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寺
龙山寺
龙山寺是台北第一名剎,位于台北西南,临淡水河,创建于清乾隆3年,是当地居民信仰、集会、大大小小事情的指挥中心。龙山寺结构呈回字形,在传统的寺庙中是很尊贵的布局。坐北朝南,自中轴由外而内是山门、庙埕、前殿、中庭、大殿后庭、后殿。殿前左右护龙,上有钟鼓楼,门壁梁柱极尽精雕细琢之美。分前、后及左右护龙围绕中殿而成,前殿有铜铸龙柱乙对,中殿龙柱多达数对,雕工极尽精细;寺内有珑石、青石、观音山石等,木雕亦甚巧妙,尤以正殿内藻井及神龛最为出色。
殿前有台湾独一无二的铸铜龙柱,屋檐下的木雕、彩绘,也都非常生动。尤其用来支撑屋顶的“网目斗拱”,是台湾寺庙的首创。大门左边的石雕窗上,雕有三国演义故事;右面则有一个八角竹节窗,上刻竹干,是“竹报平安”的意思。由于正门只在节庆祭典才打开,所以平时都从庙宇左边的门进入,右边的门出来。天井两旁还有钟楼和鼓楼,早上敲钟、晚上击鼓,来作为诵经、法会的提醒。从石阶上正殿,正殿四面有一道走廊,廊上的壁面、石柱都有精巧的石雕作品。
在第二次界大战中,龙山寺正殿曾被炮火击中,殿堂全毁,但殿内神像却丝毫无损,所以让信徒更加敬拜。后殿和左、右翼殿有很多的神佛像。“龙山寺是众神的聚会所”,就是说庙内可供奉的神佛非常多,号称主、副神约有一百多尊。
后殿共有天上圣母殿、文昌帝君殿、华陀厅、关圣帝君殿、月老厅,分别祀奉天上圣母、太阳星君、太阴星君、千里眼和顺风耳、水仙尊王、城隍爷、福德正神、文昌星君、文魁星君、紫阳夫子、华陀、月下老人和监名神君等众神明。鹿港龙山寺后殿. 木雕是种细致的艺术,它与石雕表现出来的浑厚美不同。
龙山寺
台湾的寺庙
寺的装饰一
寺的装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