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吴汉鸷狠,寇恂转输,沉稳得力,干城有方
这边刘秀在射犬刚取得大胜,另外一边,谢躬也贪功心切,便留大将军刘庆、魏郡太守陈康守城,自己却带了数千人南下截杀正向北逃窜的尤来军,不料尤来穷寇,狗急跳墙,竟狠狠咬了谢躬一口,谢躬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只得带了数百残兵败将狼狈逃回邺县,结果一头撞进了死路。
原来,谢躬这边一出城,幽州突骑就已悄然兵临邺县城下。要说吴汉果然是“勇鸷而有智谋”,他想在谢躬回城之前攻下邺县难度太大,便偷偷派了一个说客由马武引进城内,对魏郡太守陈康游说道:“盖闻上智不处危以侥幸,中智能因危以为功,下愚安于危以自亡。危亡之至,在人所由,不可不察。今京师败乱,四方云扰,公所闻也。萧王兵强士附,河北归命,公所见也。谢躬内背萧王,外失众心,公所知也。公今据孤危之城,待灭亡之祸,义无所立,节无所成。不若开门内军,转祸为福,免下愚之败,收中智之功,此计之至者也。”
陈康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既然事已至此,那就只有对不起谢躬了。
于是陈康立刻动手,连夜逮捕了坚持守城的大将军刘庆以及谢躬妻儿,然后大开城门,放吴汉军队入城。
可怜谢躬对这些变故还一无所知,结果刚一进城,吴汉伏兵四起,两三下就把他给捆了。然后吴汉也不啰嗦,手起刀落,直接把谢躬劈成两半,枭首徇众,其众皆慑伏,不敢异言。吴汉遂轻松接管了谢躬所有军队与地盘。
至此,刘玄苦心派到河北的两颗重要棋子,苗曾与谢躬,都被吴汉给杀了,这是一个真正的狠人(所以民间传说中就有一段关于“吴汉杀妻”的讹传)。而刘秀要成大业,就绝对不能缺少这种狠人,因为有些事儿也只有这种人才干的了。
其实,刘秀这次率军南下,预计要达成三个军事目标,他这一箭,要射三只雕。
第一雕就是河内的流民军,第二雕是魏郡的谢躬,第三雕就是整个河内地盘。
所谓河内,即太行山与黄河之间的狭长地域,因其表里山河,故称河内,乃山西与河南、关中与河北之间往来要冲。此地对于刘秀的帝业至关重要,详情我们后面来讲。
然而,当时的河内郡太守韩歆,乃更始帝所拜,颇具忠心,所以据城顽抗,不纳汉军。刘秀闻讯大怒,正要发兵攻打,这时出现了一个故人,帮助刘秀解决了这个麻烦。
这位故人,就是刘縯的老部下岑彭。当年刘縯死后,岑彭郁郁不得志,便北上投奔到韩歆帐下。当刘秀大军杀来,岑彭大喜,赶紧劝韩歆投降,但韩歆不听。等到汉军势如破竹,兵临河内郡首府怀县(今河南武涉县西)城下,韩歆发现抵抗无益,这才不得已投降了刘秀。
刘秀与岑彭故人相会,自然欢喜;只是韩歆之前曾顽抗不降,着实该杀。可岑彭以韩歆原为南阳大豪强,威望甚著,便劝刘秀莫杀韩歆,可以招揽更多的上层人物前来归顺。刘秀欣然接受岑彭的建议,放了韩歆,后来还让他当了邓禹的军师。跟着岑彭又北上淇园(今河南淇县北),说降了驻军在那里的更始大将军吕植。刘秀见岑彭果然是个有勇有谋的人才,便拜其为刺奸大将军,又把更始帝刘玄给自己的符节也转交了他,让他执掌军法,督察众营。
韩歆最后官至大司徒,岑彭则官至廷尉兼征南大将军,两人终成刘秀的左膀右臂。
至此,刘秀已全面收取了南下中原的踏脚石河内郡,将势力扩展到了黄河沿岸,主宰了帝国大约百分之十三的人口。然而,在真正君临天下之前,还有一大堆的难题需要他来解决,来通盘计划。
