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孙策与周瑜饮酒饮了一夜,次日早晨,便打点行装一路向北,迎到了堂兄孙贲(字伯阳,曾任郡督邮守长,后弃官追随孙坚起兵)率领的孙家残军送葬队伍。孙坚的旧部长沙人桓阶冒死从刘表那里要回了孙坚的尸体,大家正等着孙策前来做主,把孙坚的尸体送回老家富春(在扬州刺史部之吴郡南部)安葬。
孙策想了想,觉得还是别回富春吧,孙家早就离开了老家,多年在徐州一带发展(孙坚18岁出仕,至30岁出征,期间都是在徐州广陵、下邳等郡担任县丞,官声极好,吏民亲附),回去还有什么意义,不如就把老爸葬在长江边上的曲阿(在扬州之吴郡北部,即今江苏省丹杨市)吧!曲阿正好位于徐州与吴郡之间,两边亲朋前来吊丧都方便,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如此,孙坚便异乡埋骨在了今江苏镇江丹杨市司徒镇大坟村北,后称高陵。孙氏一家都是通脱之人,对这些也并不在意,方便就好。
好不容易办完了丧事,孙策便与族人商量,想把家再搬到长江对岸的江都(为扬州刺史部之广陵郡重镇,即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去,江都乃长江、淮河、邗江三江都会之处,交通便利,人才繁盛,孙坚多有故旧在此。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孙策便要利用老爸当年的关系,继续结纳豪俊,为日后的报仇大计做准备。孙策还将本应由他继承的孙坚乌程候的爵位让给了小弟孙匡,族人皆赞之。
就这样,孙权等人又跟着孙策这个超爱搬家的哥哥,渡江来到了扬州的江都,与徐方名士赵昱、王朗、张昭、张纮、秦松、陈端等人交游,并以其帅气与魅力,很快在圈子中大受欢迎,却无由惹来了一位危险人物的忌恨——连徐州刺史陶谦都进不去的这个高端大气文化圈,小年轻孙策竟然轻松进入,岂有此理?
为此,与孙策走的最近的张昭,还莫名遭受了无妄之灾。原来,陶谦特意举荐张昭为茂才,想招揽他为己所用,却遭其拒绝,多重恼怒之下便将其拘禁,直到圈中好友赵昱答应代替张昭举茂才,为其别驾,陶谦这才勉强罢休。
就这样过了一年多,到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春,袁术南遭刘表威胁,北受曹操打击,只得一路撤到了扬州,赶走了原扬州刺史陈瑀,自占寿春。没有了地盘与靠山的孙家残军正无处安身,只得赶往投靠,袁术平添一股生力军,大喜,立刻表孙策之舅吴景为丹杨太守,让他带领旧部攻打原丹杨太守周昕(就是借兵给曹操的那位),夺其郡而占之(周昕后南奔会稽太守王朗);同时孙贲也击破袁绍所任命之九江太守周昂(周昕之弟),被袁术表为豫州刺史,转丹杨都尉,与吴景一起镇守丹杨,讨平山越。孙氏终于又有了自己的地盘。
孙策在江都闻信,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便去拜访圈中好友张纮,请教复仇大计:“方今汉祚中微,天下扰攘,英雄俊杰各拥众营私,未有能扶危济乱者也。先君与袁氏共破董卓,功业未遂,卒为黄祖所害。策虽暗稚,窃有微志,欲从袁扬州求先君余兵,就舅氏于丹杨,收合流散,东据吴会,报仇雪耻,为朝廷外籓。君以为何如?”
张纮这个人可不得了,他是个大学者,对“京氏易”、“欧阳尚书”、“韩诗”、“礼记”、“左氏春秋”等学问都有极其高深的研究,号称徐方第一名士,就连眼高于顶的陈琳都称自己的文章与张纮相比,只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本词典出于此}罢了,所以当年大将军何进、太尉朱隽、司空荀爽都想聘他担任属员,却都被他拒绝。此时他正因母亲去世守丧在家,所以才没受到陶谦的骚扰。
事实上,张纮不仅是个大学问家,也是一个大战略家,他在孙策微时提出的这个战略,可谓东吴立国之策,绝对不逊于毛阶荀彧孔明鲁肃周瑜之辈。
他是这样说的:“昔周道陵迟,齐、晋并兴;王室已宁,诸侯贡职。今君绍先侯之轨,有骁武之名,若投丹杨,收兵吴会,则荆、扬可一,仇敌可报。据长江,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功业侔于桓、文,岂徒外籓而已哉?方今世乱多难,若功成事立,当与同好俱南济也。”
张纮此略,共有三大重点:
第一,明确目标。孙策所谓“东据吴会,报仇雪耻”的目标还是太小了,如今大汉之江山,已仿佛东周乱世,诸侯争霸之时已经到来,区区吴会(即吴郡与会稽郡),何以自保?不如效法恒文,称霸天下,统领诸侯,匡辅汉室,则大有可为。
第二,明确达成目标的方法。孙策争霸的凭据,首先靠老爸留下的好名声,然后靠长江的好地利,如此吞并袁术、消灭刘表,占领荆扬二州之地,自可称霸天下。
第三:明确态度。如今天下大乱,大家都想依托一个明主,如果孙策确能在江南打出名堂来,张纮与张昭等圈中同好自当南渡相助,襄助他争霸天下。
孙策听了张纮之略,顿生知己莫逆之感。他心中的伟大目标,也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醒目、毫不含糊!江山如画,洗尽烟火与铅华,正是从从容容,青翠欲滴,让人顿生满腔之豪情壮志。而那位同样从容的少年,天地已融化在他心里。
良久,孙策洒然一笑:“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以老母弱弟委付于君,策无复回顾之忧。”将母亲与三个弟弟托付给了张纮。然后径自西行,来到寿春,求见袁术。
原来,当年孙坚战死后,部队群龙无首,于是各奔东西,一部分跟着孙贲、吴景送葬来到江东,一部分跟着孙香在汝南活动,而孙坚最嫡系的数千中军部队(见《三国志太史慈传》注引《江表传》),则被袁术派军收编并一直牢牢控制在手里。孙策这次来找袁术,就是想要回这支嫡系部队的。
可是,被袁术吞下去的肉,岂有再吐出来的道理?所以孙策也只能先把自己也变成块肉,送上门来,可怜巴巴,哭哭啼啼,请求为袁术效力,以曲线获得这支部队的指挥权:“亡父昔从长沙入讨董卓,与明使君会于南阳,同盟结好;不幸遇难,勋业不终。策感惟先人旧恩,欲自凭结,愿明使君垂察其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