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董卓弑长无道(董卓原为袁隗故吏门生),激起了社会舆论的全面声讨,而袁绍的国仇家恨,则获得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同情,史书称:“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不过关东联军人数虽众,内部矛盾却不小,大家拥护的少帝刘辩已死,献帝刘协又被奸贼董卓所控制,地方实权派们对东汉皇权的信仰哄然崩塌,于是各行其是,争权夺利,其间还爆发了好几次大内讧。兖州刺史刘岱与东郡太守桥瑁不和,将其杀之;长沙太守孙坚与荆州刺史王睿不和,也将其杀之;而且袁氏兄弟间也不和,哥哥袁绍想拥立宗室贤俊、幽州牧刘虞为帝,再树旗帜,另立中央;弟弟袁绍却想自己单干,自树旗帜,自立中央。另外还有很多人什么都不想,只想借反董扩充势力而已,反正现在少帝死了,献帝被架空了,袁绍这个盟主更跟网名一般,叫着好玩儿的,说话全不做数;总之,天下群龙无首,逐鹿已成定局,大伙就可着劲儿的抢地盘争上下,招兵买马准备内斗吧!

在这种情况下,关东联军很快陷入了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境地。不久,关东联军食尽众散,董卓遣兵四击,要将其各个击破。

所以,根本没什么“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也没什么“关羽温酒斩华雄”,关东联军中除了孙坚稍有些作为,曹操稍有些胆气,其他各路人马基本都在吃闲饭,完全没被董卓放在眼里。

曹操见关东诸军皆迟疑不进,每日只是置酒高会,作壁上观,心中愤懑不已,遂独自领兵西进荥阳,半途却被董卓部将徐荣击破,受伤夜遁而去。

长沙太守孙坚也率兵攻打董卓,又被徐荣击破。荣军还生擒了颖川太守李旻,将其烹杀,并将剩余义军俘虏油布缠裹,点火活活烧死,情景惨不忍睹。

凉州军之所以打仗厉害,不仅因为作战经验丰富,还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后勤支持,反正一路杀掠过去,有次杀到阳城,正碰上百姓举行社祭,凉州军竟下毒手,“驾其车重,载其妇女,以头系车辕,歌呼而还。”然后厚着脸皮说攻贼大获,岂不知众目睽睽,天理昭昭?其车队进入洛阳后,又“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这建筑在鲜血与死亡上的快乐,令人发指!凉州军血腥恐怖、残暴变态至此,简直就是在挑战人类的忍受极限。董卓不灭,民愤难熄,天理不容!

还有,河内太守王匡屯兵河阳津(今河南孟县西),也准备南下攻打董卓。董卓派疑兵挑战,然后暗遣精兵绕到东边儿小平津(今河南孟津东北)抢渡黄河,一举偷袭得手,王匡全军覆没。

原来关东联军,都是各自为战。

而且,在这些战役中,吕布这位并州第一猛将并不闪耀,而演义中大出风头的关羽更不知在哪里厮混,反倒是两边的徐荣和孙坚最为骁勇善战。野史小说就这样埋没了真正的英雄。

事实上,吕布不仅未立任何军功,反在其中添了很多乱。当时,孙坚被徐荣打败后,收集残部退守到梁县(今河南省临汝县)的阳人聚,董卓便以陈郡太守、凉州人胡轸为主将(大都督),吕布为骑将(骑督),率步骑五千人前去攻打。大战之前,吕布心里却非常不爽,自己带着并州军与凉州军联合,屈居董卓之下也就算了,凭什么还得在胡轸之下,这也太欺负人了!咱并州军又不是块抹布,想用就用,用完就扔?吕布出离了愤怒,从此对老头子董卓别有幽愁暗恨生,并凉两军矛盾酝酿中……

吕布这态度,胡轸当然更不爽,他放出狠话来:“今此行也,要当斩一青绶,乃整齐耳。”“青绶”即青色绶带,是二千石官员佩带的,拴着官印挂在脖子上的带子。而这支军队中二千石官员只有他和吕布。他当然不会自杀,所以这话摆明是对吕布说的。并凉两军矛盾加剧中……

于是,大军抵达梁县后,正人困马乏,又天晚日暮,按原定计划本当就地宿营,秣马饮食,待拂晓时分再发动进攻,但吕布等并州将领却故意瞎嚷嚷:“阳人城中贼已走,当追寻之,不然失之矣。”鼓动胡轸连夜进攻。胡轸也是个急脾气,听罢还真傻傻追去了。“城中贼”当然没走,孙坚主力正稳守城中等着他们呢!

孙坚天下名将,连董卓都颇为忌惮,胡轸仓促偷袭当然无用,结果大家折腾了一宿,却半点便宜没占到,只好饥渴之极、疲惫之极的坐下来休息,准备就洗洗睡吧,连防御工事也懒得修了。这时吕布又跑出来捣乱,到处散布谣言:“城中贼出来。”此言一出,军士们立刻炸了营,惊叫狂逃,丢盔弃马,一气溃走十余里,不见“贼”踪,这才发现是自己吓自己。天已经大亮了,胡轸恼羞成怒,命大军回头拾取兵器,再去跟孙坚决一雌雄。来回这么折腾,除丧尽士气外,又有什么意义呢?果然被一通狠虐,麾下大将华雄还被孙坚砍了脑袋,沦为天下笑柄。

华雄本无名之辈,孙坚杀之亦无可夸耀,故史书对此一笔带过,但到《三国演义》里就厉害了。“关羽温酒斩华雄!”好劲爆,好拉风,罗贯中一向扬蜀抑孙、曹,这就是文人一支笔,胜过百万雄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54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54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