我们前面说过,自王莽覆灭后,天下群雄并起,有宗室,有豪杰,有流民,有军阀,有正规的,有杂牌的,有割据一方的,还有四处掳掠的,反正也不知有多少人在提着脑袋夺天下,然而真正够格与刘秀一争长短的,其实也就三个:一是更始政权之绿林军,二是与他同为汉室之胄的梁王刘永,再一个就是与绿林齐名的赤眉军。当初刘玄消灭王莽迁都洛阳后,赤眉军首领樊崇等十余人曾来到洛阳,接受更始朝廷的封爵。可没想到刘玄把他们骗来后却爱理不理,不仅朝政大权丝毫没份儿,封的侯也只是空名号,既不给实际封邑,更没有对三十万赤眉军作任何安置,这可真糟糕,堂堂赤眉好汉,竟比《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还可怜。结果,樊崇等人倍受排挤,无法忍受,遂又逃回了赤眉军中,从此与更始交恶。
刘秀收功于河北,赤眉又野火复燃,这显然是更始政权的两大心腹之患。然而刘玄这时忙着迁都长安安享富贵、拥地自固,并没有对此产生足够的重视,结果便导致刘秀从容坐大,赤眉则南下颖川劫掠,连战连胜,势不可挡;待到颖川残破,劫无可劫,流民饥困愁苦,思欲东归之际,樊崇等首领们又商量,东归也不是不可以,但就这样回去了也真是没前途,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转而西向,去富庶的关中逛一逛,说不定还能打下长安这个花花世界,好好的风流快活一把,总之便宜不能都让绿林占了。
于是,在更始二年冬,赤眉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樊崇亲自率领,自武关北上;另一路由徐宣率领,自陆浑关(今河南宜阳东南)西指;两路齐头并进,兵锋直逼长安。更始帝刘玄闻信大惊,赶紧派王匡、成丹等人分驻河东、弘农两郡以据之,大战一触即发。
然而就是这种情况下,刘玄仍然没有把驻扎于洛阳的三十万大军回调,而让大司马朱鲔、舞阴王李轶率兵在此严密盯防刘秀,以免他趁火打劫、或者有机会就把他吞掉。所以面对这种新形势,刘秀迅速做出判断,刘玄绝不是赤眉的对手,关中将有大乱,必须未雨绸缪,预先派人抓紧时机收拾残局,遂果断定下了三路战略部署,简单来讲,就是:巩固河内,观衅而动,进图两京,一举扫清河北流民军,趁隙击破绿林赤眉军。
第一路,由刘秀亲自率领汉军主力,北上进入常山国,彻底清除河北的流民武装,以巩固后方。
第二路,以孟津将军冯异为主帅,率领魏郡与河内郡的军队,屯兵于孟津(黄河渡口,在平阴县南,属河南郡,距洛阳只有三十余里,当年周武王曾会盟天下诸侯于此,为南北之津要,兵家之必争),以窥洛阳。
第三路,以前将军邓禹为主帅,遴选精兵两万,向西进入河东地区(以风陵渡为顶点的晋西南黄河三角地带),趁衅以窥关中长安。
刘秀如此之战略部署,正是他对当时天下大势经过缜密分析的结果。从他到河北的这一年来,黄河以南的局势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混乱。但天下再乱,刘秀的心不能乱,因为这种时候,才最考验一个领袖高屋建瓴的全局战略意识——王夫之总结刘秀以河北一隅而得天下,总共靠五点:以静制动,以道制权,以谋制力,以缓制急,以宽制猛。而小生则总结下列四点:运筹之周详,计划之从容,步骤之踏实,规模之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