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20.良将被刺日,成都屠杀时

岑彭被刺之地,正好叫做“彭亡乡”。

落门落门,落我大树;彭亡彭亡,亡我岑彭;再加上一个来歙;两年之内,刘秀连损三员大将!自起事以来,刘秀之亲朋故旧,已死者近半也!这可恶的乱世,究竟还要赔上多少人的性命才肯罢休啊!

世事无常,节哀吧!

次年(建武十二年),横野大将军王常病死于边关。不久,颍川太守寇恂也积劳成疾病逝于任上;再一年,东郡太守耿纯亦飘零而去。耿纯与寇恂都是刘秀的封疆大吏,他们开垦荒田,恢复生产,抚定一方,爱民如子,深受百姓爱戴。寇恂任满之时,百姓皆遮道向刘秀请愿:“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耿纯任满之时,亦有数千百姓随车驾涕泣,皆言:“愿复得耿君。”然天不假年,二人皆早逝,吏民莫不惜之。其他我们前面未曾详提的邳彤、祭遵、景丹、杜茂、坚潭、万脩、卓茂等功臣将相,此时也已先后去世。当年追随刘秀转战河北的好兄弟们,慢慢已经没剩几个了。这真是天路遥,人世远,凝眸处沧海桑田,刘秀与诸将多年亲信,他们虽名为君臣,其实情同手足,恩如骨肉,这种饱蘸人情温暖的君臣友谊,是后世特别是明清帝王永远无法体会的。

可是,面对紧急的战局,刘秀眼下还来不及悲恸,因为岑彭一死,汉军群龙无首,只得暂时撤离武阳,转为守势。如今之计,还是赶紧派人来接替岑彭伐蜀主帅的位置,放眼望去,谁能当此大任?

刘秀手底下说起来有云台二十八将,但死的死,病的病,再要么就是事抽不开身(耿弇之父重病,马援则在平羌前线),其它的呢又都是偏裨之将,根本靠不住。刘秀悲哀的发现,除了劣迹斑斑的大司马吴汉,他还真就无人可用了。

其实吴汉还是很彪悍很能打仗的,只是太过凶暴,部队纪律也偏差,这让刘秀用起来很不放心。

好在,成都城下还有一个武威将军刘尚,此人乃宗室子弟,又熟悉吏事,刘秀便让他当吴汉的副将,并嘱咐他在破城后要好好安抚成都军民,更不要放任汉军掳掠。

部署已定,建武十一年十二月,刘秀便诏令吴汉从夷陵出发,率三万大军溯江而上,继续伐蜀大业。

建武十二年春,吴汉兵至鱼涪津(今四川乐山市北),大破蜀地方军,随即北上接管岑彭旧部,进围武阳县。公孙述忙派女婿史兴率兵五千来援,又被吴汉全歼,史兴也战死沙场。吴汉趁胜进兵广都,据其心腹,然后派轻骑纵火烧毁成都护城河上的便桥,以绝其外援。成都外围诸要塞蜀军与城内失去了联系,皆大惧而降。

至此,成都彻底成为一座孤城,守城将帅人心惶惶,日夜离叛,公孙述一连诛灭了好几家有异心者,但还是无法阻止情况不断恶化。可就算到了这种时候,刘秀还是不想多动刀兵,希望能和平解放成都,遂又下诏劝降公孙述道:“往年诏书比下,开示恩信,勿以来歙、岑彭受害自疑。今以时自诣,则家族完全;若迷惑不喻,委肉虎口,痛哉奈何!将帅疲倦,吏士思归,不乐久相屯守,诏书手记,不可数得,朕不食言。”

可公孙述还是不肯投降,成都尚有守军十余万,且粮草充足,坚持个一年半载不成问题,大家就耗吧,耗死做数!

耗,就耗呗,刘秀也不怕,他举国之力,困一成都孤城,又所惧何来?要耗着就耗着,这样还能减少将士伤亡,何乐不为?

结果,吴汉大军围困成都近半年,公孙述龟缩坚守,就是不降,誓死不降。倒是江州那边终于结束了战斗,七月,冯骏攻陷江州,生擒田戎,全定巴郡。

可是到了九月份,刘秀最怕的事情发生了,吴汉忍不住了,他决定冒险强攻成都。刘秀闻信,赶紧下诏劝诫他:“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去之五十里,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首尾击之也。”

吴汉这个人,从来贪功好利,此番伐蜀花的时间已经够多了,早超出了他的忍耐极限,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管了,打!于是自领步骑两万余人进逼成都,距城十余里,在岷江之北扎营,又令副将刘尚领兵万余在岷江南岸屯驻,两营以浮桥相连,相去二十余里,以相呼应。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8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48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