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为什么官府会变得如此凶狠呢?要知道自宣帝以降,朝廷一向以德选官,官员们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何况是搞得这样丧心病狂。其实这一切还是新帝造的蘖,原来就在绿林起义的前一年,王莽为改革财政,制定了一个非常繁琐且根本无从核算的薪俸制度(按地方的年景收成好坏浮动),导致财政部门非常晕菜,最后竟被逼无奈停发了所有官员们的俸禄,大家伙无以为生,当然也只好从百姓身上下手,这又能怪谁呢?可是王莽到此还不罢休,又开始追查自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以来贪污致富的官员,没收其财产的五分之四,并命令下级揭发上级、仆人揭发主人。这一下掀老底掀的太狠,官员们狗急跳墙,竟变得更加疯狂了,疯狂的欺上瞒下,与王莽做对。结果,这项措施又没能制止住贪污,反而使贪污更甚,几至无可收拾。

看来,王莽雄心勃勃要改制,却没办法解决好吏治问题,也没有出台一种有效手段进行监督,最后当然一切都是白搭,且只能越改越乱。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王莽居然不明白,他还总以为百姓作乱,乃是贱民的劣根性发作,他们如此的猖狂刁猾,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其运不久,其罪当诛也!于是他看着面如土色的满朝文武,大吼道: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慌什么?且看我新朝大军一至,群盗转瞬覆灭!

让没有半点社会实践却又心比天高的读书人做皇帝,结果就是这样,可悲,可怜,可叹。

就在王莽下定决心要清除各地流民的时候,齐鲁地区的赤眉军又起义了,而且声势更大,波及更广,王莽闻信,彻底傻眼。

赤眉军的首领叫樊崇,字细君,琅琊人,他生性勇猛善战,是流民中少有的军事人才。所以当天凤五年(公元18年)青州、徐州一带黄泛区爆发大饥荒,樊崇振臂一呼,各地纷纷响应,很快竟聚集起一支数万人的部队。与绿林等好汉不同,赤眉流民由于受灾最重,故其反抗性与战斗力最强,各地官兵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并且,赤眉军之所以称赤眉,是因为他们把眉毛染成了红色,而汉为火德,尚赤,这些流民显然认为自己是捍卫先朝的战士。看来,这已经不是一支单纯的流民武装了,而是极具政治意味的反动军队,这让王莽非常头疼,恐慌,乃至疯狂。

还是那句老话,上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地黄元年(公元21年),王莽广征天下工匠,冒雨大建黄帝祭庙以祈福消灾,结果福没来,灾没去,却先逼死累死了民工一万多。

这可真是天怒人怨,人心思汉,四处都有百姓在暗地里诅咒王莽。他们搜肠刮肚,极力从自己腹内的些许墨水中,寻求着自以为最恶毒的词语。

但是王莽仍然一脸无辜,他还不明白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让天下人这么恨他。

地黄二年,王莽皇后病逝。紧接着,王莽之子王临因与宫中侍女原碧私通,恐事发,欲谋反(王莽亦有与原碧私通),事未举,即遭王莽逼死。是月,他另一个儿子王安与两个孙子又相继病死。十数日间,宫中先后五丧,当夜幕降临,王莽常一个人孤零零惨兮兮的坐在那嗜血的皇位上,只觉心中寂寥愁苦,乃泪如雨下,悲愤成狂。

.

哭完,他又想,这大概就是一个伟大的改革者所必须经历的苦难与必须付出的代价吧。这冷漠的世道,这人心的不古,你们怎能理解朕心中的勇敢、慈悲与大道?然而,只要能恢复那个远古大同的时代,抵达那儒家的理想世界,朕可以牺牲包括朕在内的任何人的生命,无论是谁挡住了这条路,都必须死!

