马寅初曾说:“为了国家的利益,我是一定跟共产党走的!”
新中国成立后,马寅初任中央人民政府常务委员、财经委员会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浙江大学校长。1951年6月任北京大学校长。这位饱经忧患的古稀老人,对新中国无比热爱,与共产党同心同德。马寅初的儿子马本初的三个孩子都是由祖父取名,孙女命名思润,长孙命名思泽、次孙命名思东。三个名字中都包含着对毛泽东的景仰与信赖。
识见
在美国留学期间,马寅初撰写的论文《纽约市的财政》,轰动了当时美国的财政界和经济界,被哥伦比亚大学列为一年级新生的教材。
1927年,马寅初担任浙江省政府委员,财政委员会主席等职务。他强烈要求要禁鸦片。他写了《鸦片问题》、《关于禁烟问题之几个要点》等十多篇文章,在报刊上呼吁。他说:“今日之禁烟问题,实吾浙江之生死问题。”还说,“我在职一天,必须反对到底,毫不妥协,因为我是省政府委员,是要为浙江人民谋利益的。”马寅初还收集和编写了《戒烟歌》、《戒赌歌》。命人张贴、传唱。如戒烟歌一:“劝我民,莫吸烟;五脏六腑都熬煎。甘之如饴真鸩毒,想一想,速死由己不在天。”
近代以来调停或干预中国内政的外国人中,马歇尔是地位和声望最显赫的一位。马寅初曾说:“举国人民的目光都注视到他,寄以无穷的希望,好像中国之命运已经握在他的手中。最高领袖的地位,好像已转移给他。”
作为经济学家,马寅初自然心系民生。他认为“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守的一条定律,指出应该提倡计划生育,控制人口。他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如果不把人口列入计划之内,不能控制人口,不能实行计划生育,那就不成其为计划经济。”而且认为人口问题“若不早为之图,难免把一切恩德变为失望和不满。”
1957年7月15日,75岁高龄的马寅初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新人口论》,这篇论文是经过调查研究后写成的,马寅初在文章中指出人口多、资源少是我国一个很严重的矛盾。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率为20%,以此推算,如不控制人口,50年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他说:“人口固然是一个极大的资源,但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要保住这个大资源,去掉这个大负担,办法是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他提出了控制人口生育的建议和措施。《新人口论》发表后,引起全国强烈的反响。
马寅初认为,发展中国经济最关键的是两个问题,首先是人口问题,其次是农业问题。他曾经多次说过这样的话:“除了人口问题外,农业问题应及时研究,要早为之图,要花大力气,下苦工夫!”之后不久,马寅初就着手搜集农业方面的材料,准备组织一个班子,编写一部《农书》。
君臣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9月1日下午,毛泽东由张治中、邵力子陪同前往中苏文化协会,参加庆祝《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的鸡尾酒会并参观苏联图片展览。马寅初以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的身份应邀出席了这一酒会。这是毛泽东与马寅初初次见面。在会上,他们互致问候。会后,毛泽东邀请马寅初去他住处恳谈了2小时。
当毛泽东于1949年3月进北平的那天,马寅初也去西苑机场欢迎,并参加了毛泽东当晚特设的宴会。随后,马寅初参加了新政协会议的筹备工作,并与毛泽东同时当选为新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10月1日,马寅初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了开国大典,亲眼看着毛泽东把第一面五星红旗升上祖国的蓝天。
1951年6月,马寅初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是年秋,马寅初在中南海开会,遇见了毛泽东,便对他说:“要兄弟把北大办成第一流的学府,主席您就得支持我的工作。”“马老,您要我怎样的支持?”毛泽东笑容可掬地问。“不要别的,只希望主席能够批准兄弟点名邀请谁到北大讲演,就请不要拒绝!”“这个好办。”马寅初的话音刚落,毛泽东紧接着风趣地说:“我批准了!马老校长,我给你这个‘尚方宝剑’!”马寅初得到这把“尚方宝剑”后,点名邀请了不少党政领导干部到北京大学讲演,如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安子文、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以至周恩来总理。
1951年国庆前夜,马寅初对即将参加游行的学生说:“明天游行,你们走过天安门时,我一定亲自指给毛主席看,告诉他,这就是北京大学的队伍!”马寅初说到做到。当北京大学学生游行队伍举着红楼模型通过时,他便指着队伍对毛泽东说:“主席,这就是北大的游行队伍。”毛泽东立刻点了点头,不停地向北大游行队伍挥手致意,并回头问:“马老,红楼还是原来的样子吗?”“一切还是原样,丝毫未损!”马寅初回答说,“主席与李大钊同志的工作室也对外开放了。”正谈着,突然下起了大雨。毛泽东看着游行队伍,关切地说:“马老,您的学生淋雨了,我给您派人打电话,通知学校,让食堂给大家准备姜汤!”马寅初感动不已,动情地说道:“谢谢主席关怀!”游行结束后,马寅初坐车返回学校,看见学生正在食堂里喝着姜汤,便兴奋地把天安门城楼上与毛泽东的谈话告诉大家,并鼓励学生说:“同学们今后要更加努力奋进,不要辜负毛主席的关怀。”
1957年3月2日,在毛泽东亲自到会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马寅初再次阐述了人口问题。毛泽东笑着说:“人口是不是可以搞成有计划的生产,完全可以进行研究试验。马老今天讲得很好!从前他的意见,百花齐放没有放出来。准备放,就是人家反对,就是不要他讲,今天算是畅所欲言了。”毛泽东的话使马寅初倍受鼓舞。于是在4月27日特地向全校师生作了一个“新人口论”的报告。随后又在这个报告基础上加工整理成《新人口论》一文,发表在7月5日的《人民日报》上。
此后,主席一声令下,所有的矛头全部指向马寅初。马寅初被迫辞去北大校长之职。尽管这样,马寅初对毛泽东的崇敬,仍是真挚的、纯洁的。当他看到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形式主义和庸俗化倾向以及搞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时,深感忧虑。在一次会上,有人说《毛泽东选集》四卷一千年两千年后仍可适用。马寅初听了,不禁“毛骨悚然”。他说:“对毛主席的这种恭维,是在搞个人崇拜。这种个人崇拜是毁坏毛主席的‘糖衣炮弹’。”他多次表示,毛泽东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要吸取斯大林生前被神化身后被指责的教训,不要搞个人迷信。他忧心忡忡地说,搞个人崇拜“是害了毛先生”,“我们要爱护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