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据说张三丰在武当山修道时,常坐在五棵古树下,然而“猛兽不噬,鸷鸟不搏”,他登山时轻捷如飞,隆冬常卧在雪中,鼾声如雷。人们都感到惊异,认为他是奇人。但过了一段时间,张三丰又飘然而去,后来在陕西宝鸡的金台观逗留了不少时间,据说张三丰(也名三峰)的名号就是见到宝鸡山三峰挺秀而来的,金台观现存《张三丰遗迹记》一碑,为明朝时陕西参政知事、吏部右待朗张用浣所立,上面说他父亲张朝用十三岁那年在观内读书,云游至此的张三丰和他父亲聊起了家常,张朝用说他父亲叫张维,为避战乱才举家迁入宝鸡。

张三丰听后深有感触地说,当年云游柘城时就认识你先祖张荣并与你家有交往,你祖上叫张毅的是你什么人?张朝用说,那正是我爷爷。张三丰说:唉,我认得他时他还是个童子。看来张三丰比这个立碑的张大官人的曾祖父高了一辈还多。确实,张三丰的长寿是非常有名的,有史可考的张三丰活动时期,跨度也要有上百年,所以和世上的人论起辈份来,那是谁也比不上他的。

张三丰在宝鸡时,据说曾“死”过一回。《明史》和《微异录》记载有一天,他对门人杨轨山说:“我命数已尽,归天有期。”遂留颂辞而死。轨山和人们用棺材盛殓了他后正要下葬,却听得棺材里有活动的声音,开棺一看,张三丰又乐呵呵地爬出来了,惊得众人有的哭,有的叫,有的目瞪口呆,都以为闹鬼炸了尸呢。是张三丰和大伙开玩笑,还是张三丰想离开人间,却又发现那样不好玩而回心转意了?有人解释说是,道家功夫练到极深的时候,元神可以离开躯壳。张三丰死后复活,又到四川游玩,其中见了蜀献王——朱元璋第十一子名叫朱椿,朱椿对张三丰十分崇敬钦佩,他写过一首诗名叫《题张神仙像》曰:奇骨森立,美髯戟张。距重阳兮未远,步虚靖之遗芳。飘飘乎神仙之气,皎皎乎冰雪之肠……朱椿的诗虽然不是很出色,但对于张三丰的景仰之情还是很真诚的,据说他得到张三丰的指点,对道家的真义有所领悟,后来躲过了政治上的灾祸。

三丰当初的行踪在北方,出没于北京、太原、西安一带,在终南山,宝鸡停留尤长。后来南下至湖北武当山炼丹修道,在玉虚宫前结庵,最终炼成“九转金丹”。张三丰一生漫游天下,行踪莫测,号称「隐仙」。明洪武二十四年朱元漳派使者四方寻访他,竟毫无踪影。明成祖大修武当山, 使三丰曾说武当山「异日必大兴」的预言应验,专门为张三丰修建“遇真宫”,并建真仙殿,殿中供奉张三丰的铜铸安金像。身穿道袍,头戴斗笠,脚穿草鞋,神态飘逸,一到仙风道骨。明英宗封其为“通微显化真人”,宪宗封其为「韬光尚志真仙」。天启三 年熹宗称三丰降坛显灵,封其为「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称曾遇张三丰传道之说直到清代仍时有所闻,甚至有人相信张三丰一直活着,他长生不老,始终逗留人间。

张三丰在《大道论》中说:「儒也者行道济世者也,佛也者悟道觉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也。」他主张修道就是修「阴、阳、性命」之道,主张「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

三茅真君

指的是三位真君,即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和三茅君茅衷。三茅真君原来是出生在咸阳南关的三兄弟。茅盈十八岁时就弃家赴北岳恒山读老子书及《易》经,服饵内修积六年,后面见西王母,受玉佩金铛之道、太极玄真之经,四十九岁时学成得道而归。茅固,汉景帝时举孝廉,累迁至武威太守 。茅衷,汉宣帝时迁洛阳令,后拜为五更大夫、西河太守。茅盈飞昇后,两兄弟均弃官还家,求兄于东山。茅盈乃授以延年不死之法。两兄弟修道三年 ,佩服九转还丹后,亦飞昇成仙。茅氏三真得道后,来句容之句曲山(今江苏),掌管此山,故句曲山后名茅山。宋太宗和宋真宗、徽宗、理宗等屡有加封 。总称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以司命、保命、定禄为名,亦以司命、定禄为职。茅盈治宫在赤城玉洞之府,有玉童玉女各四十人,出入太微,受事太极,总括东岳,司命司禄 。中茅君和三茅君仅为地仙。中茅君治茅山,兼统地真。三茅君治良常之山,总括岱宗,领生记生,位为地仙九宫之英,劝教童蒙,教训女官,授诸妙灵 ,莅治百鬼,镇阴宫之门。

公元前82年,六十开外的茅盈来句曲山,在山中采药,济世救人,在洞中潜心修炼,得道成仙。元《茅山志》记载:有一天,王君接到仙书,朝见西王母,携茅盈同往,驾起双龙神车,飞往白玉龟山,在青琳宫见西王母。得道后,一次茅盈回乡对父亲说,我已受圣师符箓,无时不有天丁天兵在守护,千万不可打我。否则,三官大帝考察到了,将会受到惩戒。其父不解其意,正欲举手杖打茅盈,哪知手杖已摧折,段段飞扬,穿柱陷壁。后茅盈又将一位溺水之人掘地挖棺,三日能语,在世活了90岁。

凡人也可以通过修道成为神仙而长生不老,这使茅盈的两个兄弟皆视荣华富贵如敝屣,弃官不做,追寻茅盈千里迢迢来到句曲山,最终都如愿以偿飞升上清。道教是一个多神结构的宗教奉祀庞大的神团系统,在实际的朝觐中,那些颇显亲近的地方神灵,更加受到当地民众虔诚的膜拜,茅山供奉“三茅真君”就是一个例子。茅山道士很有名,所从事的活动内容十分庞杂,有坛蘸、布道、符箓、禁咒、占卜、祈雨、圆梦、躯疫、祀神等。布起道来好像玄机无限,显得十分深奥莫测,让人摸不着边际。

茅山道士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可以娶妻生子。茅山道教是正一道符箓派,茅山是正一派道教的主要道场。全真派的道士出家,在宫观内过丛林生活,不食荤,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主张性命双修,以修真养性为正道;正一派道士一般有家室,不忌荤,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比如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大全》小说在线阅读_第46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皇侠圣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大全第46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