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攘外与安内

四年时间,赵盾肃清了所有的主要政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唯一的损失是先克被杀了,不过赵盾发现了另一个人,这个人比先克更稳重也更会见机行事,这个人就是郤缺。赵盾决定,重点培养郤缺。

在一连死掉三个卿之后,赵盾重新进行了权力布局。中军帅依然是自己,中军佐由上军佐荀林父递补;上军帅就给了郤缺,上军佐臾骈,从送狐射姑老小这件事上,赵盾看出这人是个人才,值得拉拢。这样,上军都是赵盾的人马。下军帅给了栾枝的儿子栾盾,下军佐为胥臣的儿子胥甲。基本上,这两个人的任用是为了拉拢“留齐派”势力。

专注于内部权力斗争的人,对外部的威胁就会表现得很软弱。后来蒋介石作为“攘外必先安内”就是这个原理,从这一点上来说,赵盾就是蒋介石的祖师爷了。

赵盾的对外政策就是:忍。

我们来看看赵盾怎么忍法。

晋灵公元年,北狄侵略了鲁国的北部,而鲁国现在是晋国最死硬的跟班。于是,鲁国前来告急。

“打北狄。”多数人支持讨伐北狄。

“慢着,我们还是先礼后兵吧。”对内强硬无比的赵盾要先礼后兵了,怎么个先礼后兵?

赵盾派出使者前往北狄,却不去找北狄的执政官丰舒,找狐射姑去了,请狐射姑代为转达对北狄的谴责。

发个谴责还要找熟人转达,搞笑了点,只因为赵盾不想得罪北狄。

所谓的谴责,无非就是“希望双方保持克制,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最多再强硬一点,就是“由此所引起的一切后果由你们负责”。

闲着也是闲着,狐射姑还真给转达了,丰舒一听就乐了,这明摆着就是自欺欺人啊。丰舒还觉得挺奇怪,说:“老狐啊,这赵盾没什么胆量啊,怎么把你给弄出来了?他爹我熟啊,跟他爹比,他怎么样?”

狐射姑回答:“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左传》)啥意思?赵衰就像冬天的太阳,让别人感到温暖;赵盾就像夏天的日头,让大家感到恐怖。

狐射姑的形容,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北狄入侵鲁国,目的就是抢点东西回去,根本没有要占着不走的意思。所以,没多久就撤军了。不管怎样,赵盾的“谴责”也就糊弄过去了。

可是,还有糊弄不过去的。

晋灵公二年的时候,秦国人起兵来报仇了,赵盾连打也没敢打,眼看着秦国人拿下了武城(今陕西华县),扬长而去。

晋灵公二年冬天,楚国人攻打郑国,郑国急忙向晋国求救。这下赵盾跟当年楚国一样,搞了一套“我们始终坚持以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竟然不肯出兵,郑国哪里是楚国的对手?最后只好投降。

等到赵盾杀了萁郑父等人之后,这才假模假样组织了晋、宋、卫、许四国联军去救郑国,自然是晚了三秋,抵达郑国的时候,楚国人早就回家去了。于是,四国联军一哄而散,各自回家了。

随后的几年,赵盾继续在国际事务中充当缩头乌龟。郑国、陈国、蔡国和宋国先后投靠了楚国,而另一边,秦国积极联络楚国和鲁国,要夹击晋国。

可以说,晋国的威望已经到了一个历史低点。

国内政治斗争的英雄,到了国际上就是一头狗熊,这是规律吗?

权力斗争金科玉律第八条:对内强横,对外忍让。

副一条:权力斗争的主要敌人是内部的,而不是外部的。

——士会

晋军来到河曲,就地扎营。

前敌会议。

赵盾不会打仗,荀林父不愿意发言,郤缺刻意保持低调,栾盾和胥甲大眼瞪小眼,于是,三军帅佐只有臾骈一个人还算是有想法的人。

“根据兵法,秦军远来作战,利于速战。我们不妨坚守不出,他们一定坚持不了多久。等他们撤退,我们再从后追击,必能大胜。”臾骈发言,主意够正的。

大家一听,好主意啊,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多好?

