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狐射姑

“终于熬到这一天了。”狐射姑长出了一口气,这么多年了,压抑啊。

论能力、论资历,狐射姑甚至早就应该是中军帅了,可是,父亲活着的时候,一直被父亲压制着;父亲去世之后,似乎大家又根本想不起他来。而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父亲狐偃太过强势,太过高傲,真正的朋友不多。因此当狐偃不在了的时候,愿意帮助狐射姑的人并不多。

换言之,父亲给狐射姑留下来的政治资源太少了。

狐射姑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大权在握,他决定要做些什么。做什么?

通常一个国家的做法是这样的:前辈作加法,后辈就做减法。前辈做减法,后辈就作加法。

狐射姑的方针是:不折腾。

而不折腾的具体体现就是:首先,治国方式不变,沿袭留齐派的既定方针;其次,裁军,将五军裁为三军,也就是说,把新上军和新下军裁掉,采用精兵政策。

开春的时候,狐射姑决定在夷这个地方进行阅兵式,检阅三军,树立威信。

一个历史规律千万记住,新官上任的第一次点名一定要万分小心,因为新官通常会在这个时候找人过错来树立威望。狐射姑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要看看谁是这个倒霉蛋。

臾骈,下军司马,似乎这个不中不洋的名字注定他就是个倒霉蛋。阅兵当天,也不知道是老婆叫他起床叫晚了还是头天晚上拉肚子了,总之,别人都到了,他没到。狐射姑正发愁找不到人发威呢,这下高兴了。

“阅兵迟到该怎样处罚?你自己说。”狐射姑喝问。

“该打一百鞭子,可是,我拉肚子啊,人有三急啊。”

“三急?只要肠子没拉出来,就不能迟到。来人,拉下去打一百鞭。”狐射姑下令。

这一百鞭可不是个小数,把个臾骈打得皮开肉绽,这还是行刑的士兵手下留情。臾骈被抬回家中,在床上整整趴了一个月才起来。一个月时间里,他用了十天咒骂狐射姑,用了十天自认倒霉,又用了十天反思。到能够下床的那一天,他终于想明白了:“这事情不怪狐射姑,怪我自己缺心眼。如果再这么缺心眼,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回想起来,《水浒传》中高俅迫害王进,其实绝不仅仅是因为报复。

强势,狐射姑很强势,这一点像他的父亲狐偃。可是,有一点他没有想到。那就是,他的政治环境比他的父亲差了太多。

狐偃是晋文公的亲舅舅,是留齐派的首脑。只要他发话,晋文公全力支持,大臣们心悦诚服,不服也得服。可是,狐射姑跟晋襄公之间勉强算是个表叔,谈不上亲情,更没有交情。换言之,狐射姑没有晋襄公这个坚强后盾。而由于长期不能在政治一线活动,他的人脉、他的威望都无法与父亲当年相提并论。

狐射姑的地位并不稳固,而在地位并不稳固的情况下,他裁掉了新上军和新下军,鞭责了臾骈。他的朋友没有增加,他的敌人成倍增长。

他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而一旦不成熟的政治家执掌大权,危险就会如影随形。

权力斗争金科玉律第二条:权力应当用来发展朋友,而不是制造敌人。

——阳处父

阳处父回来了,可惜黄花菜都已经凉了。

“我真傻,我怎么偏偏这个时候出去呢?”阳处父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原本他是盯住了中军帅的宝座的,如今被狐射姑捷足先登了,他很失望。不仅失望,他还很恼火。

阳处父最痛恨的人一个是狐偃,另一个就是胥臣。恨父及子,他对狐射姑也没有任何好感。为什么阳处父会痛恨狐偃和胥臣呢?

原来,阳处父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而且自以为很能干。当初晋文公回国之后,阳处父曾经找过狐偃,求狐偃推荐自己。可是狐偃根本没有把阳处父放在眼里,并且认为他知会夸夸其谈,这也难怪,谁能跟狐偃相比呢?在狐偃那里被拒绝之后,阳处父转而寻求赵衰的帮助,赵衰是个老好人,看阳处父还有学问,于是向晋文公推荐,晋文公就让他做了太傅,太子的师傅。

在任命阳处父作太傅之前,晋文公特地征求了胥臣的意见,因为胥臣是个有学问的人。

“臣啊,我准备让阳处父做太子的师傅,他能胜任吗?”晋文公问。

胥臣不喜欢阳处父,他觉得这个人更像是一个小人。不过胥臣知道阳处父是赵衰的推荐,自己也不好意思明说,于是胥臣拐了个弯,说了一通鸡胸不能弯腰、驼背不能挺胸之类的话,最后的结论是:“太子好不好,取决于太子本人。”(《国语》)

基本上,胥臣的意思就是阳处父这个人不能用。不过最终,晋文公还是用了阳处父。

就因为这个,阳处父恨狐偃和胥臣恨得牙痒痒。与此同时,阳处父对一个人心存感激,谁?赵衰。

“不行,我要把狐射姑给弄下来。”阳处父打定了主意,去找晋襄公去了。

“哎呦,老师,您回来了?”看见阳老师,晋襄公毕恭毕敬。

“主公,我在路上听说您任用狐射姑为中军帅了,因此我赶紧回来了。”

“老师,狐射姑不行吗?”

