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17. 拔剑照霜白,怒发冲冠壮,可恨亡导失路,大漠征尘,沙海茫茫孤雁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朝两路大军正式出征:霍去病部从代郡出赛,卫青部从定襄郡(治成乐,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出塞,十数万兵马烟尘滚滚,气吞万里如虎。

李广一辈子运气都不好,卫青的运气的却是好的出奇,他率军出塞后不久,就抓住了一小队匈奴斥候,审问之下竟得到了一个非常珍贵的情报。

原来,匈奴单于在得知汉军大举出塞的战报后,便率部向西北转移,这样就避开了霍去病部的进军路线,而来到了卫青部的前方。

卫青当机立断,既已侦知单于主力的确切位置,那当仁不让的,就由我们主打单于吧!兄弟们上!

李广开心的差点跳了起来。从军多少春秋,也不知多少夜晚,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草原大漠,渴求能直捣黄龙,犁庭扫穴,手刃单于,畅饮匈奴之血,如今这个千载难逢的杀敌机会,终于还是被他等来了,这一等就是四十多年啊!

且慢,这是卫青的好运气,可不是你李广的,有好事也轮不到你啊!

卫青命令:前将军李广的部队与右将军赵食其部合并,做为奇兵,从东路进军,以掩护主力部队侧翼,同时攻击单于的左侧背。正面攻打匈奴单于的任务,就交给校尉公孙敖吧!(《汉书》言为校尉,《史记》言为中将军,但汉军制并无“中将军”一说,故此处《史记》应误。)

李广大怒,此毕生苦候之进球良机,卫大教练却任用裙带,让他这个主力前锋跑去踢边卫,你说他能答应吗?

于是李广抗议道:“臣部为前将军,理应为国前驱,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殊失臣意。且臣束发从戎,即与匈奴战,直至今日,始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臣愿居前,先死单于”这掷地有声的八个字,正道出了李广此刻最大的愿望。这个愿望就是:如果不能建功封侯,那就去战斗,一直战斗直到死亡,这才是一个军人真正的价值所在。

因为,对于一个军人而言,怎样伟大的活着固然重要,但怎样伟大的死去才是最重要的。就像西河战神吴起,就像西楚霸王项羽,他们都为了自己的信念,孤独的战斗到了最后一刻,而让那最后一刻的死亡,震耀千古,让无数胜利者在他们的面前黯然失色。

回顾李广这整整四十年的战斗生涯,要么全军覆没,要么作壁上观,就算拼干身上最后一滴血,恐怕也永远无法达成卫霍那样的丰功伟绩。失败,这完完全全是一个失败者的人生。

那么,或许正如王朔所言,这就是一种天意吧!

那么,既然无法追求光荣的活着,不如,就选择奔向华丽的死亡吧!

对,就是这样,冲向那个给予自己的国家、民族以及战友们最大痛苦的匈奴单于,与他拼个你死我活,谱写一曲可以抹杀自己之前所有失败的壮丽军歌,然后作为一个伟大的战士光荣死去,这才不愧我大汉飞将军李广男儿的一生,大丈夫的一生!

然而,很可惜,卫青对李广虽万分理解,万分同情,却也只能万分的说声对不起,抗议无效!

第一个原因:以李广狂飙突进的作战风格,当做奇兵最为合适。而大兵团正面作战恰恰是卫青的长项。

第二个原因:李广命苦,难道公孙敖的命就不苦吗?公孙敖也是一生征战,却数次免职失侯。大家都同情李广,那公孙敖呢,难道他就不令人同情吗?再说了,卫青与公孙敖是生死之交,可与李广却是泛泛之交,这么好的立功机会,卫青当然更愿意留给公孙敖。看来,卫青虽名将无暇,却不免稍有自私的一面,这也是人之常情,无需苛责。

第三个原因:李广部所迂回之东道,虽然又远又难走,且为一大片广袤无垠之沙漠,少水草,难行军;但只要带齐向导,克服重重困难,却也不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一旦成功,势必在战事胶着之际给予匈奴大军最致命的打击,到时候就真的是飞将军从天而下了。所以说,李广还是有可能立大功的,只是难度稍大而已,所谓能者多劳,李广驻守边塞数十载,汉军将校中没人比他作战经验更丰富,这个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他最合适。

第四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李广作战风格与卫青迥异,而且资格老名气大,卫青根本没有足够的信心与威望去指挥和领导李广,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李广单独行动,以免破坏大局。而且右将军赵食其是首次出征,最没有作战经验,必须派来老将来拉拔他一下,否则怎能让人放心。卫青一生为人谨慎,他从不打无把握之仗,也从不冒无谓的险。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9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29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