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充国死后,其嗣子赵弘庸碌,二十余年无所作为。直到刘询之孙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2年即位,因西羌再次作乱,刘骜苦无良将平之,乃思将帅之材,追忆到赵充国身上,不由感慨万千,遂将敬武公主下嫁于赵充国之孙赵钦,并召来汉朝著名文学家扬雄,命他在麒麟阁赵充国的画像旁题词作颂追美道:
明灵惟宣,戎有先零。先零猖狂,侵汉西疆。
汉命虎臣,惟后将军。整我六师,是讨是震。
既临其域,谕以威德。有守矜功,谓之弗克。
请奋其旅,于罕之羌。天子命我,从之鲜阳。
营平守节,屡奏封章。料敌制胜,威谋靡亢。
遂克西戎,还师于京。鬼方宾服,罔有不庭。
昔周之宣,有方有虎。诗人歌功,乃列于雅。
在汉中兴,充国作武。赳赳桓桓,亦绍厥后。
另据史籍记载,汉成帝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辛武贤之孙不知何故杀死赵氏某人。成帝大怒,乃将此人正法,同时将其父名将辛庆忌由执金吾(中尉之更名)贬为酒泉太守。
这两家的仇怨,竟然在三十年后还未平息,诚可叹也!
再数十年后,至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辛氏因卷入到外戚权力争斗中,竟被人告发说其宗族“侵陵百姓,威行州郡。”最终辛氏十余名高官皆被诛杀。由此可见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六,西汉历史的最后一抹辉煌——绝域名将陈汤
【档案】
姓名:陈汤,字子公
生卒:约公元前75年—约公元前5年
性别:男
外貌:双臂半残
籍贯:山阳瑕丘人(今山东兖州东北)
家庭出身:穷书生,业余乞丐
学历:自学成才
著作:《汉射声校尉陈汤集》二卷,已失传
经典战役:远袭中亚郅支之战
战功:亲诛郅支单于,威行外国
特技:火攻,鼓舞,强行
特长:学识渊博,精于著文,具备非凡的决断力和行动力
爱好:读书,登山,钱财,交友
缺点:不孝,无节,贪污,受贿
性格: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胆大包天,口无遮拦
好友:张勃,刘向,谷永,解万年,王莽,陈咸
仇人:石显,匡衡,张潭
座右铭: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经历:太官献食丞——茂材——罪犯——郎中——西域副校尉——关内侯——射声校尉——罪犯——士兵——从事中郎——罪犯——发配边疆——被赦免——老死长安
个人结局:宦海沉浮,屡陷牢狱,幸而善终
历史评价:有才无德,仍属名将
【古人言】
西汉刘向:“甘延寿、陈汤立千载之功,建万世之安,群臣之勋莫大焉。”
西汉元帝:“陈汤虽逾义干法,然内不烦一夫之役,不开府库之藏,因敌之粮以赡军用,立功万里之外,威震百蛮,名显四海,为国除残,兵革之原息,边境得以安。”
西汉太中大夫谷永:“陈汤忿郅支之无道,横厉乌孙,逾集都赖,屠三重城,斩郅支首,报十年之逋诛,雪边吏之宿耻,威霎百蛮,武畅西海,汉元以来,征伐方外之将,未尝有也。”
西汉大将军王凤:“汤多筹策,习外国事。”
西汉议郎耿育:“甘延寿、陈汤为圣汉扬钩深致远之威 ,雪国家累年之耻,讨绝域不羁之君,系万里难制之虏,岂有比哉!”
东汉班固:“陈汤傥荡,不自收敛,卒用困穷,议者悯之。”
中唐宰相魏元忠:“若陈汤、吕蒙、马隆、孟观,并出自贫贱,勋济甚高。”
曾国藩:“欲明古文,班益坚最好文章,赵充国屯田之奏、韦元成议礼之疏以及贡禹之章、陈汤之奏狱,皆以好文之故,悉载巨篇。”
蔡东藩:“陈汤为副校尉,名位不逮甘延寿,独能奋威雪耻,袭斩郅支,虽曰矫制,功莫大焉。”
当代著名愤青王小东《中国不高兴》:“回想我们的先辈,比如说汉朝的陈汤,西域都护府副校尉,相当于边疆军区副司令员,脑瓜一热,说把另外一个超级大国给端了吧。军区司令员还不同意。陈汤说你要不同意我把你崩了,然后两人一块去了,把另外一个超级大国元首的一家人全都给杀了才回来。给朝廷的奏疏中,他留下了一句让现代人都提气的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前言】
西汉朝晚期是个遍地儒生名士,却少有名将的时代,归结其原因,一是由于皇帝皆性格柔弱,好儒不好武;二是因为四夷归附,海内无事,将军们也难找到华丽演出的舞台。
而强汉名将辈出的时代,随着李陵的老死匈奴,随着赵充国的老死长安,已经彻底烟消云散了。
于是,那些有志于喋血沙场,建立武功的强汉军人们,自然都郁闷无比,全体失声。
但是,就在一片死寂、死寂的简直让人窒息的气氛下,忽然有个人站了出来,发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这个声音震动天下,远播万里,整个亚洲为之颤抖!
这个声音就是——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既然没有仗打,那就去找仗打。既然没有表演的舞台,那就自己去搭建舞台。千里万里,我将上下而求索。
当这个声音发出的时候,人们在震动之余,心中自会油然而生出一丝敬佩,一丝仰慕,一丝得意,一丝与有荣焉。
然而,当这个声音爆发过后,华彩散去,大家却赫然发现,在这个声音的背后,竟是一个不孝,无节,贪污,受贿,品行恶劣的流氓文人、腐败分子。于是大家全体石化,失望透顶,扼腕沉痛,怒其不争。
紧接着,伴随着这个人的命运起伏,在整个大汉朝廷,爆发了一场关于德与才、功与过的大讨论。
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特殊无比、个性十足、完全不符合皇家标准的封建国民价值观的人,实在让人很难不想起不孝且杀妻的儒家罪人吴起,以及在少年时代贫而无行的韩信。
更可恶的是,这人才能不及吴起韩信,德行之差却比韩信吴起有过之而无不及。
何况,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是儒教兴盛,重才胜于重德的汉朝。
这样的人也可称为名将吗?
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吧,看完本文,大家心中自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