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7.南征一曲武溪深,凄绝万载伏波哀

陷入困境倒也没什么,问题是这一片山泽实在不是人待的地方。一眼望去,但见密林蒙烟、老树苍藤、险滩迭起、乱石密布,一切都笼罩在晦暗而又粘稠的云雾与瘴气之中,白天照不进阳光,晚上看不见星辰,还有体型大到夸张、令人毛骨悚然的蟒蛇、蟾蜍,以及各种各样形貌古怪的黄蜂、蜈蚣、蝎子、蜘蛛等毒虫,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突然跳到你的军帐之中,给予你致命一击!这种破地方,别说人了,就连鸟兽来了都得哭!

据崔豹《古今注》,当马援被困在壶头山下武溪之畔,见得此险恶环境,又听得门生在旁吹起横笛,不由大发感慨,作歌《武溪深》和道:

滔滔武溪一何深。

鸟飞不度。兽不敢临。

嗟哉,武溪多毒淫。

笛声愁怨,悲歌慷慨,左右闻之,莫不流涕,皆愿舍死杀贼,以早日凯旋回京。

可是,屋漏偏遭连夜雨。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方进入了危险的夏季,山林湿热,酷暑难耐,毒虫横行,瘴疠肆虐,十二郡中原士卒可就遭了罪了,很多人不服水土,搞得头晕身重,上吐下泻,浑身无力,严重者甚至染疫(主要是由虐蚊叮咬感染的疟疾)而死。就连马援本人也中了招,病到昏天黑地,几至不能起身。

诸将无奈,只得在河岸边开凿洞穴,将马援与其他病卒抬进洞内避暑并隔离。《沅陵县志》说这些山洞“宽广高阔可容二席,外顶状似坟墓,土人因呼曰生墓坟。”真是不好的征兆,整支军队也士气低落,哀鸿遍野。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据民间传说,正在此时,当地老百姓献上了一贴祛除瘟疫的祖传秘方“五味汤”:即取茶叶、生姜、茱萸、绿豆、大米和食盐,磨成粉以开水冲食,治好了不少染疾的汉军将士。据说这种保健型饮品也就是今天的湘西名产“擂茶”。正如《桃花源县志》所载“马援征五溪蛮,将兵行有纪,鸡犬不惊。……马援凿石室以安民,民间献擂茶以报德。”原来在如此激烈的民族冲突之下,却也能培育出如此温馨的军民鱼水情。

既然有百姓的支持,马援觉得自己还没输,不仅没输,反而胜利在望。因为在双方僵持不动的情形下,汉军虽不得前行,蛮军同时也被锁住了咽喉。只要继续耗下去,对方供给一旦断绝,胜利便送上门来。这场战争,实质是一场意志力的较量。

蛮军首领相单程见汉军始终不退,心中甚是焦躁,便派兵在山顶日夜鼓噪骚扰,弄得汉军将士也越发疲闷,怨声连连。马援虽重病,旦深知军心重要,所以每当此时,他就会身着一件麻布单衣,强拖到洞外,步履蹒跚的查看敌情,大汗淋漓的给将士们训话鼓劲儿。将士们见状无不流涕,为马援之顽强意志与打不垮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可有一个人,一点儿不感动,不仅不感动,反而觉得马援咎由自取,还连累大伙,当真是可恶之极,必须报告皇帝予以严惩。

可有一个人,一点儿不感动,不仅不感动,反而觉得马援咎由自取,还连累大伙,当真是可恶之极,必须报告皇帝予以严惩。

这个人,正是之前行军路线未被采纳因而日夜抱怨的副将耿舒。耿舒是北方人,生长于辽东寒冷之地,哪里能受得湘西湿热气候,他本立功而来,却被困在山下饱尝艰苦,心中当然更恨马援,于是通过哥哥耿弇向刘秀告了一状,言:“前舒上书当先击充,粮虽难运而兵马得用,军人数万争欲先奋。今壶头竟不得进,大众怫郁,行且坐死,诚可痛惜。前到临乡,贼无故自致,若夜击之,即可殄灭。伏波类西域贾胡,到一处辄止,以是失利。今果疾疫,皆如舒言。”

刘秀闻得谗言,大怒,心中对马援顿时改观:“不派你去,你争着要去,派了你去,又没给朕争气,真丢人!!”

果如马援出征前预见——此次南征最可怕的不是凶悍苗蛮的明枪,而竟是自己这边朝中小人的暗箭。皇帝近臣猛于强虏,这便是中国历代名将的悲哀。

于是,刘秀让梁松乘驿车去到前线,责备马援进军迟缓、坐失良机,并令梁松代为监军,主持大局。梁松闻诏大喜:“哈哈,马援老儿你终于落在了我的手里,这下可有的你好受!”

然而,梁松没想到,他这机会还是来的太迟了,历史注定要成全马援一个完美的战死疆场,而只留给他一个报复死人的机会。

原来,由于马援不好好休养病体,日夜奔走战场,加之年事已高,几番折腾下来终于支撑不住。一个酷热到让人发疯的正午,马援病情恶化,陷入弥留,在左右一片的哭泣声中,他却一声大喊:“援今得马革裹尸,不负前言,生无所憾,不亦快哉!诸君奈何显小儿女之态!”

这正是浩然神风,英雄无悔!千载以后,仍让人荡气回肠,满淌男儿之泪。

是夜,马援回光返照,起身走出洞外,凄然北望,喃喃的谁也不知他说些什么。左右上前劝解,但老将军的意识已渐模糊,根本听不进去。至凌晨时分,马援忽然在洞口倒地不起,呼吸急促,双眼茫然,抬进洞内后随即逝世,时年六十三岁。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50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50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