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唐代著名高僧玄奘自幼喜爱下棋,家中收集有历代秘谱,他曾潜心研究,并能推陈出新。当时,有一位国手曾问他有关围棋的问题,他精辟地说道:“棋盘象征宇宙。天体由360部分组成,所以棋盘纵19道,横19道。棋盘共361目,那多出的1目就是天元,即黑星,意为‘太极’,表示宇宙的本体。361是古代日历全年的天数,四个角分别为春夏秋冬,白子和黑子分别表示白昼和黑夜。棋盘和棋子就这样象征着天地。”那位国手听到对围棋的这番新颖和透彻的解说,不由十分钦佩玄奘的学识。

吕后棋高一着

汉代宫中盛行围棋。每年的八月初四这一天,戚姬总要陪高祖刘邦下围棋。据说在这天下棋,赢家可以终年有福,输家可能遭疾病之灾。要免除灾难,只能取一缕髮丝,面朝北斗星,乞求它赐予长命百岁。这样的风俗可真有情趣。

话说这戚姬身材修长,气质高贵,在定陶与刘邦相遇,自此两人情投意合,成了一对誓同生死的烽火鸳鸯。戚姬的儿子叫如意,言谈举止都有刘邦的风范,刘邦对他十分钟爱,加上戚姬的枕边进言,刘邦元配吕后儿子刘盈的怯懦不讨刘邦喜欢,刘邦大有废掉刘盈,另立刘如意来继承自己衣钵的可能。这件事的态势在不断发展,吕后整天胆颤心惊,眼看戚姬先是夺走丈夫的爱,如今又要攫取太子的位置,一个是情仇,一个是政敌,她必须反击,但也必须小心翼翼。

汉代定鼎以来,千方百计想要罗致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来为治理国家出谋划策,但「商山四皓」听说刘邦不太重视儒生,言语之间又喜欢不干不淨地骂人,所以始终不肯应合。 所谓「商山四皓」就是商山之中的四位隐士,名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这四位饱学之士先后为避秦乱而结茅山林。商山在今陝西商县东南,林壑幽美,云蒸霞蔚,地势险峻,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据说商山四皓喜欢下围棋,《四皓弈棋图》是常见的画题。为了巩固儿子的太子地位,吕后求计于张良。四皓本来就是张良的道友,经过张良的穿针引线,刘邦都没有请动的「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和吕后的诚心感动,答应出山,作太子的宾客。经过这四位长者的教导及潜移默化,刘盈的修养和见识大有长进。

一天,宫中大排筵席,四位须发皆白的长者,肃立在太子刘盈身后,等到汉高祖得知他们就是「商山四皓」时,便知道太子已不可废。他知道连自己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都已成为太子的宾客,看来太子羽翼已成,当刘邦回到后宫把这一消息告诉戚姬时,戚姬立即泪流满面,戚姬为排谴心中的悲痛和不安,悲歌一曲,希望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得到保证,刘邦无言以对,也只能用一曲悲歌诉说无奈。 这次吕后在张良的帮助下,取得意外的胜利,连雄才大略的刘邦也一筹莫展。

围棋.谢安.淝水之战

谢安是当时着名的围棋爱好者。公元383年,苻坚亲率大兵百万侵犯晋国,打到淮肥时,京师震动。东晋朝廷大为震恐,临危授命谢安为征讨大都督,与姪儿谢玄一起前去迎敌。晋军只有八万,敌众我寡,军情火急。谢安受命后却一如往常,终日沉浸于琴棋诗酒之中。谢玄焦虑,入帐问计,谢安毫不在意地回了句 「我自有方略。」便再不言语。谢玄只好让将军张玄再去向他请计。谢安依然口不言兵,反而聚亲朋好友,拉张玄到山林间下棋,以别墅为赌注。谢安平日远非张玄对手,但此次开局后,谢安镇定自若,意态消闲。运子布势得心应手,张玄却因心繫前敌,连出昏着,很快败下阵来。谢安赢棋逸兴更浓,又拉张玄「游涉至夜乃还」。

当夜,谢安突然密传众将,会议军情,「指授将帅,各当其任」。大兵压境,谢安胸有成竹,虽棋不如人,却从棋理中悟出稳操胜券之道。 他那深藏不露,临危不惧,以静制动的帅风,正是从弈棋中修炼出来的。几天后,晋军突发奇兵,把入侵的符坚百万大军,打得溃不成军。谢玄传来捷报,谢安正与朋友对弈,看完后,仍然缓缓沉思下棋,旁人忍不住探问消息,他才漫不经心地说:「没什么,小孩子们已把敌人打败了。」这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着名战例——淝水之战。正如元代叶顒所咏:「坐阅几输赢,历观迭兴衰。古今豪杰辈,谋略正类棋。」

