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一章、 天文历法

第一节: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十二生肖、黄历与皇历

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两个小时。

纪年时每个地支对应一个属相,也叫生肖。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巳属蛇、午属马、未属羊、申属猴、酉属鸡、戌属狗、亥属猪。

十二生肖

黄历也叫皇历,历书必须经皇帝亲自审定后才能颁布并由官府印制,皇历记载农时节气、六十年甲子、十二生肖图、是日相冲宜忌等内容。

部分黄历词汇解释:

嫁娶:男娶女嫁,举行结婚大典的吉日。 动土:建筑时、第一次动起锄头挖土。

安床:指安置睡床卧铺之意。 开光:佛像塑成后、供奉上位之事。

纳采:缔结婚姻的仪式、受授聘金。 入殓:将尸体放入棺材之意。

移徙:指搬家迁移住所之意。解除:指冲洗清扫宅舍、解除灾厄等事。

破土:仅指埋葬用的破土、与一般建筑房屋的“动土”不同,即“破土”属阴宅,“动土”属阳宅也。

入宅:即迁入新宅。纳财:购屋产业、进货、收帐、收租、讨债、贷款、五谷入仓等。

修造:指阳宅之造与修理。移柩:行葬仪时、将棺木移出屋外之事。

拆卸:拆掉建筑物。订盟:订婚仪式的一种,俗称小聘(订)。

立卷:订立各种契约互相买卖之事。求嗣:指向神明祈求后嗣(子孙)之意。

安门:放置正门门框。起基:建筑时、第一次动起锄头挖土。

第二节、 传统节日:(节日风俗 节日典故)

古代主要传统节日: 元日、元宵、花朝、上巳、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冬至、腊八、小年、除夕。

元旦

古书上的元旦即农历新年。又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名称。

风俗有贴春联、贴窗花和贴“福”字,挂年画,燃放爆竹,拜年,蒸年糕派红包等。自秦汉以来,传统看法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

桃符

在很多年以前,在东海上有座古老的度朔山,山上有百鬼出没。神荼、郁垒两兄弟神通广大,善于降鬼。他们严格限制鬼的活动,每年岁尾站在一株大树下检阅百鬼,见有害人的凶鬼,就用一种特殊的、无法挣脱的“苇绳”将它捆起来,让专吃恶鬼的神虎充饥,为民除害。但是神荼和郁垒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尽除天下恶鬼。也不能保证每家每户的平安。于是黄帝向全国宣布了一道命令,新年前夕,家家户户都要用桃梗刻制神荼、郁垒像,除夕那天悬挂门前。同时,在大门上端悬挂苇索,二门上要画一只虎,用来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扰。到后来,人们嫌刻木人麻烦,就直接在桃木上画两个神像,题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于除夕下午挂在门两旁,以压邪祛鬼,这就是最初的桃符。

元宵

正月十五日元宵亦称为小正月、元夕、灯节或上元节。习俗有赏花灯、打灯谜、包饺子、团聚吃元宵、走百病和踩高跷等。

元宵最早叫“浮圆子”又叫“汤团”或“汤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还有黏高梁面、黄米面等。馅则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锦、豆沙、枣泥等。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燃灯

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赏灯

始于东汉明帝时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逐渐成为民间盛大的节日。

走百病

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老人、小孩或体弱多病者。在每年正月十六日这天夜里,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大全》小说在线阅读_第35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皇侠圣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大全第35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