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二张是1976年的乐山大佛的图片,一脸的不高兴;有的说是流泪。那年唐山大地震。

第三张是在2000年年5月3日,大佛的顶上出现了白色的光环——佛光,长达两个小时。佛光,这种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峨嵋才可见到的光晕现象,在海拔只有400米的地方出现,实数罕见。当时有许多游人都见到了此景。

弥勒大像佛光图

2002年5月6日乐山大佛佛光

2002年05月07日成都日报消息 乐山大佛再现千年难遇的“神秘光环”——佛光。昨日上午9时43分,经历了头一天的大雨淋漓,乐山大佛头顶天空出现了一圈五彩佛光,景区内上万名游客目睹了这一奇观。

昨日上午9时43分,乌云还未褪去的乐山大佛上空,突然出现日晕现象,刚刚升起的太阳四周闪现出一个直径约300米、内红外紫的五彩光环,色彩时明时暗。最先发现这一现象的一对情侣情不自禁地喊:“快看!那是啥?!”听见喊声的其他游客纷纷抬头仰望。一传十,十传百,正在大佛周围观光的游客争相目睹这一奇特景观。

光环开始围绕大佛运行移动,并逐渐向四周散发出五彩光芒。猛然回过神来的游客们突然尖叫:“佛光!是佛光!”一时间,人头攒动,游人们纷纷向大佛奔去。无数相机、摄像机不约而同地把镜头对准光环,“咔嚓、咔嚓……”,快门声不绝于耳,闪光灯不停闪烁,难得一见的佛光被凝固在镜头中。

11时许光环开始散发出耀眼强光,来自四海的游客无不赞叹这一天下奇观。不少人双手合十,闭目祈愿,纷纷庆幸大佛之旅带来的吉祥。中午时分佛光慢慢淡化、散去。整个佛光现象持续了3个多小时。

2008年10月3日某网友拍到的......!原文网址:

http://dzh.mop.com/mainFrame.jsp?url=http://dzh.mop.com/topic/readSub_8859770_0_0.html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永靖县西南35公里小积石山的大寺沟内。“炳灵”是藏语“十万佛”的音译,相当于汉语的“千佛山”、“万佛洞”。远在十六国时期,鲜卑族乞伏氏曾在枹罕建立西秦政权,统治达47年之久。石窟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以下寺最为壮观。它们分布在长200米,高60米的悬崖上。炳灵寺石窟现存窟龛196个,石雕像694身,泥塑 82身,壁画900多平方米。最大的唐代弥勒坐佛高达27米,最小的雕像高10厘米。其中,西秦开凿的有2窟1龛,北魏开凿的有8窟25龛,北周的有2窟,隋代的2窟,唐代的有20窟113龛。唐代作品艺术成就最高,当时僧人达到3000多人。

炳灵寺石窟在承袭前代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外来佛教艺术,以崭新的姿态、简洁的手法,创造了生动的雕塑形象和绘画艺术。炳灵寺唐代窟龛造像风格与天龙山近似,都很强调健康丰腴的美,但也有它自己的特点:面型较长,颐丰唇厚,动态比较夸张,颈、腰、胯往往作明显的转折,雕刻刀法显得粗犷劲利。46、50窟的佛、菩萨造像都具有代表性。特别是5l窟一佛二菩萨并灾三尊像,这种配置实是一罕见例子,可以看出炳灵寺唐代遗像世俗化程度有超越其它石窟之处。这三尊像虽残,但面部造形的俊丽和躯体的合度也是属于高水平的。

窟龛造像和壁画以169号自然窟大坐佛以及崖面中所有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主体。169号窟古称唐述窟,高15米、深8米、宽 20米,为已知我国开凿最早、保存最好的洞窟。窟内有佛龛、石雕、石胎泥塑三类造型。171龛,位于石窟悬崖上,有唐代石胎泥塑的弥勒佛大坐像一尊,依山雕凿,高达27米,雄浑庄严。窟中西秦《文殊菩萨问疾图》,是我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一幅维诘经变图。原16号窟,现归位在石窟群对面睡佛殿内,长8.6 米的泥塑炳灵寺卧佛,是我国现存北魏时期的唯一一尊卧佛。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大全》小说在线阅读_第21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皇侠圣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大全第21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