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原来这才是春秋》第二部连载:37

——忠臣百里奚

后来,百里奚就在虞国这么混着,一边派人去寻找杜九娘母子。可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杜九娘母子杳无音信,渐渐地,百里奚断了这个念头,就当老婆孩子喂了狼。

眼看就快这么平平安安过一生,像个老鼠一样悄无声息地死掉。可是,大概命中注定百里奚不能这样平凡地死去。于是,晋国灭了虞国。

国家被灭,百里奚的大夫职务肯定是没有了。现在他面临两个选择:第一、找门路拉关系,争取当上晋国的大夫;第二,灰溜溜离开虞国,带着那点积蓄去投奔蹇叔。

百里奚选择了第三:跟着虞公去晋国,做虞公的忠臣。

虞公作了小地主,百里奚也跟了过去。别说,虞公挺感动,当年那么多吃国家粮的,就百里奚没有离开自己。

百里奚的忠心还感动了一个人,谁?舟之侨。

舟之侨是百里奚的老朋友,因为带领晋军灭了虢国有功,在原来虞国的那块地方封了好大一个邑。在得知百里奚还跟着虞公混之后,舟之侨派人把百里奚给叫来了。

“百里大哥,你看你这么死心眼干什么?老虞都破产了,别跟老虞了,我给你推荐推荐,也在晋国当个大夫怎么样?”舟之侨挺佩服百里奚,自己算是个叛徒,可是人家百里奚是个忠臣。

百里奚哭了,掩面而哭。

“百里大哥,别这么激动,我也就是帮帮忙,能不能成还不一定呢。”舟之侨连忙说,他以为百里奚很激动。

百里奚擦拉擦眼泪,又擦了擦鼻涕,咽了两口口水,这才说话:“兄弟,我不是因为那的话而激动啊,我是后悔啊。你知道吗?当年我要跟着虞公混,我大哥蹇叔就告诫我跟他混不长,果然他就亡国了。如今想起大哥的话我就想哭,大哥常说:干革命要跟对人。因为如果跟错了,也不能去跟别人。我跟了虞公这么多年,现在让我去跟晋侯?不行,我都快死了,吃也吃不了多少,喝也喝不了多少,跟谁都一样,可就是不能跟灭了我国的晋侯。”

舟之侨一听,这不是传说中的高风亮节吗?

后来,舟之侨又劝了几次,可是百里奚倔脾气上来了,不仅不肯,最后还发誓:我要是当了晋国的大夫,天打五雷轰。

这世上的事情还真怪,你越是要帮我,我就越是不领你的情;你越是不领我的情,我就越是想帮你。

所以,如果今后有人主动帮你,一定要拒绝他,那样他会更卖力地帮你。

舟之侨就是这么个人,百里奚越是不想让他帮,他就越是想帮。可是,用什么办法帮?舟之侨突然想起一个办法来。

《原来这才是春秋》第二部连载:38

第五十一章 重耳的团队

干革命要跟对人。

如果没有跟对,怎么办?

舟之侨的答案是:换人。

事实上,舟之侨是一个很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干革命嘛,不是干人,所以,为什么一定要跟死一个人呢?他曾经这样开导百里奚:你看,人家虞公也不容易,当个小地主,一大家子人,就那么几间房子,那么几亩地,你还非要往人家那里凑,不给人家增加负担吗?不让人家看着碍眼吗?

可是,百里奚是个死心眼。

对于死心眼,该怎么办?

舟之侨有办法。

“主公,虞国旧臣百里奚死忠虞公,十分可恶,建议把他打入奴籍,作为媵随伯姬嫁到秦国,以示惩罚。”舟之侨到晋献公面前提议。

“好啊好啊。”献公当场同意,这样的无关紧要的小事,国君通常都不会驳大夫的面子。

于是,百里奚成了伯姬陪嫁的老奴。

舟之侨是一片好心,他知道秦国目前正在求贤若渴,当初公子絷还曾经动员自己去秦国当庶长。因此,只要百里奚去了秦国,一定会有机会的。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舟之侨怎么也没有算到,百里奚竟然在半路上逃跑了。为什么要逃跑?百里奚也以为秦国遍地是狼呢。

——人傻钱多速来

百里奚所说的那个比自己高明十倍的人,就是蹇叔。

秦穆公一听,蹇叔如此厉害,还不赶快请来?

