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竹片上满是血渍与泪渍,其中隐约可见标题是七个大字:辱大臣即是辱国。
下面则写着:
“子之于父母,可宠、可辱,而不可杀;臣之于君,可贵、可贱、可生、可杀,而不可辱。贵贱生杀,天之所以命人主也。至于辱,则君自处于非礼,君不可以为君;臣不知愧而顺承之,臣不可以为臣也。
故长沙傅贾谊曾上书于先帝曰:‘廉耻节礼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无戮辱。廉耻不行,大臣则无乃握重权,而有徒隶无耻之心也!今陛下若设廉耻、礼义以遇其臣,而臣不以节行报其上者,则非人类也。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皆顾行而忘利,守节而伏义,故可以托不御之权,可以寄六尺之孤,此厉廉耻、行礼义之所致也,主上何丧焉!’
今臣有犯上之罪,陛下废臣可也,退臣可也,杀臣亦可也;奈何罗织罪名,毁臣清誉,束缚臣、系绁臣,输臣于廷狱,令司寇小吏詈骂而笞臣?臣万死不能忍此奇耻大辱,故绝食以抗,以明臣志,并以之正告陛下:大臣不辱,辱之即是辱国!如此则后世人君之辱士大夫,尚可惩也!”
看到这里,景帝拿着竹简的手忍不住急剧发颤,身体阵阵发虚,久久说不出话来。
就在周亚夫之死的同月,景帝擢升原文帝近臣御史大夫卫绾为丞相,这是汉自建国以来,第一位非汉初功臣集团出身的丞相。
这位卫绾丞相也是个类似万石君的人,没啥大略,徒知“日以谨力”而已。
汉景帝就喜欢这样的大臣。
至此,汉宫廷皇权通过对朝中丞相的自由任命,已完全控制与掌握了以丞相为枢纽的汉朝政府机构,为后来的汉武帝独断朝纲扫清了最后障碍。
周亚夫死后不久,汉景帝又封王信为盖侯,“白马之盟”被彻底抛开,卖做废品也没人要了。
至此,中国历史之霸业政治与有限皇权的时代宣告全面结束,汉帝国之再统一完成,自秦二世亡七十年后,凌驾于诸侯与政府之上的独裁者死灰复燃,专制皇权重新复活,且更为成熟稳定。
再过数月,景帝改封绛侯周勃的另一个儿子周坚为平曲侯,以接续绛侯的爵位。
据传,周亚夫死后,他的封邑条县百姓悲痛万分,每人一捧土堆起一座高大的衣冠冢,如今位于河北省景县城西南,高约16米,占地七亩,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冢上树木荫翳弊日,芳草萋萋,他那汉白玉质的雕像仍然雄伟威武。
史书没有记载周亚夫妻儿们的下场,估计好不到哪里去,就算保住小命,肯定也沦为庶人或者他们从前非常看不起的民工了,这就是螳臂当车对抗专制皇权的下场。
不要怪景帝,比起他的儿子汉武帝刘彻,他已经很仁慈很开明了。
在刘彻看来,别说是表面上对抗皇权,就算在肚子里对抗(腹诽),那也罪该万死!
周亚夫是汉朝第一个被整死的丞相,在刘彻手里还有更多,只不过他们都不太出名,所以就让周亚夫来代表他们吧,因为这位的才气最大,骨头也最硬,当然从后续来看,他的抗争是完全没有价值的,世道已经变了,君主专制已成不可阻挡之洪流,在未来的两千年里,它还将川流不息,浩浩汤汤……
二.千古英名在,何必意封侯——飞将军李广
【档案】
姓名:李广
生卒:约公元前180年-前119年
外号:飞将军
性别:李广
籍贯:陇西成纪(今甘肃通渭东)人
家庭出身:军人世家陇西李氏
学历:军事家庭传统教育
著作:《李将军射法》三篇(已失传)
相貌:身材高大,两臂如猿
武器:战刀,大黄弩
特技:威慑,突袭,强守,于千军万马之中狙击上将如探囊取物
特长:骑射
爱好:打猎,射老虎
性格:木讷寡言不善言辞,朴实廉洁仁爱士卒
缺点:勇猛有余运气不足,睚眦必报有失大度
射术:古今天下第一
好朋友:灌强(灌婴之孙),王朔
最讨厌的人:老天爷
粉丝:灌夫,司马迁,李白,王勃……历朝历代基本所有失意文人
座右铭:我们都是神射手,每一支箭矢放倒一个敌人
经历:为将四十余载,历任中郎——武骑常侍——陇西都尉——骁骑都尉——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上郡郡守——未央宫卫尉——骁骑将军——右北平太守——郎中令——后将军——前将军
结局:引刀自刭
历史评价: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古人云】
汉文帝刘恒:“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汉代外交官公孙昆邪:“李广才气,天下无双。”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泛指军中将士)乡之。”
班固《汉书》:“李广恂恂,实获士心,控弦贯石,威动北邻。”
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广结发以从政,不愧赏于万邑:屈雄志于戚竖,竟尺寸而莫及!留诚信于身后,恸众人之悲泣。”
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商隐《旧将军》:“”
李广第二十五代孙,大诗人李白《赠张相镐二首》:“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富年颇惆怅。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
司马光《资治通鉴》:“效不识,虽无功,亦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
北宋武成王庙李广赞:“雄气无敌,亦远斥候,能缚射雕,尝格猛兽,有勇有方,少年讷口,千载庙食,斯为不朽。”
明代茅坤:“李将军于汉为最名将,而卒无功,可涕。”
明代黄淳耀:“李广非大将才也,此固裨将之器也。”
清代吴见思:“吾尤爱李将军行军方略。”
毛泽东:“飞将军自重霄入。”
胡耀邦:“寂寞沙场百战身,青史盛留李广名。”