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只见李广“霍”的一声猛跳起来,翻身跃马,拉动缰绳,仅带健骑十余人,风驰电掣般疾驰上前,雕弓如月,劈头盖脸就是一箭,小白惨叫落马,立时气绝。李广一击即中,绝不恋战,又策缰原路遁回,解鞍纵马,又一头倒回草地上,闭目养神,坐卧自由,仿佛刚才啥事儿也没发生过一般。

一次成功的心理战,不仅需要心理暗示,更需要心理压制。李广深明其道。

匈奴主将彻底崩溃了,他平日甚为看重的心腹爱将,居然这样一下就死球,开什么玩笑啊!

阴谋,这绝对是个阴谋,汉军小部队后面绝对有大批伏兵,否则他们就这么少的人,怎么可能如此勇悍无畏冷静从容的反击?

这时天已经渐渐暗了,草原上暮色四起,双方还一直僵持着,持到夜半时分,自然还是匈奴人先持不住内心汹涌而来的莫名恐惧:月黑风高杀人夜,还是先走为妙,遂趁夜悄然撤离战场。

我们事后回过头来看,李广的行为好像带了太大的冒险赌博性质,似极不可取。匈奴人完全可以暗中派一只小分队绕到侧翼侦明虚实,又或者,这帮匈奴人压根就是愣头青,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冲上来呢?那么李广再冷静再勇猛都没用了,最终只能全军覆没。

可是,如果大家再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李广其实并不是在赌博,面对老虎技穷的黔驴才是真正在赌博。而李广的一系列大胆而绝妙的举动,正是结结实实的找准了敌人的思维盲区,解鞍示形,杀敌示威,以虚示虚,时而静若处子,时而动如脱兔,一步步营造出一种诡异气氛,终让对手困于其中不敢妄动。所以,这事实上是一次带有赌博性质的奇谋攻心战,更是诸葛亮空城计的实战升级版。

看来,汉景帝和公孙昆邪都多虑了,李广有勇有谋也够冷静,哪里就那么容易战死?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绝境,他都能活着回来。后来李广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多次证明了这一点。

顺便说一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其实是罗贯中乱套史料的小说笔法。孔明用兵极谨慎,李广这种胆大包天的心理战,他玩儿不了,也不可能玩。

5.从来先将士,桃李总无言

汉军在草地上数了一夜星星,第二天天亮,李广这才带着大家踏歌而回。过程如此顺利,如此轻松,骑士们但觉昨日只是出营去搞了一次郊游,哪里像是从鬼门关边晃了一圈儿回来。

而驻守在大营里的将士们也根本不知主将昨日的去向,不得军令,哪敢擅自出营。他们倒真以为李广他们是出去郊游了,直到真相传出,顿时一军皆惊。

上郡遭遇战,李广将百骑一箭震退匈奴数千兵马,可谓兼具长坂子龙之胆、翼德之智,真一活着之传奇也。经此事后,李广人气再次暴涨,比本帖还要暴涨,在汉军士兵们眼中,他已不再是凡人,而已超凡入圣,几乎接近神灵。神灵统军,那就再不需要军令了,他的每一句话,都是金科玉律,将士们不必思考,直接服从即可。

所以,李广统兵,基本不太讲究军纪与章法,行军扎营时也从没有什么严格的阵势和队列。找一个水草鲜美的地方,安营扎寨便是,至于地势形利,那是从来不管的;另外晚上也从不安排打更巡逻,大家舒舒服服睡大觉就好,吃饱睡足了战斗力才强嘛!还有那些军营里的幕府文书,也尽量能简就简,绝不搞文山会海那一套。你还别忙批评,李广这是内松外紧,他在营地远处派了很多侦察员,一旦有险,警报传的还更即时。总之它是内容大于形式,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好。这种机动灵活的风格,我看倒非常适合做地方游击队,却不像是正规野战军。

相比之下,李广同时期的另一位抗匈名将程不识,带兵风格就完全不同了。

程不识的资历和职位跟李广差不多,也是个多年屯兵在边塞的宿将,不过李广生性随意带兵散漫,程不识却是为人严谨颇有周亚夫之风。他行军扎营时,每至一处,必先选择有利地形构建防御阵地,每天晚上还要派人打更巡营,一板一眼,一丝不苟,丝毫不敢懈怠,就是幕府中也每天都有大量的军事文书要处理,士卒军吏们因此苦不堪言,多愿跟着李广干,而不愿在程不识底下做事。

正因为如此,这两位当世名将,以及他们的带兵方式,经常被人拿来作比较。对此,程不识的态度是:“李广军极简易,若胡虏骤然来犯,一时恐难抵抗;然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

程不识的话稍微有点酸意,他认为李广太有人格魅力太有群众基础了,士卒都不惜为他效死,如此作战积极,上下一心,这固然也很好很强大,但却难于应付匈奴的突然袭击;而我呢没这威望,所以只能以勤补拙,加强管理,做到无懈可击,这样匈奴人却也不敢轻易来惹我。

当事人的态度且不提,我们先来看看他们同事的态度吧!

史书记载,一次,丞相武安侯田蚡娶妻,设宴招待前来祝贺的群臣,席上灌夫给临汝侯灌贤(灌婴之孙)敬酒,但灌贤正在跟程不识讲悄悄话,所以一时没理他,灌夫乃大怒道:“汝生平毁程不识不值一钱,今日长者为寿(灌夫是灌贤的叔父辈),乃效女儿呫嗫耳语!”看来程不识当时在朝臣中风评很差,竟然毫不值钱。

接着田蚡又说了句话来劝和,语中也透露了不少信息。

“程李俱东西宫卫尉,今众辱程将军,仲孺独不为李将军地乎?”

看来灌夫平日是很崇拜李广的,所以田蚡要灌夫看在李广的面子上不要给程不识难堪。

大家都知道,灌夫可是个超级猛男,且在当时也算个超级偶像,偶像所崇拜的偶像,放在娱乐界来说,那就是天王巨星了。可见李广威望之高。

看来,不管程不识如何解释,大家都还是更加崇拜李广,这没办法,飞将军的光芒实在太强大了,强大到足以让当世任何名将都黯然失色。

而作为著史者的太史公,当然也是随同舆论更偏好李广的将品。他说李广这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当然不会说自己有多好吃,但人们自然会踩出一条路来采摘。就像李广从来木讷寡言,军令赏罚也不严明,但士兵们就是爱戴他敬仰他,愿为他拼死效力,这便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口中无令身上有令的最高境界。

那李广到底有多“身正”呢?史书记载,他为官清廉,生性简朴,得到赏赐就分给部下,自己却一点儿不留,而且也从来不跟别人讨论身外之物。此外他虽身为将军,却无论饮食都跟士兵们在一起,士兵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同甘苦共患难,从不搞特殊化。有时候遇到缺水断粮,如果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是滴水不沾;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则粒米不尝。在李广军中,基本没有什么严格的上下级制度,大家都是兄弟相称,如此官兵不分,上下无别,倒有几分类似党的队伍。本来,李广身居高位,当了足足四十年二千石的大官,且从不追求享乐,按理家底应该非常殷实才对,但他死时家中几无余财,两袖清风的简直令人不敢相信。

孙子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渊;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李广做到了。

如此李广,我们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对了,我们前面提到的项羽,跟他实在是非常相似。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8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28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