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赵穿的妙计

楚庄王哈哈大笑,郑国和宋国之间的这场战争实在是太搞笑了。说实话,楚庄王都有些喜欢起华元来了。

“苏大夫,过去这段时间,晋国人有什么动态?”庄王问苏从。

“大王,说起来,晋国人也够搞笑,他们做了一件跟宋国人可以一比的蠢事。”苏从说,说着笑起来了。

“说来听听。”

原来,赵盾撤军回到晋国,觉得很没有面子。而传说中的秦国要来入侵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这让晋国三军都怀疑这是不是赵盾当初散布的假新闻。

怎么办?就算是假的,也要弄成真的。

六卿扩大会议召开了,扩大进来的基本上都是赵盾的亲信。

“秦国人总是跟我们做对,弄得我们不能专心对付楚国人,各位,怎么办?”赵盾提出会议议题。

大家都没有什么话说,士会心里想:“这怪谁?怪你自己太缺德了。”

“士会,你在秦国呆过,你说说有什么办法?”赵盾点将了。

“这个,我觉得,秦国是个大国,要对抗楚国,就要修好秦国。”既然点到自己头上,士会也只好发言。

“可是,秦国人恨我们入骨,怎么肯跟我们友好呢?”赵盾觉得这很难,那样的深仇大恨,秦国人怎么会善罢甘休?

士会不说话了,他也觉得不可能。

这个时候,“扩大”进来的赵穿发言了。

“这有什么难的?崇国是秦国的保护国,咱们攻打崇国,秦国一定会去救援,那时候咱们卖他们个面子,提出来跟他们恢复睦邻友好关系,那不就行了?”这是赵穿的主意。

“好主意,就派你攻打崇国了。”赵盾高兴啊,他认为这个主意真的很高明。

第二天,赵穿率领晋军讨伐崇国。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秦国人竟然根本不来救援。赵穿一怒之下开始攻城,可是这兄弟确实不是这块材料,攻了半天攻不下来,只好灰溜溜回来了。

这下,想跟秦国人修好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进一步得罪了秦国人。

“哈哈哈哈。”楚庄王听了,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赵盾的算盘

转年到了晋灵公十四年(前607年),秦国人出兵共打晋国的焦(今河南省陕县境内),以报复晋国人入侵崇。赵盾这次真的火了,立马出兵迎战秦国人。而秦国人在晋军来到之前已经撤军,于是赵盾灵机一动,大军东进,讨伐郑国,要为宋国讨个说法。

郑国听说晋国要来讨伐,立马派人前往楚国求救。

楚国救不救?当然要救。

“要当霸主,当然就要保护自己的盟友。”楚庄王态度鲜明,那么,派谁去救?派的人不同,策略是不一样的。派蒍贾,基本上就是不准备真打;派屈荡,那就是不准备大打;派斗越椒,那就是要真打实干。

斗越椒懒得发言,前几次请战斗被拒绝了,这一次估计也没戏。

“老斗,这次你去。”大家越以为不会发生的,偏偏就发生了。

为什么派斗越椒去?楚庄王真的认为斗越椒有把握战胜了晋国人了吗?当然不是,楚庄王对斗越椒没有把握,但是,他对赵盾有把握。

斗越椒率领楚军出发了,他憋着劲要跟赵盾决一死战。

可是,赵盾没有给他机会。

晋军刚刚进入郑国境内,线报就来了:“报元帅,斗越椒率领楚军来救郑国,已经出发了。”

赵盾心里咯噔一下,楚国来救郑国他是想到了的,可是他没有想到会是斗越椒。原本赵盾也不过是来做做样子,但如今斗越椒来了,那可就不是做样子那么简单了。

“这个,斗越椒呢,斗越椒家族在楚国太张扬了,我们就让他张扬下去吧,他会死得很惨的,啊,我们撤。”赵盾找了这么一个理由给自己下台,之后,晋军在半路上就撤了。

斗越椒也在进入郑国境内的时候得到了晋军撤退的消息。

“马拉戈巴兹,赵盾,你是个孬种,废物,不要脸的。”斗越椒气得暴跳如雷,没办法,只得气哼哼地回国了。

楚庄王笑了,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一切也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赵盾为什么总是避战?”伍举问庄王。

“因为对他来说,斗争比战争更重要。”楚庄王说,他理解赵盾的做法,因为楚国也有斗争。

文丨革丨时曾经有一句标语:有人的地方,就有阶级斗争。

我们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

楚庄王看得很准,说得也很准。

赵盾真得很怕楚国人吗?未必。他怕什么?他怕身后有人。

根据最新的线报,晋灵公最近似乎在拉拢胥克,利用胥家对赵盾的不满来培植自己的势力。

赵盾收兵回国,他知道,现在首先要解决的是斗争问题。

赵盾找来了士会,他有事情要告诉他。

“老士啊,主公是越来越不象话了,他整天淫乐,不理朝政,最近还在宫墙里面向外面用弹弓打行人,以此取乐。更过分的是,就因为宫里的厨师炖熊掌没炖烂,竟然被他杀了,太过分了,我想跟你一同去劝谏他。”赵盾把晋灵公的罪行说了一遍,要拉着士会同去。

