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这天晚上,夜半无人私语时,邓禹终于说出一番话来,有如在黑暗中点起一盏小灯,明晃晃照亮了刘秀的心房,也照亮了东汉两百年的锦绣河山。中国历史之中,论一段话改变历史,此前有韩信,此后又孔明,而夹在中间的邓禹,他这番“邺城对策”论战略操作性虽然稍逊,但其政治高度性却不遑多让。

邓禹说:“今更始虽都洛阳,然关东未定,赤眉扰乱,动以万数。即便关中,亦多有假号为乱者,往往群聚。明公高见,试问更始前途如何?”

刘秀叹了口气道:“今莽贼虽死,大盗不止,朝廷前途堪忧也!”

邓禹见刘秀说话仍有保留,干脆一言道破说:“今非堪忧而已,以禹之见,事必不谐也。吾观更始既未有所挫,而不能刚断,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四方分崩离析,形势可见。明公持节镇慰河北,当未雨绸缪,早作打算。”

刘秀在黑暗中连连点头:邓禹说出了他的心里话,但具体应该怎么做,他心里还没有完全理出个头绪来,便又道:“既如此,君请言之。”

邓禹道:“今明公虽建藩辅之功,终属受制他人,不能自主。依禹愚见,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

听了这番话,刘秀心中忽然一个激灵,豁然开朗——当年蔡少公谶言:“刘秀当为天子。”这个“当”字,岂不就是我的宿命与责任?天将降大任于我?

于是刘秀默认而没有回答,他躺在床上,无声的笑了。笑完,他怀抱着梦想,安然入睡,梦里,是一个洋溢着温暖阳光味道的大海……

一觉醒来,刘秀精神焕发,感觉仿佛高祖附体;而那个说出惊天之语的帅小伙邓禹,则越看越觉得像少年拜将的韩信。可惜刘秀也只是一个破虏将军,没资格筑一个拜将坛来封邓禹做大将军,只好退而求其次,宣布从今天开始,大司马府所有僚属一律称呼邓禹为“邓将军”,而且邓将军以后要跟刘将军同住一个宿舍,以便天天开“卧谈会”。

有点亲昵,有点暧昧,有点让人浮想联翩。

这位邓将军,便是日后的东汉第一开国功臣,未来云台二十八将之首(星宿“角木蛟”)。

不过,邓禹身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其实军事能力普通,更非野史评书中所谓“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无所不知的半仙”。他的功绩,主要还在于大政方针以及人才方面对刘秀的帮助,比如这东汉开国二十八将之中,几乎有一半都是邓禹给推荐的,活脱脱一个刘秀的组织部长,其表现倒更像萧何多些,当然也有点像明初的李善长。

刘秀离了邺县,北行百余里,便是河北第一重镇、赵国首府邯郸。刚安顿下来,就有一个叫耿纯(字伯山,星宿“室火猪”)的人前来谒见。这耿纯可不得了,他家是巨鹿豪杰,宾客甚众,又曾在长安读过太学,算是刘秀等人的师兄,如今又被更始朝廷之舞阴王李轶拜为骑都尉,总之是既有名望,又有才能,手底下还有兵权,如此一河北有力人物,自然是刘秀极意结纳的对象。而耿纯早闻刘秀昆阳威名,又见他气宇不凡,手底下人才济济,也断定此人是一个可以托付身家的明主,当即献上战马及缣帛数百匹,以为效忠之礼。如此刘秀再得一好血,心中非常欢喜,遂将留守邯郸的重任交托给了耿纯。耿纯人如其名,这是一个忠耿纯良之将,刘秀对他,始终就只有放心二字。

接下来第三好血,是耿纯的本家耿弇(弇音演,字伯昭,星宿“房日兔”),他家祖籍亦是巨鹿,亦有着燕赵豪侠的气概与风骨。而耿弇之父耿况,本在王莽朝廷担任上谷郡太守,耿弇家学渊源,从小文武双全,明经有权谋,年纪轻轻二十一岁,就精通《诗》、《礼》,且善于骑射,喜好将帅之事。他与刘秀的结缘,说起来还是来自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巨变。在这场巨变中,正是由于耿弇仗义出手相助,才使得刘秀因祸得福,获得了一支天下无双的骑兵劲旅,终在河北打开了一片新局面。从这位耿弇在历史上的表现来看,真可说是一个韩信与霍去病的集合体,他作风剽疾,有气敢任,奇谋精妙,弓马无双,日后还有他大方光芒之时,这里我们先介绍他出场。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4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44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