“不是不行,是根本不行。”阳处父连拐弯都省了,直奔主题了,“狐射姑的能力不行啊,人际关系也不行啊。他当中军帅,谁服啊?我觉得吧,任命中军帅,那一定要用贤能的人,不能用那些徒有虚名的人。”

“那,老师,谁比较贤能?”晋襄公这人耳朵软,听师傅这么一忽悠,觉得挺对。

“赵盾啊,别看年轻,赵盾的能力比狐射姑高了不知道多少倍了。主公,换人吧。”

“这,这是不是不太好?刚任命了,又换人家。再说,狐射姑那是老臣啊。”晋襄公还有些犹豫。

“你不好意思说,我有办法。”对付徒弟,师傅当然有办法。

第八十三章 狐赵之争

夷地阅兵仅仅一个月之后,晋襄公宣布在董地进行第二次阅兵。

“怎么回事?怎么又要阅兵?”狐射姑觉得有些奇怪,但是并没有想太多。

阅兵当天,狐射姑早早来到阅兵现场,直奔帅坛而去,准备登坛发令。然而来到坛前才发现有人比自己来的还早,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自己的中军帅的宝座竟然有人坐了。谁?赵盾。

狐射姑的脸色变得很难看,赵盾这个小屁孩子竟然如此不敬,胆肥了?想当中军帅想疯了?狐射姑一脸怒气,就要登坛喝斥赵盾。

正在这个时候,一旁阳处父闪了出来。

“太师,请在坛下听令。”阳处父淡淡地说。

“坛下?我是主帅。”狐射姑一向讨厌阳处父,看他半阴不阳地说话,也没什么好脸给他。

“不好意思,主公有令,中军帅佐调换,赵盾任中军帅,你现在是中军佐。”

“什么?”狐射姑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原来这次阅兵就是为了这个。不用猜他也知道,这些都是阳处父在搞鬼。

狐射姑的第一反应是拔剑,他要宰了阳处父。然而,剑拔到一半,他又把剑插了回去。他知道,可以激动,但是不能冲动。

——赵盾

夺了狐射姑的权力,而且是以羞辱的方式夺走了狐射姑的权力,阳处父算是出了一口积郁多年的恶气。可是,他觉得这还不够,还要继续羞辱狐射姑。

赵盾年轻,但是,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冲劲和干劲,这一点,确实是狐射姑不能相比的。执掌国政之后,赵盾立即着手进行改革。改革主要在以下几点:第一,制定规章制度,修订法律条令;第二,清理诉讼积案,督察追捕逃犯;第三,运用契约账簿作为凭据;第四,恢复日益混乱的等级,重建已经废弃的官职,启用屈居下位的贤能。

改革方案出来之后,阳处父跟赵衰商量,把推行的任务交给了狐射姑。

狐射姑郁闷啊,被夺权了就已经很痛苦了,如今还要给赵盾和阳处父使唤。

“我忍。”狐射姑咬牙切齿,他决定继续忍。

难道狐射姑没有反击的力量?没有,因为对手太强大。我们来看看对手的力量。

阳处父是晋襄公的师傅,这一层关系就够厉害。同时,阳处父还是本土势力的首领,他背后有一个集团的支持。

赵盾呢?从个人来说,赵盾本人是没有什么力量的。但是,父亲赵衰给他留下了用之不尽的政治资源。赵衰在世的时候,数次主动让贤,大力推荐新人,而且行事低调,待人和蔼,可以说,满朝文武无论是留齐派后代还是本土势力,没有一个人说他的坏话,而对他感恩戴德者不计其数。

大致回忆一下,城濮之战前,赵衰曾经把中军帅和中军佐让给郤毂和郤溱,把下军帅和下军佐让给了栾枝和先轸,之后又举荐先轸为中军帅,再次把下军佐让给了胥臣。后来,又多次让贤或者荐贤。

打个比方,如果说狐射姑和赵盾在朝廷上打起来,一半的人会去帮赵盾,另一半的人会为赵盾加油。

所以,给别人恩惠,就等于给自己的后代恩惠;你提携别人的同时,你要想到,有一天别人也会提携你的后代。

在这一点上,狐偃远远没有赵衰那么聪明。

即便是狐射姑,他对赵衰也同样抱有敬意,延及到赵盾的身上,狐射姑认为一切都是阳处父在捣鬼,赵盾并没有多少值得指责的地方。甚至狐射姑也很欣赏赵盾,认为他的改革方案非常好。也正是基于这一层理由,狐射姑在执行起赵盾的改革方案来还算尽心尽力。

权力斗争金科玉律第三条:给人恩惠,就是在为自己的后人积累政治资本。

副一条:对人苛刻,就是在为自己的后人树立敌人。

原来这才是春秋——唯一不能缺席的王朝》小说在线阅读_第19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贾志刚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原来这才是春秋——唯一不能缺席的王朝第19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