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所谓“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史记》)以两千年前的医疗条件,马援一个北方人去往帝国最南端,就算不打仗,其生还几率恐怕也不会超过50%。然而马援志在疆场,义无反顾,遂与妻子生诀,洒泪而别。

据考证,马援进军交趾之路线当由长江船行进入湘江,在今湖南、广西桂北地区征召士兵,然后由湘江水路进入灵渠(在今广西兴安,为沟通荆州与交州的交通枢纽),灵渠多年失修,早已荒废,马援于是主持大军疏浚这条著名运河,为渠六十里,并建马嘶桥一座,成为百姓美谈。在今兴安县灵渠畔的灵济庙(旧名四贤祠)内,仍供奉着开渠、修渠的四位古贤:即秦人史禄、汉人马援和唐人李渤、鱼孟威。

接着,马援大军由灵渠转入漓江,沿江而下到达桂林,在这里又引发一个民间传说。说汉军刚到这里就遇上了叛乱,双方首领来到今天桂林的著名景点伏波山,展开谈判,谈至僵局,马援忽然拔剑而起,剑光一闪,竟将一根巨大的石柱贴地削去寸余,使其悬空(今此奇石称“试剑石”),喝令叛军退兵一箭之地,说完登上伏波山顶,立马拉弓,一箭竟射穿了三座山(今此景点称“穿山”),直飞在桂林城百里之外,神力超乎想象,震的叛军屁滚尿流,退兵退到无影无踪。所以大家不要迷恋小马哥,这真的只是个传说而已。

然后,汉军又由桂林进入桂江、郁江,过浔江,转北流江,一路凿暗礁、疏河道,终于穿越零陵郡、郁林郡与苍梧郡,来在合浦郡境内一道险关之前。这道险关可是大大的有名,就在今广西北流、玉林两县间,由天门山与龙狗岭二石山分支耸秀,东西对列,其阔30步,为古代通往琼州、交趾的交通要道。这正是民间传说中的“鬼门关”(或称“阴阳道”)所在地,过去便进入了南荒中的南荒,人迹罕至,丛林遍布,是毒虫野兽的天堂,是瘴气肆虐(古人认为疟疾等南方传染病的病因是山林间的不良空气)的地狱,去者罕有生还,民间有谚:“鬼门关,十人去,九人还”是也。传言马援征交趾路过此地,还在路旁大石上“记号”了一笔(勒石),残碑龟石至今尚存。

果然,“鬼门关”名不虚传,待汉军行至合浦郡治所,士兵已大量减员,就连楼船将军段志也在路上病卒,迭相做了南方之鬼。马援心想这接下去丛林更密、山川更险,而骆越也必借由地形熟悉之优势,在丛林中多设埋伏跟汉军打游击战,如果继续南下强行穿越,恐怕没等到交趾,大军已被越人与猛兽毒虫瘴气折腾殆尽了。

基于此,马援最终决定变更线路,沿海岸线迂回行军,即由钦州过十万大山,一路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同时以大小楼船从合浦郡乾体港入海,沿钦州湾、防城海岸与北部湾,紧贴陆路运送补给,如此海陆呼应、伏波而进,这才不枉他伏波将军之名。

这一海路进军也有不少民间传说。据《廉州府志》,汉军船队在途经钦州地界乌雷岭外一道狭窄海峡时,发现此处不仅水位浅、航道狭小,而且风高浪急,船行十分困难,还多有海寇藉此抢劫过往船只。从前过往商旅只能绕道危险的外海航行,鲜有生还者;马援兵多却不怕,遂下令将士们连夜开凿出一条宽阔的航道,在开凿过程中,为避免海寇侵扰,马援又命令士兵将山羊绑在大鼓之上,让羊蹄不断擂响战鼓,同时把铃铛挂在一块叫“乌置墩”的礁石上,风吹响叮当,与鼓声交加,声响震天,威慑海盗。另传说这钦州海湾中本有九口连珠巨浪,声响如雷,船行不得,马援一箭过去,射掉六口,还剩三口。清代番禹人屈大均有诗《伏波射潮歌》云:“后羿射日落其九,伏波射潮减六口。海水至今不敢骄,三口连珠若雷吼。”

有点夸张了,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马援征交趾之战,与其说是与越人的战争,不如说是与大自然的战争,或者说与地形的战争。

孙子曰:“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军事地形学,是每一个军事统帅的必修课。而马援自沙盘伐陇以来,无论平羌、征越,皆能克服地形之劣势。其“上将之道”,可称东汉诸将之最,绝对宗师级的人物。

果然,马援巧妙进兵,加之当地百姓引路(据《防城县志》,今广西与越南交界处之防城港市黄、裴、阮3姓百姓当年协助伏波将军平乱,从军作向导有功,朝廷赐予功田),汉军轻松绕过了交趾北面骆越严密设防的红河三角洲密林,不日进抵浪泊(湖名,在今越南河内省红河苏沥江之间),在这里与越军主力象兵及船队一场水陆大战,获得全胜,共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征氏姐妹落荒而逃,率残众躲入禁溪(今越南永富省安乐县)穷山恶水之间,据险自守, 负隅顽抗。

禁溪水急山险,愁雾浓烟,马援也是不敢贸然入内,遂一声令下,命大军随山伐木, 筑起巨栅, 守住溪口,围而不攻。这征氏姐妹也真能躲,一躲就躲了将近一年。而马援也真有耐心,他一面围住二征,一面也不闲着,趁机分兵略定各县,安抚民众,怀柔百姓,收聚粮食,输运军前。双方就这么耗上了。

这就是马援的战略高明之处。对死硬分子围而不攻,而对当地民众怀柔安抚,此即孙子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终于,到了建武十九年正月,二征姐妹粮草断绝,无以为生,部下亡散投降殆尽,穷途末路之下,只好投江自尽(据越南史料),马援命人斩其首级(据中国史料),传送洛阳。朝廷论功行赏,发来诏书封马援为新息侯(封邑即春秋时息国,今河南息县),食邑三千户。

这一年,马援五十七岁,是东汉开国功臣中封侯最晚的一个,其封邑户数也属后等。但这迟来的荣耀,还是让马援老怀大慰,于是杀牛摆酒,犒赏三军,带着几分酒意,马援不由感慨道:“吾从弟少游,与我志趣不同,尝谓‘人生在世,但取衣食裁足,乘小车御驽马,为郡掾史,老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何必奔波劳碌,妄求功名?’吾当初意不谓然,今至浪泊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中瘴,跕跕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今赖士大夫之力,被蒙大恩,不意先诸君而纡佩金紫,且喜且惭。”

人生就是一道道的选择题。是知足常乐的好好先生?还是志在千里的英雄无悔?这就看你究竟喜欢什么样的生活。大丈夫立功外域,岂易易哉!反正马援觉得:人这辈子不过短短几十年,理应活的精彩万分,像马少游那样畏畏缩缩、庸庸碌碌到底还是不是个男人!

众人听得马援肺腑之言,不由感同身受,皆伏地大呼万岁,胜利的心情有如艳阳高照。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4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