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点化三峰修道
袁三峰俗名守道,号三峰,道名明发,西宁傅家寨人,25岁出家,是道教龙门派传人,1953年羽化,仙寿103岁。他对道教丹法、法术有高深研究,在书画、武术等方面均造诣颇深,是西元山道教史上又一位尊师。三峰幼年时父母双亡,八岁时被卖到一财主家当童工。青年时期,财主派他跟随伙计赶驴马押运货物,往返于湟源、湟中、贵德、平安和兰州等地。一次,他和三个伙计到湟中塔尔寺地界办完事并购了转卖货物准备返回时已近半夜,刚走出十余里,突然被一伙拦路打劫者将货物抢劫一空。他对伙计们说:“你们回去免不了要遭毒打,甚至会丢了性命,现在就各自逃命去吧!”伙计问他怎么办?他说:“我最多挨顿毒打,可能还会让我干活的。”说罢便朝西宁走去。
当时,在南朔山修炼的有一位姓蔡的高道,人们只知其姓不知其名,也不知他何时出家,修道几载,仙寿几何,却知他是龙门派传人。他很少接触俗人,就是慕道者有缘之辈也只能见得一半次,问他修道的秘诀及他本人的一些事时,他只是微微摇头而已。看他鬓、髯、眉、发皆白而脸色如童的样子,就知他道行高深。原来,他在山中不记春秋,苦修大丹,已得道祖真传,修成活神仙,只是尚未找到下一代传人,故而没有脱壳升天。有天晚上,蔡道正静坐修炼,忽见一仙人踩云徐徐而来,他急忙上前叩头顶礼,只听那仙人开口道:“你弟子有难,快去度他上山。”蔡道闻听,问那仙人:“敢问祖师是那位?”“吾乃西元山苏真人也。”蔡道这才抬头还想问些什么,但苏真人早已驾祥云离去了。蔡道朝空中叩了三头之后,掐指一算,果然如此。他不敢怠慢,借土遁向塔尔寺方向奔去。
三峰步履蹒跚走着,心想如何向财主交差之事。突然听到前面有痛苦的呻吟声,他三步并作两步,近前一看,是个老头,直挺挺地躺在大路中间,不住地呻吟。三峰蹲下身子问老人:“你老人家怎么了,是不是害病了?”老头摇摇头,吃力地抬起了一只手指指嘴又指指肚子。三峰明白了老人的意思,赶紧取下腰袋倒出所有的干粮,打开随身带的水壶,给了老头,老头示意他行动不便,三峰便小心用一只胳膊托起,另一只手给老头喂馍、灌水。老头吃饱喝足,又示意他冷得很,三峰毫不迟疑脱下自己的衣服向老头身上披去,正当他的手接触到老人的身体时,猛觉得这老头像一团火,刚要发问时,只听老头“哈哈哈”一笑说:“真乃吾徒也。”接着站起身来,摇身一变,现出本相,却是一位道貌岸然的老道。就是在深夜也能依稀看见他那高高挽起的发髻,银色的长髯和胡须,飘洒宽敞的道袍和白色的金刚袜子。三峰诧异非常,慌忙跪地边叩头边问老道:“俗子不知,何时冲撞了大仙?”蔡道又是哈哈一笑说:“我是来度你上山的,是考验你,你肯跟我一起上山修道吗?”三峰一听恍然大悟。情不自禁说:“俗子早想脱离尘寰,修清净无为之道,苦于无门可投,无师指点,若仙师不嫌我粗俗,真是我天大的洪福。”说完嘣、嘣、嘣叩了三个响头。“好,起来,闭上你的双目,我这就带你上山去修炼。”三峰闭上双眼,蔡道施法带他上了西元山。上山后,蔡道邀请几位道友,在张真人殿中作道场举行了仪式,正式收三峰为徒,取法名为明发,为道教龙门派传人。自此,袁明发在蔡道的指点传授下,不计寒暑,勤修苦炼,终于修成真道。
仙衣化蝶
广东罗浮山,是道教的洞天福地。山中文物古迹,星罗棋布。“蝴蝶洞”为罗浮山十八洞天之一,洞内野藤缠蔓,溪水潺潺,洞外树木葱笼,花草飘香,每年春夏之交,洞内洞外,大小彩蝶,成千上万,翩翩飞舞,溢光泛彩,缤纷迷目。
葛洪,晋武帝时出生于江苏句容一个士族家庭之中,他自幼聪明好学,素性寡欲,不好名利,唯慕神仙。十三岁时父亲病故,家境日益贫寒,但他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贫寒而放弃学习,常常徒步到各处借读书籍,亲自砍柴卖柴,以买纸笔,夜间以柴火照明,读写抄录,极为刻苦,有时为了借读书籍或求教问题,不惜跋山涉水,不达目的不罢休,从十六岁时,便开始读阅《孝经》、《论语》、《诗经》、《易经》等儒家经典,后逐以博学而知名,兼有文才武略。
晋惠帝太安年间,曾被邀任为将军都尉,因作战有功,被封为伏波将军。但他不以高官厚禄为乐,唯好神仙导养之法,曾辗转到河南洛阳一带去搜集炼丹制药方面的方术和书籍,并随伯祖父葛玄的弟子郑隐学习炼丹之术。“八王之乱”时,为避大乱,葛洪应新任广州刺史嵇含的聘请停留广州,深感功名富贵似烟云,荣位势利如寄客,便拜南海太守鲍靓为师,学习炼丹之术.葛洪天资聪明,德才兼备,颇受鲍靓的器重,鲍靓便将女儿鲍姑许配于他。葛洪与鲍姑志同道合,俩人常常一起采集草药,炼制丹药,广为附近的百姓治疗疾病,解除痛苦。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如此在广州生活了多年,后与鲍姑回到故乡江苏句容。晋元帝司马睿登位时,任葛洪为丞相,赐爵关中候,晋成帝即位后,葛洪被任为谘议参军等职,但他推辞不就,闻听五岭以南地区出产丹砂,遂求为句漏(今广西北流)令,后被答允,乃偕鲍姑及子侄同行至广州,被广州刺史邓岳挽留,后隐居罗浮山之中。葛洪在罗浮山中创建茅庵,修道炼丹,研读道书,着书立说,采集药草,济世救人,深受罗浮山民的尊敬和爱戴。
一日,葛洪把众弟子招集在一起,将自己多年来炼丹修道而总结的经验和方法及几部著作传授给了他们,数日后又给广州刺邓岳写信说他要马上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寻找师父,邓岳接到葛洪的来信之后,马不停蹄地来到罗浮山中与他相见,可是当邓岳来到罗浮山中之时,却见葛洪沐浴薰香之后,衣冠整洁的走出庵门,来到朱明洞旁的朝斗坛上,手仗宝剑,口诵真经,席地盘坐,时至日中,仙化而去。葛洪虽已仙化,但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轻如空衣.当罗浮山中的黎民百姓闻知葛洪仙逝的消息之后,纷纷前来悼念,只见葛洪遗留下来的道袍,顿时化成碎片,忽然间变成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彩色蝴蝶盘旋而起,彷佛是在向前来悼念的人们致意,最后这些五彩缤纷的蝴蝶聚集于云峰岩下的一个天然石洞之中,后来人们就将此洞称为“蝴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