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古人云】

部下吕种:“马将军诚神人也!”

老友朱勃:“马援得事朝廷二十二年,北出塞漠,南渡江海,间关险难,触冒万死,经营陇、冀,谋如涌泉,势如转规,独守空郡,兵动有功,师进辄克。”

光武帝刘秀:“伏波论兵,与我意合。”

袁宏《后汉纪》:“马援才器智略,足为风云之器,跃马委质,编明功臣之录,遇其时矣。天下既定,偃然休息,犹复垂白,据鞍慷慨,不亦过乎?”

宋太宗赵光义:“马伏波词辨分明,杜征南手不释卷。见事而敏,抱器自然,壮志无穷,日新其德。”

苏轼:“非新息苦战,则九郡左衽至今矣。”

明代军事家、思想家王阳明:“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朱元璋赞周德兴:“赵充国图征西羌,马援请讨交址,朕常嘉其事,谓今人所难。卿忠勤不怠,何忝前贤,靖乱安民,在此行也。”

王夫之批马援:“老而无厌,役人之甲兵以逞其志,诚足厌也。好战乐杀而忘其正命,是为‘逆天之道’。”

屈大均《广东新语》:“伏波神,为汉新息侯马援,侯有大功德于越,越人祀之于海康、徐闻,以侯治琼海也。”

曾国藩:“伏波将军马援,亦旷代英杰。”

孙中山写给蔡锷的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毛泽东:“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马援之后,是一代不如一代哟!”

抗日名将赵尚志《满江红•调寄黑水白山》:“争自由,誓死战。效马援,裹尸还。看拼斗疆场,军威赫显。冰天雪地矢壮志,霜夜凄雨勇倍添,待光复东北凯旋日,慰轩辕。”

钱穆:“马援是个大豪杰,闻其风,一样百世可以兴起。不要钱,不享老福,情愿马革裹尸还葬,还不算是一豪杰吗?惟其他能具有这套豪杰之气,才能表现出一个最高人格来。

作家孙犁:“马援口辩,有纵横家之才,齐家修身,仍为儒家之道。好大喜功,又备兵家无前之勇。其才智为人,在光武诸将中,实为佼佼者。”

作家常风:“马援的眼光见识超脱凡俗,无功名利禄之念,他对于人生采取的是最健全的态度。”

【引言】

关于马援和他的名言“马革裹尸”,我想在中国大概没有多少人不知道,但对他具体的品格与事迹,很多人恐怕就不熟悉了。或许只把他当成李广一般,看做一个忠君爱国的符号而已,套张脸谱上去,反正不是黑脸就是花脸,哇呀呀叫两句就对了。

但如果我要说,马援原先是一个风流倜傥、俊美如画、能说会道、财比陶朱的官家商贾、富家公子呢?

如果我又说,马援是一个为人慷慨豪爽、知交好友遍天下,却在死后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内身败名裂、饮恨黄泉、为天下所唾弃的可怜虫呢?

就让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重新来认识这位传奇中的人物、东汉军魂的缔造者马援吧!

【正文】

1.茂陵贵公子,边塞牧马人

很少人知道,马援其实是战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后,因赵奢之子赵括有长平之耻,导致赵国沦亡,其子孙便不敢再姓赵,而改姓“马服君”之马,从此日益衰败。

或许还是基因好吧,至汉武帝时,邯郸马氏逐渐开始兴盛,终成燕赵顶尖豪族,其成员有数人做到两千石的省部级高官,封侯拜将,风光无比,后依徙民制度又举族迁到茂陵县定居,成为汉武帝的守陵邑民。

在此期间,马援的曾祖父马通因平定卫太子之乱有功而被封为重合侯,深受武帝宠信,后虽因巫蛊之祸波及被诛(详见本书第三卷《天下强汉》李陵篇),故而家道中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马援的祖父马宾以及父亲马仲仍在朝廷担任郎官,品秩虽不高,却能参与国家机要,还算是保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马仲的几个姐妹甚至选入宫中做了汉成帝的婕妤,声势日振。

看来,这又是一个根基深厚、源远流长的名将世家。这样的世家即便暂时遭受打击,但其人才永远不会断档,到了一定时候,总会有些出色的后代冒出来,重振门庭,再现家族辉煌。

盖中国上承千余年之宗法制,受血统论之影响甚深,故虽屡迁而不忘其祖源,言必称某某之后,一股骄傲感与荣誉感便油然而生,其少年大志往往就有了凭依,足以振奋自己努力,也更易得到别人认同,不像陈胜吴广虽喊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心里头其实还虚的很,尚须借些迷信符瑞前来帮忙。

于是,到了王莽执政时期,马氏家族的声势达到鼎盛,马援的三个哥哥马况、马余、马员,都做到两千石的高官,非常之有才干。不过马援十二岁就失去双亲,从小是由长兄河南郡太守马况抚养长大。所谓长兄如父,马况之于马援,其感情恐怕比刘氏兄弟还要深。小生读东汉史,往往被这些兄弟之情所感动,大概也是因为自己独生子,心内总渴望有个大哥的缘故吧。

马援作为官宦子弟,从小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他的学历虽然没刘秀高,没上太学,可他老师满昌却是大大的有名,乃王莽新朝“六经祭酒”之一,为《诗经》之最高学术权威,地位堪比当今“中科院院士”,桃李满天下,他最出息的一个学生张邯甚至做到了大司徒。

如果马援一直这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他的家世与人脉,我想他用不了多久必步其老哥与师兄之后尘,当上新莽朝廷的高官。然而马援最终却没有选择这条“学而优则仕”的路,这个志向远大却又有点叛逆的“愤青”,他竟然“离家出走”了。

原来,马援跟满昌学的是《诗经》中的《齐诗》,也就是研究东周时齐国的古风古诗,这种穷究章句的东西自非马援所好、亦非马援所擅也。换句话说,马援还真不是块读书做学问的材料,左读右读也读不出个名堂来,他感觉很郁闷。

恰好当时马家有个世交,叫做朱勃小神童,经常跑来马况家玩儿,这又进一步的刺激了马援幼小的心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8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48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