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12.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飞腾事军旅,十八羽林骑。

在汉军对匈奴一次次压倒性胜利的同时,匈奴也对汉朝进行了微弱的反击报复。

伊稚斜恨哪,他的部下接连被卫青左一记奔雷手,右一记无影脚,打成如猪头一般。看来他不亲自出马是不行了,他要报仇!

是年即元朔五年秋,伊稚斜亲率匈奴万骑入代,杀代郡都尉朱英,掠千余汉民。

武帝闻信不动声色,来吧来吧,垂死挣扎吧,小样儿伊稚斜,等来年春天准备齐全,看朕不整死你!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匈奴的牛羊正在发情期,乃受孕繁衍之关键时刻,此时汉军出兵,与匈奴在秋高马肥之际抢夺汉人丰收果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次年即汉元朔六年春,二月,武帝命大将军卫青率六将军共五万余人,从定襄郡出塞,进击匈奴单于本部。定襄郡处于云中郡与雁门郡之间,距离单于王庭直线距离最短,显然,这是汉军的一次正面出击,不搞迂回了,也不搞突袭了,直接面对面以实力较量。因为经过数次大捷之后,卫青缴获的大量匈奴畜产为汉军提供了丰沛的物资补充,同时将士们也有了足够的出塞作战经验,他们底气充沛,他们信心爆棚。

因此,武帝对这次决战寄予了极大的期望,他给卫青配备了汉军全明星阵容。

左将军:太仆公孙贺。

右将军:卫尉苏建。

后将军:郎中令李广。

前将军:翕侯赵信。特别提一下这个赵信,此人本为匈奴小王,且是老军臣单于的相国,后来不知为何投降了汉朝,被封为翕侯,食邑千六百八十户。这位匈奴版的中行说,是卫青手上的一颗重要棋子,因为没人比他更了解匈奴,他本身就是匈奴人,还是匈奴相国级的高层。

顺便说一句,卫青让赵信来当前锋将军,就不愁找不到单于主力。却也不是故意不给李广立功的机会。

四将军之下,还有强弩将军:左内史李沮。这位仁兄率领的是一支单独的强弩部队,攻击力非常强大。

以及护军校尉:合骑侯公孙敖。

此外,还有一位对匈奴地理非常熟悉的领路向导,校尉张骞。

最后,还有一位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天子红人:剽姚校尉霍去病。剽姚,强劲疾捷之貌也。(各种文本不同,剽姚,骠姚,票姚,嫖姚均可通假。)

这一年,霍去病刚满十八岁。

武帝对卫青(当然还有霍去病)寄予了厚望,卫青则对赵信寄予了厚望,找到匈奴单于主力,是此战的关键。

可惜,赵信让卫青失望了。也许是由于汉军大正面出击,导致伊稚斜早有准备,他将主力调到了汉军的左翼。前锋赵信一路前行,只碰上了还未撤走的匈奴殿后部队,双方展开激烈的遭遇战,交战正酣,卫青大军主力跟进杀到,左右将军公孙贺苏建两面包抄,强弩将军李沮则在后狂发箭矢,密集如蝗,射的匈奴人仰马翻。

不到半个时辰,战事即告结束,该股倒霉的匈奴部队被全歼,汉军斩首数千级。

残阳如血,匈奴尸横遍野,汉军沉浸在一片胜利的喜悦之中,只有一人除外。

这个人竟是卫青。

旁人从胜利中只闻到了功名利禄,卫青却从胜利中闻到了危险的气息。单于主力不在这儿,那在哪?不用说,一定待在哪个阴暗的角落里等着给我汉军致命一击,不行,不能在深入了,撤,先撤回塞内休整一番,待探清敌情,卷土重来也未迟。

无论是在朝堂还是战场,卫青总是最清醒最冷静的那一个,这便是他在西汉众名将中的最大特色与优点。

于是,卫青率大军撤回定襄、云中、雁门三郡,修养兵马,多派侦骑,准备再战。

是年四月,草原上夏花灿烂,牧野青青,一派勃勃生机之下,暗藏杀气翻涌。卫青受皇帝严旨催促,乃再次率五万大军出定襄,往击匈奴。由于此战在蒙古大漠以南展开,故史称漠南之战。

