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明帝不知动了哪根神经,某日忽然想起当年朝堂上风采卓然的布衣学子班超,便问正陪自己读书的班固道:“卿弟安在?”
班固心中一喜,忙躬身答道:“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明帝听罢,暗道一声可惜可惜,忙大开隆恩,让班超做了一名兰台令史,协助班固修史。
弟弟从抄书小弟转正为国家公务员,班固当然很开心,这下班氏兄弟都进入政府文化部门,父亲在天有灵,必当非常欣慰。
不仅班固开心,班固全家人都很开心,他们甚至开了一个家庭聚餐,把所有亲朋好友都叫来庆祝。
只有班超不开心,因为“兰台令史”这个在旁人眼中风光无比的职业,在他眼里只是虚耗人生,没有任何价值。
为官方修史,其实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儿。正是在明帝一朝,校书郎杨终受诏将司马迁《史记》删减十余万字。要知道,史记总共也不过五十余万字罢了。
看来,东汉朝的敏感字太多,班固忍耐得,班超却受不了。
可没办法,再烂的生活,在真正的机运没到之前,他只有忍耐。第二天,班超带着全家人的期望与祝福,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这正是“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我们可以想象,班超对这个一点热情欠奉的工作,一定干的烂透了。结果没俩月,他就捅了一个大娄子,被皇帝开除了。
关键兰台令史这个工作可不仅仅是抄抄写写而已,还必须负责朝廷重要公文包括诏书、奏章的管理与勘劾,事关机要,岂能出错?还是那句话,处理文书,班超不是那块料,再加上他心思浮动根本不安心工作,丢官是迟早的事儿,不丢倒奇怪了。
整个班家沉浸在一片失望透顶的气氛之中,班超也不是小孩子,都年近不惑了,大好前程摆在眼前竟还混成这个样子,你要大家怎么说他!
不管怎样,班超的上半生,就这么零分交卷了。然而在一片好闲者的嘲笑声、与家人怒其不争的埋怨声中,39岁的班超脚踏大地,仰望星空,投笔持剑,遥指西北,猛然发出了一声惊天长啸!
——开战了,陛下终于开战了。从今开始,西域的传奇,就由我班超来续写!伟大丝路,请张开你的怀抱,热烈欢迎哥的驾临。
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十二月,显亲侯窦固以久在河西,明习边事,而被任命为奉车都尉,与副将骑都尉耿忠,率兵出屯凉州,准备出击西域,讨伐匈奴。班超闻信立刻前往拜访窦固,请求从征杀敌,去异域建立一番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
人的一生都在等待机会,但好不容易等来机会很多人却没把握住,为什么?因为不够坚定,因为前怕狼后怕虎,因为经历了太多的失败与挫折,所以脑袋太复杂,决断太困难,缺乏不顾一切冲向机会的激情与信念,结果就只能眼看着机会如雪花一般融化在自己的手心里,随波逐流,永远漂流。
好在班超冲过去了,不顾一切的冲过了那根让人望而生畏的独木桥,不仅如此,他还在桥上放了一把火,投笔一搏,断绝了自己的后路!!
即然这样好吧,那就去吧壮士班超,人生就应如此,燃烧全部的激情,像干将、莫邪那样,把自己溶炼进自己的剑里,寒光直射西域。西域,当年匈奴右臂,将来欧亚孔道。所以,经营趁早,经营趁早,把西域也融炼进自己的剑里,寒光直射天骄。
3.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试剑蒲类海,直为斩楼兰
四十年前(公元29年),班超之父班彪因天下大乱,投奔到当时河西大将军窦融手下担任谋士。正是班彪出谋划策、牵线搭桥,窦融终于归顺东汉,官拜大司空,爵封安丰侯,从此一家尊荣富贵享之不尽。而窦固身为窦融之侄,与班家世交匪浅;加上班超有胆有识,当年给窦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值此机会,窦固便让他在军中担任假司马,即军司马之副职,秩比六百石,放到现在也差不多副团级干部了,职位竟比他哥哥班固还高。
可班固听说弟弟从军后却很不开心,因为这个假司马可不是那么好当的,那得要拿命去沙场上博,何况西域那地方充满了危险与未知,班超一介书生,还要在那里带兵打仗,这专业完全不对口啊!再说东汉重儒轻武,一介武夫又有何前途?万一要是再横死他乡,他可怎么对得起死去的老爹哟!
班老太太也不放心班超走,她舍不得儿子去冒险,更劝他留在家中帮忙编史,这样也能跟着哥哥名垂书帛,干嘛非要跑老远去那莫名其妙的西域呢?咱老班家祖祖辈辈也没干过这个。
班超的妻子当然更不同意,她宁愿要个一事无成的丈夫,也不要独守空闺、望断天涯的担惊受怕,这种日子想想都觉得难捱,于是成天傻傻的跟班超念叨:这样吗?还是要出发了吗?已经下定决心了吗?或许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能见面了吧,这样好吗?不过一直以来你都挂在嘴边,这一直是你美丽的梦想吧!好吧,好吧,既然怎么也无法求你不要丢下我,那么你记住,要是出了什么事就回家,我永远在这里等着你回来,等着你回来看那桃花开……
面对兄长老母的反对,面对娇妻爱子的不舍,面对家庭与理想的两难,旁人一定纠结疯了!然而,班超竟一刻也没犹豫,就整理行装踏上了征途。身后,家人的哭泣声声断人心肠,但班超头也不回,大步流星转眼走了个没影。他讨厌离别的场面,唧唧歪歪,哭哭啼啼,难看死了!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大丈夫的离别,就当说走就走,绝不回头!
所以对不起了,吾爱吾家,但吾更爱自由,天地辽阔,我岂能埋首书牍?
更何况:没有分,哪来的合?没有痛,哪来的乐?没有探索,哪来的坦途?没有冒险,哪来的希望?没有坚定,哪来的成功?没有战争,哪来的和平?所以,西域,我来了!当你重新投向祖国怀抱的那一刻,就是我与亲人欢庆聚首之时!兄长,你就准备好你的如花史笔,亲自来为你的弟弟记录丰功伟业吧!
班超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四十岁的中年才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而这个定位还是完全违背其家庭状况、亲友支持、以及社会风尚的,但他竟然仍这样无所畏惧、我行我素。班固始终没法明白,他这弟弟究竟是哪里来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