“就这样了,三军坚守营垒,擅自出战者,斩。”赵盾下令。

秦康公等着晋国军队来决战,根据士会提供的内部情报,当今晋国没什么会打仗的人,晋军战斗力严重衰退,只要两军正面交锋,秦军胜面至少六成以上。

可是,晋国军队似乎根本就不想打仗,整天躲在营里不出来。

“老师,这是怎么回事?他们到底想不想打仗?”秦康公问士会。

“主公,晋国三军帅佐中,真正会打仗的就是臾骈一个人,一定是他出的主意,要在这里拖着我们,等我们没有粮草撤退的时候,他们来追击我们。”士会猜得很准,说起打仗,现在的晋军没有一个人比他高明的。

“那,那怎么办?”

“晋军中还有一个人,名叫赵穿,这人是赵盾的从弟,晋襄公的女婿,狗屁不懂但是心高气傲,自以为很勇猛而且很瞧不起臾骈。如果我们派一点老弱病残去挑战,赵穿一定会不顾号令,杀出来应战的。”士会分析,都被他说对了,有这样一个叛徒在秦国,赵盾怎么能过得踏实?

“好。”

秦军来挑战了,因为知道赵穿在上军,他们特地单挑晋国上军。

“坚守营垒,不许出战。”上军帅郤缺和上军佐臾骈守住营门,禁止任何人出战。

“我们穿着盔甲,带着粮食,不就是来跟敌人打仗的吗?啊,你们怎么要做缩头乌龟?”赵穿果然按捺不住,要出营迎战。

“不是不跟他们打,是我们在等待机会。”臾骈耐心解释,他知道自己得罪不起这个人,否则,早就军法处置了。

“啊呸,胆小鬼。”赵穿骂起来。

没办法,臾骈假装没听见,管他骂什么,就是不让出去。

秦军闹哄了半天,看见晋军始终不肯出战,没办法,撤了。

秦军撤了,郤缺和臾骈也就没有必要再守着营门了。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赵穿来劲了。

赵穿率领本部人马开了营门,追击秦军去了。

郤缺和臾骈傻眼了,怎么办?还是郤缺反应快:赶紧报告赵盾。

赵盾一听就急了,也不管自己颁布的军令了,也不管制定的既定方针了,也不知道是因为赵穿是自己的从弟还是因为赵穿是晋襄公的女婿,总之,赵盾一点也没犹豫:“号令三军,立即出击,一定要保住赵穿。”

晋军全军出动了,追出去不远,就看见秦军正围着赵穿的人马,眼看就要活捉赵穿。

晋军的来到救了赵穿,而救了赵穿之后,赵盾想到的就是赶紧回去。

晋军收队了。

按理说,两军对决是秦国希望见到的,如今晋军来了,秦军应该咬住不放,毕其功于一役。可是,秦国并没有不依不饶,他们也收兵了。为什么?

因为士会发现了问题,他发现晋军的战斗力似乎有了成倍的提升,战斗中的纪律性也更好了。依照这样的战斗力,再加上人数优势,秦军是很难击败晋军的。

“主公,不要打了,晋国人的战力出乎我的意料。”士会建议,秦康公也看出不对劲了,因此也收兵回营。

“晋军吃兴奋剂了?”士会百思不得其解,他哪里知道,这是赵盾牺牲了自己司机的成果。

第八十五章 忽悠

晋灵公六年,秦国人又来了。这一次,秦康公亲自领军,五百乘战车杀奔晋国。

秦康公的意思,这几年尽管小打小闹也干了晋国几回,可是不过瘾不解气。这一回,要搞一次大的,一扫心头的郁闷。

秦国大军浩浩荡荡过了黄河,直逼晋国腹地。

赵盾的意思,是要继续装聋作哑,等秦国人自己回去就算了。可是这一次不是那么回事,秦国人一战拿下了羁马(今山西永济县),锋芒直逼绛。这下,装聋作哑是混不过去了。就像当初国民政府,丢了东北可以假装没事,可是如今上海陷落,那就真是被逼上悬崖了。

“马拉戈巴兹,欺人太甚。老虎不发威,以为老子是加菲猫。”赵盾没办法了,再不打,只怕国人就要起义了。

晋国人大起三军,三军帅佐不变,不过,有两个人要重点提出。

原来这才是春秋——唯一不能缺席的王朝》小说在线阅读_第19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贾志刚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原来这才是春秋——唯一不能缺席的王朝第19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