想到这儿,王莽终于振作起来,先后派出了两支正规军,分别前去镇压流民武装中最大的两股力量:赤眉、绿林。

这第一支军队,由大将景尚、王党率领,前往青、徐二州,增援北海太守田况,共剿赤眉军;这第二支军队,由纳言大将军(大司马之职已被废除)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率领,前往荆州一带,增援荆州牧扁祁,共剿绿林军。

当时的情况是,绿林军已大败荆州牧扁祁,尽获其辎重,又接连攻破城镇,势力大增,至此已聚众有五万余人。而赤眉军虽为田况所阻,不得南下,但因饥荒日益加剧也不断发展壮大,至此已有军队十余万人。然而王莽却只发给了景尚两万人,严尤那边更是只给了吏士百余人,而让他沿途自募士卒,如此之小气,看来王莽根本没把义军放在眼里,他的自我感觉太良好了。

果然,义军很快让官兵吃到了苦头。齐鲁那边,本来田况干的还不错,至少阻遏了赤眉军的发展势头,但景尚他们一来情况立刻就恶化了。这伙官兵,简直比正在闹的蝗灾还可怕,所过之处抄掠抢夺,倒是比赤眉军更像强盗些,其战斗力可想而知。结果一场大战下来,官兵大败亏输,就连景尚自己也被樊崇义军给杀了。

消息传来,长安大震,王莽顿时有如梦中惊醒,原来赤眉这伙盗贼如此厉害,再让他们发展下去那还得了?看来朕必须打出一张王牌了,否则盗贼们还真以为我新朝没人了,看吧,这次这张牌下去,吓都吓死他们!

王莽的这张王牌,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廉颇的后人,更始将军廉丹。论打仗,这位老兄还是可以的,之前王莽南讨句町(古国名,在今云南广南一带),北征匈奴,派的都是这员老将,且斩首蛮夷颇多,这是新莽王朝军事经验最丰富,最能征善战的一员猛将。

为保万无一失,王莽还派了自己的亲信族侄爪牙重臣,太师王匡(与绿林首领王匡同名)去做廉丹的搭档。这一文一武,双剑合璧,再领十余万狼虎官兵东出平乱,樊崇等蕞尔小贼,必如泰山累卵,压之即爆!

地黄三年(公元前22年)四月,王莽亲自在长安城外为廉丹、王匡践行,送至东门之外,忽然天降暴雨,沾衣而止。路旁有围观长者见此不祥之兆,不由凄然叹道:“苍天下泪,是为泣军!大凶也!”

一场豪雨,已为新莽大军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他们仍不自知,竟还一路州郡的放纵扰民,搞得百姓苦不堪言,都说:“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

其实王莽始终没有弄明白一件事情:在乱世之中,兵与匪基本是没有差别的,因为兵出的越多,耗的粮食也就越多,沿途州郡供应不起,兵们也只好跑去抢。匪们至少还可以抢官府,但兵们却只能抢老百姓了,老百姓被抢的活不下去,最后又只得去当匪,结果就是匪越来越多,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死结,谁都解不开来。

当然如果够残忍的话,这个死结倒是有一种解决办法,那就是耗。反正就是抢了,不如大家比着赛的抢,然后互耗,耗到最后大家都抢无可抢,那一定是官兵占上风,毕竟官兵身后拥有整个国家的后勤支撑;而流民所依靠的只有自己而已。

这正是廉丹的办法,也是当时唯一的平乱之法。所以他屯军于定陶数月,却迟迟不肯出兵。另外一边,严尤竟与廉丹英雄所见略同,也是一路缓行,迟迟未至荆州。

新朝将帅们个个用兵持重,坚持欲与乱贼互耗,这下可急坏了苦侯捷报的王莽,因为此时天下的局势已经每况愈下,他也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是年夏,蝗灾进一步加剧,蝗虫们一路从东方席卷而来,遮天蔽日,吃的天下干干净净,百姓吃无可吃,饿死无数,有些地方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现象,比如《后汉书》、《东观汉记》中就多有记载当时盗贼绑架平民、烹而食之的惨剧。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1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41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