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讲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佛法,把无量的行为归纳为三大类(身口意):一、是身体所造作的身业行为。二、是言语所造作的口业行为。三、是心所想的意业行为。这些行为的修正,是要以心为主。释迦牟尼说佛法有八万四千个法门(修行的方法),这些法门都是为适应众生的根器,为对治众生的烦恼而创设的。如果没有众生也就不需要有佛法了。佛法传世逾二千五百余年,能适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众生,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一个人要想成佛,他除了具备聪明智慧之外,还要有广大的誓愿悲心去普渡众生。要以这两种‘悲’和‘智’交互运用,相辅相成,做到彻底、圆满的境地才能成佛。佛法像浩瀚的江海,它能容纳地球上的一切大小河川。所以佛经上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啊!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派人去西域,迎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并且带来了许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马驼回首都洛阳,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也就是现在的白马寺。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作为佛教传入之年。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佛教到了中国之后,经过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所以中国佛教,是外来文化和中国自身文化的融合。
一般人认为的佛教是和尚出家、削发剃度、看破红尘、撞钟念经……又或者为求现实利益、死后安乐、消灾祈福而供菩萨、佛。活着的时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许愿;死了之后,由亲属请了出家的僧尼,为之诵经超度。其实佛法的内容和学佛的根本精神并不是如此肤浅的认识。佛法,时间上讲的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空间上讲的是现实生活直至无尽世界。佛学是透彻、完整、精辟揭示宇宙、生命真相的学问。宇宙的精华是生命,生命的精华是人,人的精华是智能,佛学的核心就是大智慧。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是国际间最具权威的百科全书,其指出:“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着佛经的正确。”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 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它将是一种超越人格化神,远离一切教条和神学的宗教。这种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统一体,必定是建立在由对事物的无论是精神还是自然的实践与体验而产生的宗教观念之上的。佛教符合这种特征。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佛学是一切真正科学的原动力。
原文如下: “The religion of thefuture will be acosmic religion.“Buddhism has thecharacteristics ofwhat would be expected in a cosmicreligion for thefuture: it transcends a personal God, avoidsdogmas and theology; it covers both thenatural & spiritual,and it is based on areligious sense aspir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all things, natural and spiritual, meaningful unity. Buddhism answers this description. If there is anyreligion that would cope with modern scientific needs, it would be Buddhism.“- Albert Einstein[1954, from AlbertEinstein:The HumanSide, edited by Helen Dukas and Banesh Hoffman, 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出自1954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Albert Einstein:The Human Side》
科学研究验证佛学所说的正确性
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设有佛学系、禅堂。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也成立了佛学社。
中国物理学家黄念祖,半生注释佛经,著有《大乘无量寿经解》等。
中国电学家王季同,著有《佛法与科学的比较研究》。
科学家尤智表,曾就读于哈佛大学,任浙江大学教授,著有《一个科学工作者研究佛经的报告》,宣称佛学高于科学。日本科学家松下真一,著有《法华经与核子物理学》。
「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佛观一钵水,中有八万四千虫。佛陀时代是没有显微镜的,佛陀、阿罗汉们用天眼就可以看到一钵水中有无量的微生物。微生物在佛经中被称作户虫、太末虫等。
显微镜下把人的手不断放大:
佛经上说,三千大千世界有十万万个太阳。现在用天文望远镜证明天空里所有密集的恒星,一个个都是太阳系。
显微镜下把人的手放大到10的-4、-5、-6次方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