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老君台神迹

家住西关办事处民主二街七十七岁的罗永年老人讲:1938年农历的5月初4上午,一队日本兵从鹿邑城东四公里远的太清营子寨向西攻打县城,他们把75毫米的过山炮架在距城东二里玉妃墓上,一个日本兵指挥官,拿起望远镜往县里张望,看到古柏森森状似碉堡的老君台时,误以为是抗战工事,立即指挥向其开炮,12枚炮弹打完。可一发也没有爆炸,日军攻进县城一看,原来炮轰的是太上老君的升仙台。“(老君爷)大大地显灵了,大大地显灵了。”日军赶紧过去磕头。当时的那位日本兵指挥官,叫梅川太郎。在1988年《鹿邑县文史资料》中收录了梅川太朗在台湾报纸发表的一篇《“七七”五十周年的省思--一个日本兵在中国的写真》,文中记录了他当时攻打老君台的情况,印证了罗永年老人所讲故事是真实的。

当年的罗永年老人才8岁,正上私塾。他记得非常清楚,第二年,2月15日老君爷寿日私塾先生说,今天上午我们去老君台上看,还要把日本兵的炮弹抬下来埋掉。同学们分头回家,有拿粪筐的,有拿抓钩的,硬是把炮弹一个个抬下来,当时他数了一数共12枚。罗永年老人言之凿凿,不容置疑。抬下来的炮弹就埋在老君台东南角台体眼前,说着,罗永年老人隔着施工隔离网指了指掩埋炮弹的地方。

某一日,一个年过七旬的日本老者专程找到老君台,在圆柱形的砖砌台墙下跪倒,连连忏悔谢罪。他公开了自己的身份,他就是当年用榴弹炮轰击老君台的炮手。作为榴弹炮手,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射了多少枚炮弹,炸死了多少生灵,炸毁了多少房屋,他也许已经忘记,然而发射到老子升天的老君台上一颗都未炸未响的榴弹炮炮弹,压在了他的心头。他向有关人员毫不含煳地说,一共发射了13颗榴弹炮炮弹,一颗都未响未炸。他说这话之前,在老君台发现并找到了12颗未炸响的炮弹,后来果然又找到1颗,可见这个炮手的记性。现在,这13颗未炸响的榴弹炮炮弹,就展示在老君台。

老君台上的大殿东山墙上的弹痕(白色痕迹是已修补过)及柏树上的弹痕。

靠近隔离网,与三块巨大石碑并排的还有一根乳白色的方柱,四周交替写有中日两种文字:“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罗永年老人说:“这根方柱也是当年炮轰老君台的日本老兵1996年从东京运来的。”

侵华日军老兵向鹿邑人民表示忏悔的“谢罪碑” 。该碑立于1997年9月19日,是1938年侵华日军炮兵梅川太郎等人所立,当年日军向老君台打13发炮弹均没爆炸。为向鹿邑人民表示忏悔,祝愿全人类和平,特立此碑。

鹿邑太清宫

太清宫,位于周口市鹿邑县城东,是老子的诞生地,也是祭祀老子的祠庙,在唐代时,被奉为皇家祖庙。现属于全真道。

太清宫建于东汉,始名老子庙。汉桓帝两次派大臣到鹿邑朝拜老子建老子祠,并立老子祠碑。此后,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典籍中都有皇帝亲谒或派大臣拜谒的记载。特别是唐朝帝王,对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称是老子后裔,尊老子为圣祖,以老子庙为家庙。唐高祖李渊封老子为始祖,大兴土木建造宫阙殿字如帝者居。高宗李治幸老君庙,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创建祠堂,称紫极宫。武后武则天追封李母为先天太后,扩建李母庙为洞霄宫,俗称后宫,其规模相当宏大。唐玄宗李隆基曾两度亲渴老子庙,加封老子为高上大道,金阙天皇大帝,亲为《道德经》作注,御笔全文镑立《道德经注》碑一通。天宝二年李隆基下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相传,当时前宫祭祀老子,后宫祭祀李母。两宫相距一里,中间隔有一河,曰清静河,河上有桥,桥曰会仙桥。前宫住道士,后宫住道姑。两宫相商事宜,则以云牌传示,不允私自来往,其规矩之严犹如皇宫。前宫午门耸立,御道直坦,院内以太极殿为中心,周围有七元殿、五岳殿、南斗殿、虚无殿、清静阁,将太极殿环抱其中。唐王室将太清宫奉为家庙,所以其建筑风格颇类长安王宫。占地八顷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楼台殿阁六百余间,其气势宏伟壮观,建造精致华丽,金碧辉煌。

宋帝好道:宋真宗赵恒自称道君皇帝,拨国库银重建太清宫,规模比唐时更大,并于宋大中祥符七年亲率群臣朝拜太清宫,册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立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碑、会真桥记等碑刻。在这期间,太清宫盛极,来往不绝的不仅有达官贵人,骚人墨客也常来此流连驻足。谢灵运、李白、杜甫、苏辙、范仲淹、欧阳修等都曾在这里留下尊老崇道的珍贵诗篇。此时的太清宫名声远扬。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大全》小说在线阅读_第44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皇侠圣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大全第44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