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不管怎么说,成都之战后,刘秀的统一大业算是基本完成了,如果说还有一点余波的话,那就是建武十三年春,朔方军阀卢芳败亡匈奴;建武十六年秋,刘秀又遣使解散了各郡流民盗贼,给他们土地、粮食,让他们安心生产。

天下事得之于疏,而失之于密,故治盗之法,在缓不在急——再大的盗,从前也是良民,王莽不懂这一点,所以把良民整成了盗贼;刘秀懂得这一点,所以能把盗贼变成良民。这才是真正的“天下无贼”。

至此,天下牛马放牧,单车露宿,道无拾遗,夜不闭户,一片升平景象。

太好了!自舂陵起兵,刘秀跨马操兵,行伍倥偬,已十余载矣,如今美须即白,亲朋勋旧又大多故去,是秋风四起,人事全非,他真的再也不想打仗了。

正如那首歌所唱:“有时候,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往事不堪回首,刘秀如非警急,也实在不愿多谈军旅之事。有一次,皇太子向刘秀请教兵法,刘秀却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一声长叹:“昔卫灵公问圣人以攻战,孔子不对。此事非尔所及也!”

据史料记载,汉平帝时天下尚有人口五千九百多万,可几十年的内乱一折腾,只剩了一千万不到,后经多年休养生息,至建武末年,天下人口还只剩两千一百多万而已,并未恢复元气。当此之时,天下疲耗,人心思定,为苍生计,刘秀也实在不欲多事征战。在他心中——

只愿投戈讲艺,马放南山;只愿息兵论道,百姓万全;只愿时光静好,家国平安;只愿天下美眷,岁岁年年。

自古知兵者不好战。只有真正了解战争实质的大军事家,才真正明白战争对于民众的巨大伤害。是故善战而不好战,圣人是也。

22.风虎云龙,柔道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当年,汉高祖铲平最后一个异姓王英布,自以为天下大定,因而衣锦还乡,唱出了感动中国、感动历史的《大风歌》。光武帝也有类似的事迹,建武十七年十月,刘秀荣归故里,修园庙,祠旧宅,观田庐,并置酒作乐,赏赐宗室。这正是往事历历在目,数不尽的滋味齐上心头,刘秀虽无法完全体会高祖的慷慨与悲凉,却也华丽丽的生出了一腔豪迈之气,自觉天地在我心,未来在脚下。

宴席间,刘氏宗母们于酒酣耳热之际,不由八卦起了她们这位从小看着长大的家族之光:“文叔少时谨信,与人应酬亦不甚殷勤,仅知柔和而已,今日竟能如此!”

刘秀在旁听闻,哈哈大笑道:“吾治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毛泽东治国,有阶级斗争;邓小平治国,有中国特色;江泽民治国,有三个代表;胡锦涛治国,有科学发展观;刘秀治国,则是所谓的柔道。

问题来了,柔道,何谓柔道?当然不是奥运会项目。真要弄清楚,我们来看看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一次政治事件中,刘秀对此做出的解释。

刘秀多年经略北方,又造战车,可驾数牛,上作楼橹,置于塞上,以震匈奴。时人见之,都议论说:“谶言汉九世当却北狄地千里,岂谓此邪?”果然,不久匈奴便因内斗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附,东汉拓地千里。至建武二十七年,北匈奴也终于服软,遣使来与汉朝和议,不料臧宫、马武二人坚决主战,他们上书道:“匈奴贪利,无有礼信,穷则稽首,安则侵盗。虏今人畜疫死,旱蝗赤地,疲困乏力,不当中国一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岂宜固守文德而堕武事乎!不如发河西四郡、天水、陇西羌胡击其右,如此,北虏之灭,不过数年也。”

可刘秀却下诏回复道:“《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残灭之政,虽成必败。’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百姓惊惶,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且北狄尚强,而屯田警备,传闻之事,恒多失实。诚能举天下之半以灭大寇,岂非至愿!苟非其时,不如息民。”

看来刘秀所谓柔道,其实也就是一种儒家思想与黄老思想的杂糅。他在教育上特别注重儒学与风俗教化;在政治上则严以察吏,宽以驭民;在文化上则敦厉名实,尊崇节义;在经济上则加强社会福利制度,释放奴婢,救助贫民。最厉害的是,刘秀真正做到了精兵简政,他竟然裁汰掉了政府90%的公务员(只这一点惊世骇俗,它意味着国家行政开支可以缩减90%让利于民,史称“费减亿计”。这可是超越了多少时代的行政高效!实在令人惊叹。)

看来,刘秀作为一代明君,是真正做到了尽职尽责,爱民如子;而其理政之勤,往往清晨视朝,夜半方寐,皇太子劝他注意身体,刘秀却道:“我自乐此,不为疲也!”(刘秀原创成语之九“乐此不疲”)颇有些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味道。

于是,上承光武数十年励精图治之余绪,,东汉帝国在“明章盛世”(第二任汉明帝与第三任汉章帝)之后,中国南部大开发,社会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之景象。人口达到六千余万,耕地达到七亿余亩,全国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生产谷物一千余公斤,人均占有粮食约三百二十公斤,此经济成就已远超“文景之治”(据《后汉书 仲长统传》,东汉中后期农田亩产达到九十公斤,比西汉高出一倍多),直与后世的“贞观之治”看齐。就算到近代,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也一直在这个水平线上下徘徊。也就是说,东汉一朝已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带到了巅峰状态。

当然,所谓物极必反,由于刘秀过于提倡偃武修文,结果导致其后世帝王没能体会他“苟非其时”的真意,而在国势强盛之时,仍然不事扩张,反将北方百姓多迁南方,而徙异族进入内地,进一步加剧了民族矛盾与土地紧张,并使得北边并、幽、凉三州胡多汉少(西汉盛时,三州尚有近九百万汉人,至东汉盛时,仅剩三百万),政府控制力迅速减弱。董卓之乱由此萌芽。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8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48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