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一、小乘佛教

传播路线是向南通过海路,流行于今天的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省,也就称为南传佛教。南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因此称为“上座部佛教”。在南传佛教的地方,至今依然还能够看到按照佛陀当年所教导的行为规范一样过着剃除须发、三衣一钵、托钵乞食、半月诵戒、雨季安居等等如法如律生活的僧团,感受到最接近于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世时,佛教僧伽简单朴素的修行生活。小乘佛教的佛像中也有印度本土的神仙或者印度教的神。

禅宗

在南北朝时期,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印度禅宗第28代祖师)来到中国创立了禅宗,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宗法门。禅宗认为解脱不在身外,也无须借助经典的指导;解脱之道就在人的内心,只要能够放下执著,放下自我,便是解脱。达摩在少林寺的山洞中面壁九年,等待传人。后传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惠能到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弘扬禅宗,主张「顿悟」,影响华南诸宗派,人称「南宗」;当时,六祖惠能的同门师兄神秀,主张「渐悟」,在华北势力颇盛,号称「北宗」。皇帝亲赐六祖慧能大师谥号为大鉴禅师,其传法弟子颇多。自六祖后不再传衣钵,也就是说没有第七祖。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禅宗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禅宗思想本身也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并对中国的文学、艺术、思想文化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传入日本、朝鲜等国。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禅宗主张修佛不见得要读经,也无须出家,世俗活动照样可以正常进行。得道者日常生活与常人无异,而是精神生活不同。在与日常事物接触时,心境能够不受外界的影响,换言之,凡人与佛只在一念之差。为加强“悟心”,创造许多新禅法,诸如云游等。注重实修与实证,其中坐禅为禅宗主要实践方式。“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尽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

密宗

又称为秘密乘、密乘、金刚乘等等,是秘密大乘佛教,有不许公开的秘密传授,及充满神秘内容的特徵,因而又被称为密教;而相对于密教,之前的佛教流派,包括大乘、小乘,则被称显教。

密宗的内容极为庞杂,汉传佛教分为三部:杂密、胎藏界、金刚界。杂密部多为仪轨、咒语,讲究神通与驱使鬼神等内容,缺少高深的义理,是密宗最早的雏形。藏传佛教是显教菩萨乘和密教金刚乘合二为一的教派。密宗在唐代盛行一时,称为唐密,但在唐武宗会昌年间灭佛后便绝传。日本僧人空海将唐密带回日本,发扬光大,创立真言宗,史称东密。另一支密教传至西藏,成为今天之藏密(俗称喇嘛教)。藏密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坛场、仪轨和各种神格信仰为其特征。仪轨极为复杂,对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皆有严格的规定,宣传口诵真言咒语(口)、手结印契(身)和心作观想(意)三密相结合的修行方式。藏传佛教四部密法俱全,但藏传佛教独有的密法是无上密,所谓即身成佛之法也只在无上密中才有。

密教说人体是宇宙的缩影,强调世界万物分阴阳,互相依存。金刚乘是指无上瑜伽部的通称,称为时轮金刚乘。在金刚乘的修行中,任何有形的、形而下的事物,都被视为觉悟之阳性能量,而任何虚幻、形而上的,则被视为觉悟之阴性能量,为了将此二者形象化。在金刚乘的某些佛像彩绘或塑像(欢喜佛)中,有时也可以看到男身本尊育女身本尊作拥抱的双身相,这些双身本尊的形象乃是开悟之阴阳两种能量的象徵,许多人却很容易因此误解它的意义。男女双修是表法,并不是在欲念或实际的男女行为中修持。这种修法具有高难度和危险性,出家人依戒律不可以修男女双修,在家人很少能真正接受到并且修男女双修,在台湾有多宗骗子假借密宗之名骗财骗色的事件。

三、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是由印度传入的密教,大乘佛教与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相结合的产物。开始于松赞干布时期,当时赞普松赞干布与唐朝文成公主及尼泊尔尺尊公主联姻,文成公主从大唐带了释尊十二岁等身佛像至吐蕃,并建立小昭寺;尺尊公主则携带了释尊八岁等身佛像,建立大昭寺。于此开启吐蕃寺庙的兴建及佛法的流传。印度高僧莲花生是一位精通密咒的大宗师,来到吐蕃之后,示现多种神通、降伏许多魔障,并传下大量珍贵的密法,开创了西藏密宗法扬的大道。西藏不仅从印度迎请多位译师入蕃译经,也派遣藏族才俊前往印度学习教典及翻译。如此,不但保存了大量的印度佛经,亦将佛教推向吐蕃宗教中的最高位,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纪,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教。15世纪初,宗喀巴及其弟子等创立格鲁派。下传达 赖、班禅两大系,为现今藏地盛行的一大密宗教派。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841年,吐蕃朗达玛被拥戴即赞普位后,禁止佛教在吐蕃境内流传,史称“佛苯之争”。经过此次禁佛运动,至一百多年(838~978)后,佛教才从多康地区重新传入西藏,开始了后弘期。(佛教在历史上有法难时期,基督教也是一样,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

藏传佛教主要分为四大派别:格鲁派、萨迦派、宁玛派及噶举派。这四大派别因其服饰及建物之特色而常被称为「黄教」、「花教」、「红教」及「白教」。

松赞干布、莲花生

晒佛节

自古以来,藏族人民就有一个传统的节日,那就是晒佛节。不同的地方举行的时间各有不同。届时,各地寺庙将寺内珍藏的著称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取出,或展示于寺庙附近晒佛台,或山坡,或巨岩的石壁之上。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大全》小说在线阅读_第50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皇侠圣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大全第50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