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极大帝
五方五帝其作用,系按五行,佈序于四方,运行于四时,而化育万物。然道书以元始开辟天地,奚止五亿之多?因虚空无尽,广无边际,故须按立四极,而为统制。乃有北曰北极,以紫微大帝主之,综御万星,南曰南极,以长生大帝主之,综御万灵。西曰太极,以天皇大帝主之,综御万神。东曰东极,以青华大帝主之,综御万类。按此四极大帝,係辅佐昊天玉皇上帝,以统御万天也。此皆先天「太极界」之神,为「天道」与「神道」组织系统之纲维也。
北极大帝
北极紫微一曰紫微垣。据晋书天文志云:「北极五星,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又尔雅释天云:「北极谓之北辰」。观象玩占云:「北极星在紫微宫中,一曰北辰,天之最尊星也。其纽星天之枢也。天运无穷,三光迭耀,而极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因是,北极紫微大帝为万星帝主也。北极紫微大帝万星之主,掌理人间祸福善恶,前因后果富贵贫贱,生死时间,无不由之而予夺焉。凡一切星球人民,皆归其总治,即中界之主宰也,然犹仰承玉帝之命令施行,不敢自尊。
天皇大帝
西方曰太极,由天皇大帝主之。接晋书天文志云:「勾陈宫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宝,主御群灵,执万神图」。故天皇大帝综御万神也。
南极大帝
南极长生大帝,即俗称南极星君也。史记天官书:「狼比有大星,曰南极老人」,又观象玩占云:「南极老人星主寿考」正义云: 「角亢在辰为寿星,三月之时,万物始生,建于春气,布养各尽其性,不罹灾天,故寿」。俗以为寿星明现,天下理安。若备醴祭告,可得福享寿,故南极曰长生大帝,而总御万灵也。
青华大帝
青华大帝居于东极,即道称: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上帝。盖系东华帝君之化身。按汉书郊祀志曰:「天神贵者太乙」。楚辞九歌以:太乙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曰东皇」。因青华大帝誓愿救度众生,故名救苦而综御万类也。太乙救苦天尊的形象是:天尊头戴冕旒,身着朝服,"妙道真身,紫金瑞相",端坐于七宝芳骞林中之九色莲花宝座,周围有九头青狮子口吐焰,簇拥宝座。天尊天上环绕九色神光,放射万丈光芒。众多仙真、力士、金刚、神王、金童、玉女侍卫身旁。
太乙救苦天尊
从前有一种十分流行的说法:这个世界分为三个空间,即天间.人间和阳间。天间是玉皇大帝和佛租为首的神佛们的乐园,人间世俗中成仙得道、修行到家者也能上去。但世俗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这种福气,死后都得去阴间报到。人一旦堕人了阴间地狱,尤其是十八层地狱,永世都不得超生。为了救度地狱中受苦受难的众生,佛道两教专门配置了两位尊神主管教化,使之脱离苦海。佛门中有地藏王菩萨,而在道教里,则是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是拯救受苦受难之人,超度地狱鬼魂的最尊贵的天神。太乙救苦天尊是由古代道家名词“太一”演变而来的。“太一”本指形成天地方物的元气,“太一”,元祖也。养之不穷,用之不竭,能生万物,乃气之祖宗,造化之基也。被称为“太一”的元气是先天地万物而存在的宇宙本源,是道家、道教最根本的信仰"道"。
古代人们将"道"的别称“太一”尊为天神,并用太一神名命名星辰。太一星属紫微垣,在紫微宫门外,天乙星南,今天龙座内,是一颗恆挂中天,永远闪烁的亮星。古人认为,有其星必有其神。居住在太一星的神灵自然是太一神。这样,由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生、无灭、无始、无终的元气"道"演化而来的至大、至空、至虚、至玄,概念抽象,形象模煳的元气之神“太一”神便成了直观的、易于想象的、便于供奉的太一星神。道教创立后,太一信仰即被道教吸收,并尊称其为"太乙救苦天尊".将其纳入道界诸神体系,他都在玉清境,得策名学道,号令群真。
永乐宫壁画:东极青华太乙救苦天尊及诸仙尊(局部)
时间之神--四值功曹
四值功曹是道教所信奉的几位时间之神,他们分别掌管着年、月、日、时四种时间。 "功曹"本来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不大的官职,后来就被运用到道教的神话中,作为玉皇大帝的下属。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记录人和神的功绩,同时也是守护神。根据道家的说法,道士们所有的祈祷文在焚烧后,就是由他们呈送给各位大神的。所以,在各种道教仪式和宗教场合中,他们都是重要的人物。
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是道教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在普通百姓中的影响很大,现今人们对他的认识就是一位白发苍苍、表情慈祥的老人,他忠厚善良,主要职务是玉皇大帝的特使,负责传达各种命令,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他也是一种自然物的神格化。在古代,人们把天上的金星称为太白,又叫太白星。因为它是太阳系中第二颗接近太阳、又是最接近地球的星星,所以人们很容易对它发生兴趣。 起初,太白星被人们神格化后,把他描述为女性形象,根据早期道教经典的描绘,这位女神穿着黄色的衣服,头上戴着鸡冠那样的帽子,手里抱着一种叫琵琶的乐器。但到了明朝以后,由于着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广泛流传,而该着作中的太白金星是一位老年男性神,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接受了这一事实,因此他本来的神仙面目却被忘记了。
关圣帝君
是中国最有名的神之一,不但在民间受到崇拜,在宗教中也被纳入了信仰体系,而且他还得到了中国几代朝廷政府最大限度的敬拜。从文化的意义说,他几乎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团体象征。
他生于山西省,曾经是很有名的战将,后来被杀害。但是他死后影响却越来越大。作为神他被各种宗教吸收,官方也不断授予他各种称号。在民间他被称为"关帝爷";儒家称他为"山西夫子",与孔子并列;官方称他为"伏魔大帝",为他建立了无数的神庙,把他看作民族英雄。过去几乎中国的每个村庄都建有关帝庙;道教中他被尊为"协天大帝",几乎与最高神并列;甚至在来自外国的佛教中,他都被当作一位重要的神,称他为"盖天古佛",在寺院建筑中,有他的画像,有时还称他为菩萨。
道书以羽自玉泉显圣之后,遇铁砵真人,立法为地祇上将。后因三十代天师虚靖真人,命其斩蛟。宋崇甯中,封为崇惠真君,旋加封为武安王。明万历中晋封为协天护国大帝,后又封为伏魔大帝。历朝皆有封谥,常于世上飞鸾降笔,觉世济人,屡显灵异,立庙崇祀者遍于全国,而香火日隆。世乃尊为武圣帝君,又称为文衡圣帝,道称昭明翊圣天尊。他还被看作是预防灾难之神、平安之神、地狱之神、天堂守护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