第二天,公子絷打扮成东漂一族,率领一个小分队,登程东进,专程去请蹇叔。临走之前,百里奚给蹇叔写了一封信。

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子絷等人晓行夜宿,不则一日,来到宋国。一路问,一路走,又找到了鹿鸣村。一问,蹇叔依然健在,而且没有出门旅游。公子絷找到蹇叔,也不用遮遮掩掩,三言两语说明来意,说是百里奚推荐,秦穆公要请蹇叔全家前往秦国,聘任蹇叔为秦国庶长。公子絷还怕蹇叔没听懂,又解释说庶长就是上卿。

蹇叔听罢,愣了一下,难道天上真地会掉馅饼?看公子絷,又是特真诚的样子。蹇叔有点犹豫,他是个很谨慎的人,他并不认识秦穆公,如果自己拖家带口去了,发现秦穆公不怎么样,那时候,可就没有回头路了。

“这,公子,承蒙好意,只是我已经老了,不愿意离开家乡了。”蹇叔决定推辞掉,他不愿意去冒这个险。

“这,老先生,百里先生可是强烈推荐啊,你要不去,太不给面子了。”公子絷有点急了,这个任务可是死任务。

“这,确实身体不允许了。百里奚现在怎么样?”

见蹇叔问起百里奚,公子絷突然想起来还有一封百里奚的信,于是把信拿出来,递给蹇叔。“对了,老先生,百里先生有信让我带给你。”

蹇叔接过信,那时候的信就写在绢上。蹇叔将绢展开,只见上面只写了八个大字,蹇叔看完,笑了。

“好,我跟你走,这就叫人收拾家当,明日出发。”蹇叔竟然同意去秦国了。

公子絷大喜过望,很显然,蹇叔能够改变主意,百里奚的那封信至关重要。那么,那封信上究竟写了什么?我们想知道,公子絷更想知道。

于是,公子絷将那封信拿了过来,展开一看,他也笑了。

百里奚的信上写着什么?

八个大字:此处人傻钱多,速来。

蹇叔来了。

现在的秦国,拥有了蹇叔、百里奚和公孙枝三名海外人才。

与蹇叔交谈之后,秦穆公非常高兴,因为蹇叔的见识还在百里奚之上。可是,庶长只有一个,怎么办?

公子絷灵机一动,出了个主意。

“主公,不妨任命百里先生为左庶长,蹇先生为右庶长,同掌大权,如何?”公子絷的主意就是弄两个总理,反正是哥俩好,不会争权夺利。

穆公一听,好啊,这个主意不错。

于是,穆公任命百里奚为左庶长,蹇叔为右庶长,同时任命公子絷为大庶长,与公孙枝一共四人构成核心决策层,共同主持秦国的国事。

因为百里奚是用五张黑公羊的羊皮换回来的,因此秦国人称他为五羖大夫,羖是什么?黑色公羊。

两块大饼请来一个公孙枝,五张羊皮换回一个百里奚,秦国的强国之路竟然如此开始,发人深省,发人深省。

事实上,从公孙枝开始到秦始皇的李斯和吕不韦,秦国一直就是在用中原的人才征服中原。秦国文化落后,缺乏人才,但是他们敢于大胆引进人才,不拘泥于国籍和出身。相反,中原国家人才济济,但是却不知道怎样使用,结果自己的人才为人所用,反过来对付自己。

远见和气量,这是中原国家无法与秦国相比的地方。

而秦穆公就是秦国大胆引进人才的始祖,伟大的秦穆公。

原来这才是春秋——唯一不能缺席的王朝》小说在线阅读_第1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贾志刚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原来这才是春秋——唯一不能缺席的王朝第1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