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原来,羌族之部落甚多甚杂(据《后汉书》载当时便有89种),且分布极广(几乎整个中国西部地区),如果说湟水一带的西羌以烧当、先零二部最强,那么地邻四川的羌人便以参狼部落为首。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该部落极其强悍,哪怕马援威名远扬,他们还是忍不住要捋虎须玩玩。

建武十二年冬,参狼羌勾结塞外诸羌,袭杀汉朝官吏,大举作乱。马援闻得战报,率四千人南下进剿,不日行至氐道(县管蛮夷曰“道”,氐道位于陇西郡与武都郡交界处,即今甘肃礼县西北)境内,与参狼诸羌狭路相逢。

这一次,羌人又搞老一套据山为险,盖其山地民族,故兵长在山谷,短于平地,且不能持久。既然如此,马援决定也跟羌人玩玩儿持久战。老是奇袭就没意思了。

而且,马援还发现羌人一个低级错误:他们竟然全守在光秃秃的山上,没去把住山下的水源和草地。兵法曰:“凡行军越过山险而阵,必依附山谷,一则利水草,一则附险固,以战则胜。”羌人但知守险,却不明水草之利,这便是犯了马谡守街亭同样的错误。三个字,易破矣!马援于是指挥部队占领了山下水草地,采取围而不击的战法,想要不费一兵一卒,活活困死这帮羌虏。

如果人是铁饭是钢,那水就是金箍棒,一天不喝很受伤,羌人渴到伤不起,只好鼓勇下山强夺,当然一切都迟了,迎接他们的只是一阵阵猛烈的箭雨,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数次下来,羌人终于绝望了。他们这才发现,他们惹到一个实在不该惹的对手,再打下去就是找死。

在这种情况下,数十万户的诸羌部落只好逃亡出塞,而留在武都的一万多诸羌老弱,则全体向马援投降。自任陇西太守,马援手里始终也不过数千兵马,最后却搞定了凉州各郡近百万强悍的羌人,这真是中国军事史的一个奇迹。

至此,凉州羌乱全定。马援以其赫赫名将之威,为西北边塞争取了其后二十余年的太平。这是他此生最大的历史功绩。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在帝国西方冉冉升起。

然而,马援功高不赏。在建武十三年伐蜀大胜后举办的庆功封侯会上,功臣中共有三百六十五人增邑更封,却独独没有马援的份儿。

难道说在朝廷眼里,边塞守将低人一等?李广、马援竟然都没有封侯。

很显然,刘秀与马援之间的情分,还是远不如他南阳、颖川、河北这三帮老哥们儿的。这没办法,马援进圈子进晚啊,而且晚了足足十年,等天下初定才来扫尾,肉早分光了,刘秀也只能留点汤给他。

马援虽没赶上好时候,但自有其出众之处,否则也不可能位列千古名将。他与两汉其他牛人最大的不同,在其出色的军政统战能力,犹擅教化蛮夷,且颇有西汉曹参之风。

然而越复杂的事情,道理就越简单,马援的妙诀,无非两个字,一为“宽”,二为“信”。

宽者,总大体,简政而不扰民也。

信者,施恩义,务实且以诚待人也。

只要做到这两点,马援就可以翘起脚来治理陇西,一点问题都没有。

据《东观汉记》记载,马援交游甚广,家中每日都是宾客盈门、高朋满座,他这官当的,成天也就是和朋友们饮宴闲聊,从不见怎么管事儿,陇西偏偏太平无忧,真奇怪了!偶有不识相的郡吏前来汇报政务,马援就跷二郎腿说:“此丞、掾任,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邀游。若有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则太守事耳。”

看来,马援也是黄老之道的忠实拥趸,盖乱世务边,与民休息即可,清净无为才是王道。

一次,马援又在太守府衙内与宾客饮宴,忽有郡吏惊慌失措跑进来,大呼糟了糟了!

马援把酒杯一放,大怒:糟什么糟,慌什么慌,淡定一点儿慢慢说。

原来,陇地一向民风彪悍,刚好这天邻县有人聚众械斗,造成流血事件。吏民不知就里,竟误以为羌人作乱,纷纷逃入陇西首府狄道县(今甘肃临洮)狄道城,寻求官府保护。狄道县长闻变,急急前来求见,请示立即关闭城门,并发动军队前去镇压。

马援听完汇报,放声大笑:“虏何敢复犯我!晓狄道长,归守官舍。甚怖急者,可床下伏!”狄道县长听得太守这么说,又羞又惧,竟真逃回家躲在了床底下。一日后,邻县县长来报,说原来真的不是羌乱,也就几个小流氓斗殴而已,事态已经平息了,人民群众情绪恨稳定。狄道县长听闻,更加羞惭,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全郡上下虚惊之余,也对马援皆叹服不已。

就这样,马援在陇西太守任上六年,招抚西羌,教化百姓,大力发展农牧,又为狄道开渠,引水种秔稻(见郦道元《水经注》),以至政通人和,汉胡百姓安居乐业。至建武十六年春,刘秀见凉州形势大定,便将马援召回京师,拜为虎贲中郎将(秩比两千石,掌禁中宿卫及扈从,主虎贲郎千余人),要跟他商量几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就是关于帝国的币制问题。原来王莽篡位后,竟下令废黜了西汉长期使用的五铢钱,大造宝货新币,导致天下金融崩溃,百姓多受其苦,数十万抵制者还被流放边疆,这都是马援年少时亲睹亲历。所以他归汉后多次上疏,言“富国之本,在於食货,宜如旧铸五铢钱。”奏请恢复西汉旧币制,可惜当时三府(大司马,大司空,大司徒)对此提案心存顾虑,这件事就被搁置了下来。

马援回到洛阳任职后,立刻去到三公府中找回自己的奏章,对上面批复的十几条反对意见一一解释注明,然后重新写成表章上奏。刘秀见其言之有理,便采纳了他的意见,天下民众因而得益,这又是马援一大历史功绩。

第二件事就是这年刘秀因度田令实施不利,处死了十余名贪赃枉法的河南官吏。这对于奉行柔道的刘秀来说,心中当然不免疙瘩,觉得自己做的太过,于是找个机会询问马援的想法:“吾甚恨前杀守、相多也!”

马援回答的很有意思:“死得其罪,何多之有!但死者既往,不可复生也!”

这就是马援,风趣幽默,豁达坦率,又语带机锋,劝中带谏,当真太讨人喜欢,刘秀放声大笑,心中阴霾一扫而空。

第三件事儿就是马援自找的了。当时刘秀经常召他进宫问对,而待诏总是很无聊的,马援闲不住,竟在宫中开起“百家讲坛”来。我们知道,马援交游广阔,天南海北见多识广,口才也好,长的又帅,加之眉目生动、绘声绘色,感染力极强,吸引力十足,真是满足了观众们视觉听觉的双重享受。马援讲起劲来,还变着法儿的换花样,今天讲前朝将相,明天讲三辅长者,后天讲闾里少年,大后天再讲江湖豪侠,反正街头巷尾民间逸趣、历史地理人文风俗,马援包罗万象天花乱坠,搞得宫里的太子、诸王、宫女、太监们全都沉迷其中,乐此不疲,百听不倦。这或许就是中国评书的最早起源吧。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9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49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