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苦战须决命,无过死别伤
数日后,汉军终于退到山区,进入了一个山谷之中,经过连番恶战,汉军阵亡者虽不多,但伤兵数量惊人。这是因为西汉中晚期汉军已普遍装备有先进铁甲,士卒一般着铁札甲,军官则一般着鱼鳞甲 ,鱼鳞甲由2000至3000片铁片呈鱼鳞状密集排列穿缀而成,重量超过十六斤(西方中世纪的重骑兵铠甲也不过二十公斤左右),十分之坚固。所以汉军很多官兵虽然中了匈奴人的冷箭,但只是伤及皮肉而已,所谓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进医院,现在这关头,随便包扎一下就算了,不参加战斗可不行。
李陵命令:有三处箭伤的可坐车休息,有两处箭伤的负责赶车,只有一处箭伤的那就对不起了,你们还要持兵刃坚持奋战。撑过这段山区,南边儿就是边塞了,故乡在等着我们,荣耀在等着我们,兄弟们,不要懈气,坚持就是胜利!
士卒们已经满身创病疲惫不堪,听到李陵的加油打气声,也只能没精打采的应两声,敷衍敷衍罢了。
李陵急坏了,此危急存亡之刻,军队却士气如此,这可如何是好!
于是,李陵在气急败坏之下,做了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此事自古争议、疑点颇大,小生详细来讲。
原来,在关东地区有些江湖大盗被政府捕杀后,他们的女人往往被流放到边关分配给士兵们为随军妻妇,李陵大军出征前,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士兵们难忍寂寞,竟偷偷把女人藏在大车里,白天腥风血雨的打仗,夜晚温柔旖旎的欢好(真有体力),死也要死做一个风流鬼。
所以当李陵发现兵士没精打采变娘后,就怀疑大车里面真藏有娘们儿,一搜,果然如此,而且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大堆!好家伙,李陵可气坏了,难怪都没心思打仗呢,原来有这么个温柔乡,于是他搜出一个,斩杀一个,也不知多少可怜女子,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一时间,山谷中弥漫了女人尖利的惨叫声,传震四野,士兵们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切,听着这一切,夜色沉静,天地无言。
真好狠心的李陵,将士们苦战沙场,生死只在朝夕,所以临死前欲与妻子度过片刻欢愉,难道李陵这样也不成全?就算不加成全,给她们分发些盘缠让她们赶紧逃跑不行么?你李陵连一个伤兵都不肯拉下,可称不抛弃不放弃,却为何一定要杀了这些可怜的弱女子?女人的命难道就这么不值钱么?
古有吴起杀妻求将,今有李陵杀军中女子而振奋军心,所以人常言,将军们往往不知怜香惜玉,狼虎心肠,即得功名亦为人所不齿也。
但是且慢,《汉书》的这段记载里有几大疑点,需要分析一下再做结论。
第一:据台湾李敖先生以古代文献《万物原始》考证,这些军中女子恐怕并非士卒妻妇那么简单,她们其实是因丈夫有罪而被罚没为营妓,也就是给军队提供性服务的妓女。《汉书》所谓“妻妇”只是隐晦之言,这种肮脏事情总不好明说的。
我认为李敖先生的这个见解还是有道理的。首先,将士们就算出征也要带着妻子,这是不是太恩爱了一点儿?好,就算他们当真如此恩爱,那李陵当众杀了这些女人,难道就不怕会激起兵变?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古代军队配有营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倒是携家眷出征闻所未闻,这不合情理。
第二:李陵的军队不过五千,大家又吃住在一起,很难相信装辎重的车里藏有女人李陵事先竟会毫不知情。那可是大活人啊,而且又不是一两个,这怎么可能藏的天衣无缝一点迹象都没有。所以依我看李陵本是默认这种行为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心照不宣罢了,不到生死时刻,他也不会拿这些女人开刀,毕竟她们给了将士们沙场下难得的温存。
第三:从后面事情的发展来看,将士们并没有因此而怨恨李陵,反而士气大增战斗力更强,这更加说明这些女人只是供享乐的营妓而已,李陵斩杀她们,就是为了表明破釜沉舟拼死一战的决心,反正这些弱女子逃出去不是饿冻迷途而死,就是被匈奴人抓了去当女奴,不如早死早超生,也断了将士们的想头与后顾之忧,然后不留余地、心无旁骛、冷血无情的打仗。(这种事情不仅发生在中国古代,十四世纪法国有个将军斯特拉齐,他也残忍的杀死了八百名随军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