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生子当如张文远
合肥虽然兵少,只有区区七千人,但好在三位守将都是百战名将,能力出众,经验老道,其中张辽擅攻,乐进擅守,李典有德,三人只要配合无间,互补缺点,把自己的优势都发挥出来,哪怕孙权倾国而来,估计也讨不得便宜。何况赤壁之战后曹操对于合肥经营甚久,此城固若金汤,完全不必太担心。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三将各恃资望,各自为政,不能统一意见;所以曹操在西征之前,特意给三将留了个锦囊,言:“贼至,乃拆。”
这下孙权当真攻来了,而且有十万之众,大家赶紧拆开丞相的锦囊妙计来看:“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竟然才一句话,比诸葛亮的简单多了。
乐进李典二人看罢,第一反应就是行不通,毕竟曹操只算到孙权会来,没算到孙权竟带了足足十万兵来,于是齐声反对:“贼众十倍于我,实难以迎敌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如坚守待援。”
只有张辽领会到了曹操的战术意图,表示:“主公远征在外,等救兵至,吴军破我必矣。我等应遵指令,趁贼立足未稳,发兵出迎,奋力与战,折其锋锐,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
李典是个儒将,行事稳重,向来对张辽打鸡血般的激进作风十分不喜;乐进则是个猛将,性烈如火,更加不服张辽,所以还是都连连摇头不置一词。
张辽一看自己说话跟放屁一样,生气了:“权以重兵来犯,以为当者披靡,我军必深沟高垒,不敢出应。是以其惰将统骄卒也,吾逆而击之,安得不破?故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若疑,辽将独自出战。”
言尽于此,李典也被张辽之勇挑重担之豪气所感动,遂慨然而起:“此国家大事,吾岂敢以私憾而忘公义乎!请从君而出。”
于是张辽李典连夜在军中招募敢死之士,得八百骠勇,然后杀牛设宴请大家吃了顿好的,这时敢出城的,都是铁血真汉子!
至天明,张辽便身披铠甲,手持战戟,身先士卒,第一个冲进了敌阵之中,身后八百勇士随后杀至,如一柄尖刀,直往孙权中军捅去。
八百人想打败十万人,当然不可能,所以必须以局部之战斗力与机动性优势,直接摧毁孙权的中军指挥部,这叫做斩首战术。
孙权坐在麾盖下,看着张辽飞蛾扑火,心中感觉很好笑:我东吴中军虎士皆百战骁锐,岂是当年颜良手下可比?你八百人还想从万军中取我孙权头颅?痴人说梦!
但孙权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只听得张辽大呼自己的名字,将大量兵力吸引到身边,以发动群攻武将技,一路杀过去,转眼竟有数十虎士死在了他的戟下,另有两员亲卫大将也被其斩杀,一时间杀气弥漫,搞得孙权向来以为骄傲的中军虎士皆望风辟易,张辽如入无人之境般,直接杀到了孙权麾下。
孙权吓懵了,惊惧不知所措,一时竟忘了指挥作战,但见身后不远处有座土丘,赶紧爬上去抢占地势,并命数千近卫手持长戟排成密阵,将土丘围上十几圈,这才冷静下来,开始指挥各军对张辽部进行合围。
张辽很快也冲到高丘下,冲上面喊:“雁门张辽在此,孙权小儿敢否下来与我一战。”
孙权心想我傻呀,跑下去跟你单挑,这不大跌我身份么?你也别嘚瑟,等会儿就把你们包饺子!于是令旗一挥,东吴大军一齐涌上,四面朝土丘围拢过来,将张辽李典八百勇士重重围在中间攻打。张辽眼见得密密麻麻的吴兵,怕有数万之众,不由热血沸腾,全身都被斗志燃烧,小宇宙疯狂爆发,竟生生冲开一条血路来,突出重围。
但吴兵也不是吃素的,张辽他们刚突出去,缺口立刻被堵住了,还有半数人被困在围内,死战不能出,不由大声哭喊:“张将军弃我乎?”
身为“美貌与智慧并重、英雄与侠义的化身”,张辽怎么能放弃自己的好兄弟!放心吧,我既然把你们带出来,就能把你们带回去!于是又返身杀回,然后重新再冲开条血路,等所有兄弟全都顺利溃围,他才从后杀出。
这一战,张辽血染征袍,从清晨杀到中午,直杀的吴兵人人为之夺气,这才收兵回城,与乐进、李典一同部署防卫工事,合肥人心乃大定,军民无不振奋百倍,也再无半点恐惧。
这一年,张辽四十七岁。孙权三十四岁。
至此,乐进李典诸将才算是彻底服了张辽,张辽此时虽仍与乐李同级,但已成为合肥军事之实际领导人。
而经此一战,孙权再也神气不起来了,主帅一软,十万大军当然也就跟着拉稀,结果围攻合肥十余日,一块砖头也没啃下,丢人哪!只能撤兵南归了!大军便由逍遥津(淝水古渡口,位于今合肥市旧城东北角)过浮桥,一波一波撤退。孙权则与凌统、甘宁、吕蒙、陈武、徐盛、蒋钦、宋谦、潘璋等大将率千余“车下虎士”留在津北殿后。
车下虎士是东吴中军里,专门负责孙权贴身警卫的部队,算是吴军精锐中的精锐,号称以一敌百;又有江东八大虎臣护驾,孙权觉得应该没问题。
但怎么能不出问题呢?热情如火的张辽,可不是那种让敌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要走也得脱层皮!自吴军第一波撤退,他就开始守在城楼上等待,终于逮住一个最佳时机,不由分说,冲下城楼,率精锐步骑风卷杀出,如饿虎扑羊,直扑吴军这支殿后部队。
张辽把握战机的能力,真是强到逆天。
东吴兵将们吓坏了,这要是让主公死在这儿,那可真窝囊透顶了,于是拼死反击,掩护孙权撤退。孙权倒还镇定,骑着马一路退一路回射,箭无虚发,射得曹军一时不敢近前。
张辽大怒,我来!于是一手持盾,一手持戟,率所部亲卫迎头逆击。孙权大惊又是此人,赶紧拨马逃跑,并吩咐偏将军陈武率宋谦、徐盛冲上去帮忙抵挡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