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原来,张杨和张辽当时都被丁原派到北方募兵去了,此时尚未返京,丁原手下,只剩吕布一员亲信大将,这就是缘分哪,老天注定要这么安排,你们想逃都逃不掉。

于是,董卓找到吕布,两人一勾一搭,一拍一合,事情就定了。

史书写的就这么简单,其中很多细节和内幕都省略了,后世读史者,只能各凭自己的想象,以为补充。

最会来事儿的还是罗贯中,他“让”董卓给吕布了一匹赤兔马,还有一大堆金珠玉带,吕布爱马贪财,所以欣然就范,决定杀丁原,投董卓——这等笔法,貌似颇合情理,却不免把历史看得太简单,且大有将人物脸谱化的嫌疑。咱们还是应该从局势与人性的角度,更深入的分析一下。

首先,如今董卓兵威震洛阳,就连袁绍都不敢招惹他,却主动跑来勾搭吕布,吕布当然不敢断然拒绝。只要不拒绝,就等于暴露了可以被争取的空间。董卓是个聪明人,当然懂得下一步该怎么做,这跟追女孩儿是一样的道理,只要有的谈,事情就好办!

其次,以并州军当前实力,他们想要与董卓抗衡,就只有去跟袁绍联合,但袁绍已明确表示了退缩态度,根本靠不住,所以这一条路,也行不通。

第三,既然董卓与丁原已势成水火,双方迟早火并,而并州军又实力不足,那么为了谋求本集团的发展空间,更为了众多并州将士的生命与前途,吕布杀一人而幸福大家,值得!

第四,杀主将而投靠敌对阵营,这可是一件大事。吕布绝无可能自顾自的就往上冲,否则丁原一死,并州兵将却不服,忽起兵变咋办?他在动手之前,肯定跟几个重要人物商量过,取得大家的默契了。所以说,坏事儿是吕布一人干的,但实际应是并州军官的集体决议,不能将其看成吕布的个人行为。只是吕布在并州军中威望最大胆子最大,所以带头出来反丁原、背骂名罢了。

以上是从局势方面来分析,然后我们再从吕布的性格与出身方面来分析。一般来说,人的行为与性格密切相关,而性格的形成又与其成长的环境密不可分。

以上是从局势方面来分析,然后我们再从吕布的性格与出身方面来分析。一般来说,人的行为与性格密切相关,而性格的形成又与其成长的环境密不可分。

首先,吕布从小生活在边塞,受胡人影响甚大,而胡人大多信奉武力,崇拜强者,难养易败,叛服无常。丁原虽然也很强,但论野心、论武力、论气魄,都差着董卓一个数量级,吕布当然选择后者。至于什么党争派系、政治方向,吕布不懂,也不想懂,他就是一个跟着感觉走的人,想什么就做什么,别人说的话,随便听一听,真的无所谓!

其次,吕布是游侠剑客,彻头彻尾的武人,不是那个党,也不是这个派,既非官二代,又没高富帅,更没资格参加过光荣的“袁氏故吏”,他是不会和袁绍这些士人合拍的,恐怕双方各看不顺眼,他们没有合作的空间。反而董卓凉州军与并州军曾并肩平羌,其地缘、阶层关系都更为紧密。事实上,自东汉平羌战争愈演越烈,并凉等关西地区对中原的离心力亦不断增强。董、吕乱汉的根源就在于此。

总之,吕布就这么把自己的上级丁原给咔嚓了,董卓大喜,立奏请少帝拜吕布为骑都尉(丁原原先官职,秩比两千石),后又升任中郎将,封都亭侯,誓为父子,甚见亲爱。值得注意的是,吕布此时至少已有三十多岁,女儿都可以打酱油了,并非野史评书中说的少年英雄。真正的少年英雄,应是并州军中另一员大将,年方十九岁的张辽。丁原死后,张辽募兵返回洛阳,发现人事已非,干脆也就投靠了董卓。至此,董卓兵力大盛,威震天下,也无须再顾虑小屁孩袁绍了,于是威胁朝廷将自己升为大司空,名列三公之首,直接压过袁绍叔侄,成为朝廷军政第一人,免疫除暗杀外一切攻击。

董卓心知肚明,现在他手握重兵权倾朝野,已不怕别人跟他明干,就怕别人也学吕布搞阴谋刺杀那一套,所以他出入必警卫森严,并让吕布给自己当贴身保镖,吕布武力天下第一,就往董卓身边一站,哪个不要命的还敢动手?有了这天下第一的保安系统,董卓这才把心放进了肚子里,大刀阔斧的开始折腾起来。

首先,董卓把目光投向了汉少帝的弟弟陈留王刘协,含情脉脉,勾魂夺魄。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54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54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