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千寻塔
崇圣寺千寻塔建于公元九世纪,在大理属南诏国。是砖结构密檐塔,檐数多达16层,高58米,是密檐塔中檐数最多者,也是比例最为细高者。塔的造型与唐代其他密檐塔近似,即底层特高,上有多重密檐,全塔中部微凸,上部收分缓和,整体如梭,檐端连成极为柔和的弧线。但千寻塔各层塔檐中部微向下凹,角部微翘;塔底层东为塔门,西开一窗,以上各层依南北、东西方向交错设置券洞和券龛。千寻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鸟,传说用以镇压洱海中的龙妖水怪。在千寻塔的西面,南北对称有两座八角平面实心砖砌密檐式塔,二塔形象和大小相近,高度均约40米,大约建于宋代。
古塔一
古塔二
古塔三
道观
道观是道士修炼的地方,在什么地方修建道观和修道是紧密相连的。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认为“道”是“虚无之乐,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成的。大部分道观也同佛寺一样位于安静、空旷、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与世俗繁华隔绝,极力营造出道教中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境界。修道者在这样的环境清修,返璞归真,清心寡欲,自然集天地灵气于自身,成就仙风道骨,益寿延年。唐朝时,道教受到皇帝的尊崇,修建了非常多的道观。当时全国有将近一千九百座道观。其中规模巨大、或者由皇家兴建的,被称为“宫”。道教建筑在此时发展到了其顶峰时期,后来此类建筑便被统称为“宫观”。
唐以后的道观一般都是呈现坐北朝南、东西对称的格局。在南北中轴线上修建有山门、中庭、殿堂和寝殿等建筑,作为主体。而两边和后部还修有廊庑、旁房和花园、水池等。各种内部庭院多采用四合院形式。大多数道观内,都修建了数量不等的多座殿堂,以供奉各路道教神仙。主要的殿堂有三清殿、玉皇殿、三官殿、重阳殿、七真殿以及药王殿、关圣殿、灵官殿等。
北京白云观
白云观坐落在北京市西便门外.它是全国最著名的道教宫观,素有"道教全真第一丛林"之称.
白云观创建于唐玄宗开元年,到成吉思汗十九年,命道教全真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在太极宫掌管天下道教,广收弟子,开坛演戒,使这里发展为道教在北方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