“是啊,太过分了。不过,我看我们不要一起去。如果我们一起去,而他并不肯悔改的话,那就没人敢再去了。不如我先去,如果不奏效,你再去,你看怎么样?”士会聪明绝顶,给人当枪使的事情绝对不会做的,何况已经上过赵盾一次当了。他明白,如果两人一块去,就等于向全世界宣布自己跟赵盾是一伙的。所以,他巧妙地拒绝了,他知道,卷入政治斗争是非常危险的。

见士会没有上套,赵盾也只好假意赞同。

士会做人和生存的原则是:不加入任何帮派。

第九十七章 晋灵公的垂死挣扎

晋灵公六岁登基,转眼间也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十四年来,晋灵公只是一个摆设而已,内政外政,都是赵盾一手遮天。青春期一过,晋灵公有想法了,理想远不远大不知道,但是肯定还是有一点的。可是,他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掌握在赵盾的手中,自己不过是个木偶。甚至,自己连一个固定的师傅也没有。

想想看,谁没有师傅?从齐桓公到晋襄公,师傅的作用都是很大的。可是,晋灵公的师傅是谁?

不仅没有师傅,自己连个亲戚朋友都没有,叔叔们都在国外,兄弟们也都被赵盾赶到了国外,姥姥家秦国跟晋国又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说起来,国内唯一的算得上亲戚的是自己的姐姐,可是姐夫偏偏是赵穿。

亲戚稀缺,但是“强盗”很多。晋灵公知道,赵盾的手下有很多“强盗”,这些“强盗”是随时可以杀人的。

晋灵公足够聪明,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忍。于是,他选择了楚庄王同样的方式:沉溺淫乐,不问朝政。但是,晋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节节失利还是让他忍不住了,暗地里,他按捺不住地抱怨赵盾。他太嫩了,他显然没有想到,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不走样地传到赵盾的耳朵里去。

——逼宫开始了

士会独自来见晋灵公了,通报之后走了进去。

晋灵公看见他,却假装没看见。士会明白是怎么回事,很恭敬地行礼。一遍,两遍,三遍。三遍之后,晋灵公终于看见他了。

“啊,士大夫,你来了。不好意思,刚才没看见。”晋灵公说,他之所以这样做,是要看看士会的态度,以此判断他是不是跟赵盾一伙,当他看到士会很恭敬的时候,他放心了,“你什么也不要说了,我知道你来干什么,我改,我一定改。”

晋灵公确实很聪明,他知道士会要说什么。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士会还是说话了,一串名言出来,这几句话大家应该很熟了,那就是士会说的。

士会说了一大堆话,中心意思也就是这些。其实,士会知道这些话不用自己说,可是,他不能不说。说了,算是完成任务;不说,则可能成为赵盾手中的把柄。

说完,士会走了,他直接找到赵盾汇报了情况,算是交了差。

赵盾笑了,士会的小算盘在他的眼里,晋灵公的小算盘也在他的眼里。

“跟我斗,你们还嫩点。”送走了士会,赵盾自言自语。

晋灵公真的改了吗?《左传》的说法是:犹不改。

怎样个犹不改?《左传》没说。

从那之后,赵盾三天一小谏,五天一大谏。有时候自己去谏,有时候拉上人一同去谏。

没多久,全晋国人民都知道了:赵盾忠心耿耿,而晋灵公死不悔改。

晋灵公很恐慌,他真的很恐慌,赵盾明显是在造势,明显是要让全世界都认为自己是个昏君。哪天赵盾不高兴了,找几个强盗来“为民除害”,自己就会像老鼠一样死得灰头土脸,连哭丧的人都没有。

怎么办?

晋灵公找来了大夫屠岸贾,屠岸夷的儿子。整个晋国,晋灵公也就只有屠岸贾算是个朋友。

“忍,主公,还要忍。”屠岸贾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忍到什么时候?刀都架到脖子上了。”

“那也要忍,主公,现在满朝上下都是赵盾的人,忍一忍,说不定还能过去。要是沉不住气,恐怕更危险。”

“不行,我不能忍了,我要先下手。”

“主公,不可。”

“不,我决心已下。”晋灵公无法再忍了,他要拼死一搏了。

原来这才是春秋——唯一不能缺席的王朝》小说在线阅读_第20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贾志刚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原来这才是春秋——唯一不能缺席的王朝第20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