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一章、 宗教哲学

第一节、 道教

道教的由来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也是在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宗教。来自于大约公元前8世纪左右的一种神仙信仰和各种方术。后人认为它的思想来源是古代着名哲学家老子和庄子等人的哲学,后来该教就以他们的着作作为经典,并且以老子为始祖,以三清为最高神,同时又尊奉其他的很多神。道教的真正形成是在公元2世纪,即东汉时期。当时有个叫张道陵的人在四川创立了五斗米道,开始有了初期的组织。稍后,另一位叫张角的人在河北创立了太平道。在实践上,道教继承了先秦时期士,神仙的修炼经验和成果。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概括起来有:道教宇宙观,道教人生观,道教哲学,道教神学,道功道术,斋醮仪范,医学养生,阴阳风水,命相预测,道场法事,道教武术,道教音乐等十二个方面。在流传和发展过程中,道教又不断分裂出各种派别,遍布于中国各地。道教主要流传于汉族的民众之中,在一些少数民族如白、壮、纳西等族中也有流传。中国以外的地区,如朝鲜、 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地也有信此教者。 道教基本教义体现在修炼之中, 追求长生不老, 肉身成仙.道教的经籍总集称《道藏》, 除道教经书外, 还收集了诸子百家、医学、炼丹、生物、武术、保健及天文地理等古代文献,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不仅仅有丰富的经籍,精深的教义,而且有不少壮丽宏伟的宫观,散布于中国的许多名山和城市。道教还有"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都是传说中仙人居住游憩的地方。世人都认为这些地方能够通到天上,祥瑞多福。道教中称修行的人为"道士",许多修行的道士都喜欢在深山幽静的地方居住,所以流传下来许多有"仙迹"传说的地方。后人因而在这些地方兴建宫观,期望能功成圆满。

《道德经》

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相传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所着,所以《道德经》就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着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其实,该经典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着作之一,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经》从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阐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着作。 老子所描述的"道",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明他的宇宙观,也包括人生哲学和修养方法的原理。他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德"的基本内涵,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即具体体现。 老子对"道"与"德"的描述,是从立体面的多层次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种种内涵。

道教在民间的流传

道教自公元2世纪兴起后,在中国流传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通常为上层社会所青睐。它的许多领袖,也能够得到朝廷的尊崇。公元12世纪以后,由于道教自身的原因以及政府对道教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加之其它宗教的复兴,道教开始衰落。道教在政府中的地位下降后,开始向民间社会发展,它利用其中的巫术色彩,扩大在民间的影响。明朝以后,道教在民间的影响越来越大。

道教与社会伦理

道教的伦理主要是与长生不老联系在一起的。道教对它的信徒们宣传,要想长生不老,就要很好地遵守社会伦理。每个人都要积德行善,多做好事,遵守各种社会规范。在各种经典中,道教强调,人首先要不做坏事,帮助他人,还要忘却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同时,道教还提出人如果做了坏事,就会减少寿命,过早地死去。道教的这一系列理论,是正宗的中国式的伦理观,从效果看,它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道教与医学

由于中国道教的主要宗旨是长生不老,所以它特别重视医术。道教的医术包括许多内容,有养生术、治病的方法,还有对药物的研究,有科学的医药方法,也有带巫术色彩的咒语、符水等理论。为了达到长生的目的,道家对医术的研究是非常全面的。一般可以把这些成果归结为五种途径,即辟谷、服饵、调息、导引、房中。道家试图通过多吃药物,少吃食物来增加寿命。所用的药物,用草药、金属矿石等材料配置而成,有的做成药丸,有的做成冲剂("散"),再伴随一些蜂蜜或酒喝下 去。在道教的很多典籍中,都记载了很多这样的配方,并把它们分为几个等级。但是,在制造药物的材料中,一般都含有硫化水银等剧毒成分,如果配置不合理,人喝了以后,就会中毒死去。对后世来说,它的意义是体现在化学方面的。在道教医学中,更有价值的是它的健身术,最著名的就是流行于全世界的太极拳。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大全》小说在线阅读_第43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皇侠圣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大全第43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