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就在马援被召回京师的这一年,一向太平无事的交趾郡(今越南北部)突然爆发了大规模少数民族叛乱,战火很快蔓延到了整个岭南一带,这些地方虽然蛮荒偏远,但毕竟是武帝时开拓的大汉国土,且多有汉民居住于此,刘秀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得让马援这个蛮夷专家走一趟。至于交趾怎么会爆发叛乱?这可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我们从春秋时代讲起。
春秋时代,岭南地区还是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言语各异,重译乃通。人如禽兽,长幼无别,推髻剪发,文身跣足。……以射猎为业,而不知牛耕。……以富为雄豪,争夺兼并,役属贫弱,俘掠不忌。”《(后汉书)》直到吴越灭亡,百越人(后又有古蜀人)相继南迁;又经秦始皇发兵五十万南下,征服百越诸部,在此新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并带来先进农业及铸造技术,文明社会方见雏形。再后来,汉武帝又不断派兵,继续南拓,于是重新规划岭南为交州,从南至北辖日南(治西卷,今越南广治)、九真(治胥浦,今越南清化)、交阯(治龙编,今越南河内北)、合浦(治今广西合浦北)、郁林(治布山,今广西桂平西)、苍梧(治广信,今广西梧州市)、南海(治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七郡。这七郡的情况非常复杂,甚至比凉州的情况还要复杂。原因很简单,凉州汉多羌少,而交州汉少越多,尤其日南、九真、交趾、合浦四郡,由于地处偏远,南迁汉人极少。事实上,这里虽设有汉朝郡府,但其县级以下基层政权仍保持高度自治,实权掌握在当地骆越(百越中一支,又称“雒越”,大概是今天我国壮族、黎族与越南京族的先民)首领手里。如此两套权力机构是非常麻烦,其间矛盾注定不可调和,只要一个小火星,就可能引发大爆炸。
果然,忙于四处平乱的东汉朝廷一个没留神,这遥远的南方出事了。而且闹出乱子来的,竟是交趾郡骆越部落中的两朵霸王花:征侧、征贰姐妹。
竟然是俩女贼?洛阳君臣听说后通通吃了一惊。
其实也没啥好奇怪的,交趾名为交趾,其意腿脚交错也,盖此地风俗,男女合川而浴,杂处不避,生男生女一个样,甚至女子比男子还要骁勇善战,而征氏姐妹正是其中佼佼者。
而且,征氏姐妹的父亲乃麊泠县(音迷零,今越南水富省安朗县)骆越头领(又称“雒将”),姐姐征侧的丈夫诗索乃朱鸢县(今越南南河地区)骆越头领,故二女素有威望、桀骜不驯,有时竟连交趾太守苏定也不放在眼里,屡屡触冒汉法。原来,西汉朝廷“从其俗而治之”,并不对骆越人强加汉法,但到了东汉,情况有所改变,中央有意改变策略加强交州统治,恰好这苏定又是个狠人,他觉得治理蛮夷就该狠一点,便想依汉法捉拿征侧夫妇。征侧夫妇当然不肯就范,一通闹跑走躲了起来,苏定也不客气,当即发兵捕杀诗索(诗索之死只见越南史料,汉史未记)。杀夫之仇不共戴天,这下征侧狂暴了,即与妹妹征贰大发雌威,举兵前来攻打苏定,苏定丢掉城池,剃发割须,落荒逃至南海郡(亦见越南史料),交州遂大乱,九真、日南、合浦三郡的越人亦起兵响应,形成燎原之势,转眼攻克六十五座城池,征侧自号为王,建都麊泠,宣布独立。
南方兵弱,交州刺史与诸郡太守皆无力平叛,只能守住其他三郡不失,苦苦等待朝廷援兵。
事情大条了。然而,刘秀晚年用兵越来越谨慎,何况南方地理情况复杂,交趾以南更是汉人从未涉足之地。汉军万里用兵于蛮荒,这说得好听是平叛,说得不好听就是探险,所以战前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到万全,否则恐重蹈当年李广利远征西域覆辙。
因此,刘秀一面将马援召回京师备用,一面下诏南方诸郡修车船、通道路、架桥梁,储粮谷,前后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精心准备,只求稳中求胜,这便是刘秀一贯的行事作风。
终于,在建武十七年十二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刘秀正式下诏,拜马援为伏波将军,督率副将扶乐侯刘隆(南阳宗室成员,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星宿“娄金狗”)与楼船将军段志,发长沙、桂阳、零陵、苍梧四郡兵万余人,南征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