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寒食节

有禁火、吃冷食、插柳、赐宴、赏花、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等许多活动。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 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食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个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多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他就是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汉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 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寒食节这天,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清明

有扫墓、踏青、插柳、戴柳条帽、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

插柳戴柳

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认为柳有辟邪的功用而插柳戴柳。

端午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的风俗有吃粽子,划龙舟,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又用菖蒲、艾叶、蒜头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或艾虎,佩戴于发际身旁,用以驱瘴。豆娘也叫艾人,是古时端午节江浙妇女的一种饰物,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插在妇女发髻,有驱邪辟疫作用。长命缕由五色丝结而成,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手臂,或挂于摇篮处。端午节也有佩戴香囊的习俗。香囊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逢成的,里面用中草药:白芷、川芎、甘松、芩草、排草等制成香料,持于胸前,香气扑鼻。

其一、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后,屈原眼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一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着般只,在江上来 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现在的粽子。

其二、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这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答应。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宰相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奸,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的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 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大全》小说在线阅读_第36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皇侠圣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大全第36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