匈奴单于伊稚斜早有准备,又将主力调动开来,忽左忽右,飘忽不定,弄得汉军晕头转向。

不愧是大单于,比起右贤王来,伊稚斜还是很有些头脑的,他深知若比拼实力,匈奴永远不是强汉的对手,只有极力发挥草原作战骑兵之机动性,匈奴才能有取胜的机会。因为他们以游牧为生,在环境上占优势,当中国人尚要组织动员、装备、征调、训练,以及布置后勤补给之际,匈奴则可直接省略以上步骤,随时随地投入战斗。他们的马背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的武器就是他们的谋生工具。他们全民皆兵,且从来不缺乏战术机动性。好好利用它,什么对手都不怕。这便是军事理论家所说的“生活环境与战斗环境相似者,其军必强”。

看来伊稚斜的确是个难缠的对手,不过卫青也不是吃素的,他很快看出了敌人的作战意图,并依据此新情况做出了新的作战部署:

前将军赵信与右将军苏建,合兵一部,共三千余骑,向右翼探索敌踪。上谷太守郝贤,率本部兵马,向左翼探索敌踪。卫青则自率大军,以张骞为向导,从中路推进。三路兵马,若遇上匈奴小股骑兵,则直接歼灭之;若寻到匈奴主力,则一路坚守待援,同时其他两路迅速向其靠拢,继而展开最后之会战。

然而,当卫青一提出此方略时,立刻有人跳出来不高兴了,说什么如此行军太过堂堂,缺少奇变,并自告奋勇欲以轻兵猛进,以成奇正配合之势。

卫青一听谁人这么大胆,回头一看,竟是自己的外甥霍大少。顿时一点儿都不感觉奇怪了。

霍去病深怕卫青不答应,连忙再次表态,坚持要自率本部八百轻勇骑,去寻战伊稚斜,砍他脑袋回来。

卫青心想:这也未尝不是个好办法,霍去病那八百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骑兵,目标小战斗力强,机动灵活善打硬仗,再加上匈奴人的注意力都在我大军这边,他这一去说不定能奏奇效。

——好,那就让你小子去试试吧,记住,给我活着回来!

霍去病笑了,笑的很狂放,既潇洒,又带着几分孩子气。

——舅舅大将军,你就别担心我了,还是担心担心伊稚斜吧!

大家都笑了,嘿这小子,什么都不怕啊!

天不怕地不怕,正是霍去病最大的优点。

汉军兵马分路出发了,然而最先遇上大股匈奴部队的,不是右翼之赵信苏建部,也不是左翼之郝贤部,更不是一路跑没影儿了的霍去病部,竟是卫青的四万余汉军主力。

卫青大喜,他立刻派遣轻骑去通知左右两翼汉军向中路包抄,同时命大军立刻出击,务必全歼这股匈奴主力。

望着对面漫漫无边将近四万的匈奴骑兵,久未杀敌的汉军将士们个个澎湃了。四万胡儿头,四万进身之阶,这是何等的光辉荣耀?在大草原上作战,只要双方兵力旗鼓相当,汉军必占尽优势,因为在武器装备与大军团作战上,匈奴差的太远。

第一:汉军有强力连弩,一弩可发数矢,当数量足够形成密集箭雨群,匈奴的弯弓决计无法抵敌。

第二:在西汉中期,汉朝已经发明了炒钢技术,从而使部分骑兵配备上了钢制兵器。特别是当时还出现了一种环柄长铁刀,刀把底座为圆环状,以丝线或粗布缠裹;刀脊厚实,宽约三公分,刀身较长,约一米四左右;比起秦代的青铜长剑,更便于劈杀而不易折断,且刃口锋利无比,可谓马战第一利器。而匈奴人的近战武器还大多是青铜短剑,整整比汉朝落后了近百年。

第二:匈奴骑兵一般只有弓箭与短兵器,而汉军拥有矛戟等长兵器,其与刀剑等短兵器,战车等重兵器,以及箭弩等远射兵器互相配合,可形成纵深集群作战队形。这种大军团压制性的推进非常可怕,它能大大限制匈奴的骑兵机动性,而且一旦包围形成,战争将毫无悬念,匈奴人除了跪地投降,其他别无选择。

于是,这场战争很快呈献了一面倒的趋势,匈奴军一战即溃,连战连溃,在丢下近万具尸体之后,其他骑兵突围远遁。

一切都很顺利,一切都在朝卫青预期的方向发展,这一仗果然没有悬念。只有一点,让卫青的心始终提着,迟迟放不下来。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31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31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