「六一居士」欧阳修

欧阳修的棋也相当不错,他自号「六一居士」,六中之一便是围棋。欧阳修听说浮山上有位法远和尚,不同俗人,特地去拜访他。见面后,欧阳修颇感失望,从外表上看,法远和尚没什么特别之处。欧阳修自觉无聊,便与一来客下棋消遣,法远和尚陪在一旁观看。下着下着,欧阳修突然停住不下了,他转过身去,请法远和尚就围棋之道谈论人生哲学,法远和尚并不张惶,击鼓、升座,香烟袅袅,而后开言道:「肥边易得,瘦肚难求,思行则往往失粘,心粗则时时头撞。休夸国手,谩说神仙,赢局输等即不同,且道黑白未分时,一着落在什么处?」停了许久,法远和尚又说:「从来十九路,迷悟几多人?」听得欧阳修连连点头,称赞叹息不已。

「素不解棋」苏轼

苏轼,号东坡居士,在围棋史颇有名声,但他不是以棋艺得名,而是以观棋得名。 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绍圣四年,苏轼到了海南岛儋县贬所。儋守张中对苏轼十分恭敬,事之甚至,每天都来看望他。当时苏轼的幼子苏过随父南贬,侍奉其左右。张中颇好围棋,每日与苏过弈棋,以娱苏轼。苏轼在旁观棋,竟日不厌。可知二人弈棋有时至通宵达旦,而苏轼观棋竟夜,乐此不疲。

看来古松流水间的棋声魅力无穷,给了苏轼许多悟性。序中说他说自己「素不解棋」,其实是自谦之词。他曾说自己平生有三不如人:着棋、吃酒、唱曲。但其实他酒量不小,下棋当也有一定水准,他的弈龄其实也不短。民间传说苏东坡还发明了所谓「东坡棋」的招数。故事说苏东坡曾在某国(有说是吐蕃,有说是西夏)围棋第一高手来访时吹牛说自己是大宋第一高手,对手绝对下不赢他。那人不信,两人立刻便纹枰对局,决一胜负。这时苏东坡就拿出事先想好的方法,在对称的位置上模彷对方着手,结果终局时就成了和棋。「决不输棋」的牛皮也就没破了。

棋理即哲理

明太祖朱元璋就很喜欢下围棋,且棋艺不弱。有一次游幸莫愁湖,兴致甚高,便召来开国功臣徐达,在湖边的一座大楼上对奕起来。那盘棋由早直奕到太阳西沉,仍未分胜负;最后朱元璋似乎略佔优势,但这时徐达却不动声色,只是端详棋势,久久不肯落子。朱元璋见他举棋不落,便问:「为何举棋不定?」徐达急忙起身恭敬地说:「陛下,这局棋看来不胜不负,是和棋。」朱元璋说:「胜负尚未分晓。」徐达用手指着棋盘上对方的一块地,说:「陛下请往这里看。」朱元璋定睛注神一看,方吓一跳!原来此处徐达再落一子,他便要全军覆没。徐达见皇帝急得额头冒汗,脸上露出懊丧神色,又说:「请陛下细看臣的棋势。」朱元璋再一细看,徐达在棋盘上所布下的黑子巧妙地摆成了「万岁」二字!顿时龙颜大悦,高兴之下便把莫愁湖畔一片的楼屋赐给徐达,并且把他们下棋的那座大楼命名为「胜棋楼」。

徐达获得赐湖建楼,认为是值得光宗耀祖的事,因此,他在“胜棋楼”大摆宴席,大肆张扬,请他的一帮同僚文武官员喝酒祝贺,席间,酒醉饭饱,少不了吟诗撰对取乐。首先是常遇春就莫愁湖吟了一联:

占全湖绿水芙蓉,胜国君残棋一局,看终古雕梁玳瑁,卢家庭院燕双飞!

此联既点缀了莫愁湖的美景,又蕴含明太祖弈棋输于中山王徐达的典故。轮到刘伯温吟诗,刘伯温看见徐达这样居功骄傲,感到危险,有意点拨他,看见厅堂挂有一幅《龙吟虎啸图》古画,就触景生情,说:“徐老弟,我这里撰一上联,请你撰答下联,若你答得好,我就喝酒,若你答得不好,就加倍罚酒如何?"徐达高兴地说:“请军师赐教!”刘伯温就撰了上联:

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到徐达答下联,他也是触景生情,看见厅堂上有一幅《龙吟虎啸图》,他认为自己南征北战,为大明江山立下丰功伟业,正是他意气风发的时候,于是吟道:

古画一轴,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席上,三清道观的清虚道长见其对得不错,此联以画幅对棋子,造语既有清意,又不悖事理,徐达戎马半生,能对出这样的好联,实是不易,但是,联中显出盛气凌人的气势,不禁摇头叹息,说:“王爷!你对象棋造诣极深,真是令贫道心悦诚服!心悦诚服啊!”徐达得意扬扬地说:“哼!说到弈象棋,我不是吹的,可谓天下无敌,即使当今皇上,也是我手下败将!”老道见他如此张狂,便说:“王爷!官场如棋局,荣辱祸福,瞬息万变,错投一子,就全局皆输啊!我这里倒也有一副有关象棋的对联,望与王爷共勉。”徐达道:“请仙长赐教!”道长于是给徐达撰了一联:

湖本无愁,笑南朝迭起群雄,不及佳人独步;

棋何能胜,因残棋误投一子,致教此局全输!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大全》小说在线阅读_第11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皇侠圣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大全第11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